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3986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6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将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放置于灯壳内底部,在灯壳内位于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的外侧还设有反射板,灯壳底部的外敞口采用玻璃板封装,灯壳外背部设有散热鳍片构成一个防眩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多路分别连接若干防眩灯具的输入端和至少1个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点光源所引起的眩光问题;同时制造成本降低;此外,可以实现功率的实时动态调整,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和长寿命的优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的路网中有大量的隧道,由于自然光线无法达到,隧道通常需要24小时不间断照明,能耗较大。通常隧道灯采用荧光灯或者金卤灯光源,荧光灯发光效率较低,寿命短, 日常维护较为复杂;由于隧道高度较低,金卤灯配光较为困难,容易造成亮暗明显,光照均勻性差,另外使用寿命也较短。这两种光源都含有重金属汞,生产以及废弃回收环节若处理不当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此外,这两种光源都无法实现实时调光,在无车辆通行时,隧道灯也只能处于全功率工作状态,严重浪费电能。新一代半导体照明光源LED,具有光效高、寿命长、显色性好、无频闪、节能效率高等众多优点,是理想的新一代隧道灯光源。相较于传统光源,普通大功率LED的最大缺点是发光面积小点光源,容易引起眩光,需要设计较为复杂的灯具。为解决大功率LED所造成的眩光问题,可在灯具设计和应用时进行调整,如技术专利200820090162. 9中提出了采用倾斜光源使中心照度与向下垂直轴形成20度倾角的方法来抑制眩光,这种方法对于抑制眩光有一定效果,但由于仍采用单颗大功率LED点光源阵列,依然会存在眩光;技术专利200820036970. 7和技术专利200920067865. 4分别提出了采用非对称反射器和三角形反射器来抑制单颗大功率LED所产生的眩光,由于每颗LED对应需要一个反射器,反射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使得灯具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制作隧道灯,并配套了相应的智能控制系统,可有效地降低光源的眩光影响,并使得LED 光源的节能效果最大化,同时延长LED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包括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电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放置于灯壳内底部,在灯壳内位于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的外侧还设有反射板,灯壳底部的外敞口采用玻璃板封装,灯壳外背部设有散热鳍片构成一个防眩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多路分别连接若干防眩灯具的输入端和至少1个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每个防眩灯具内的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至少设有一个。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的左右两侧的两块反射板内侧与玻璃板之间分别呈30度夹角。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的左右侧的反射板为不对称设置,左右两侧的反射板的内侧分别与玻璃板呈40度的夹角和20度的夹角。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 LED平面集成封装结构,使得光源发光面积增大,发光均勻,可靠性高,有效地降低了点光源所引起的眩光问题;同时,相应的灯具设计和结构简化,制造成本降低;此外,LED光源可以实现对控制信号的实时响应,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实现功率的实时动态调整,可使LED光源的隧道灯照明系统整体节能效率在70% 以上,同时使用寿命在10倍以上,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和长寿命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眩灯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防眩灯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防眩灯具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1以下简称“COB光源模块”,将 COB光源模块1安装在灯壳2内底部;灯壳2外的背部带有散热鳍片2a,用于增加散热效果;在灯壳2内还设有反射板3,并位于COB光源模块1的外侧;灯壳2底部的外敞口采用玻璃板4封装,即将玻璃板4采用卡扣安装在灯壳2的外敞口处,其中COB光源模块1左右两侧的反射板3内侧与玻璃板4之间分别呈30度夹角。由于采用了 COB光源模块1,再加上反射板3对COB光源模块1的出光角度做出进一步地限制,使灯具整体具有良好的防眩光功能。参见图4,在隧道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有传感器6,隧道中布设有一组防眩灯具作为隧道灯,传感器6以及防眩灯具的输入端均与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系统输入端与一套电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连接。在隧道内没有车辆通行时,所有防眩灯具工作在节能模式,功率较低,仅维持最低照度;在位于隧道入口处的传感器6监测到车辆进入隧道时,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工作模式发出控制信号从左向右依次提高防眩灯具的功率,从而提高隧道内的照度,获得更加清晰的照明效果;在位于隧道出口处的传感器6检测到车辆驶出隧道后,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 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将各防眩灯具调整至节能模式,保持隧道内的最低照度。对于车辆通行较少的时段,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节能20%以上;对于车辆通行量较少的隧道,节能效果可以达到50%。同时隧道内的防眩灯具有部分时段可以工作在较低功率的状态,其寿命也可以得到延长。此外,电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智能监控系统的信息,并根据需要改变控制模式或者手工设定每一盏隧道内的防眩灯具的工作状态。实施例2如图2所示,同实施例1,但其中灯壳内两侧的反射板为非对称设计,即玻璃板4与左侧的反射板3的内侧的夹角呈40度角,玻璃板4与右侧的反射板3的内侧的夹角呈20度角。对于单向行车的隧道,隧道灯从左至右为行车方向安装的情况下,照明偏向行车方向, 这种简单的非对称的配光可以进一步限制行车方向的眩光,获得更好的防眩光功能。实施例3如图3所示,当单个COB光源模块1无法满足照度要求时,可以采用多个COB光源模块1。本案例给出了一个防眩灯具内采用两个COB光源模块的简单组合的示意图。两个 COB光源模块1安装在灯壳2内底部;灯壳2外部带有散热鳍片2a,用于增加散热效果;反射板3安装在灯壳2内,并位于两个COB光源模块的外侧;玻璃板4用卡扣安装在灯壳2底部的外敞口处。其中COB光源模块左右两侧的反射板3为对称设置,并与玻璃板4呈30度角。权利要求1.一种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包括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电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将COB平面集成封装的 LED光源模块(1)放置于灯壳(2)内底部,在灯壳(2)内位于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1)的外侧还设有反射板(3),灯壳(2)底部的外敞口采用玻璃板(4)封装,灯壳(2)外背部设有散热鳍片(2a)构成一个防眩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多路分别连接若干防眩灯具的输入端和至少1个传感器(6),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防眩灯具内的CO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1)至少设有一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C0B平面集成封装的LED光源模块(1)的左右两侧的两块反射板(3)内侧与玻璃板(4)之间分别呈 30度夹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的LED光源隧道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C0B平面集成封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卓张平孙鹏杨忠进张訚怿梁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晶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