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滤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53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工业滤水装置,包括由筒体法兰连接的上、下筒体,下筒体设有进水口,上筒体设有出水口,上、下筒体之间设有过滤组件及排污短管,过滤组件包括内层滤网和外层滤网,两者之间设置隔环,将过滤组件分成内、外隔绝的两圈过滤通道,各过滤通道内设置过滤单元,内、外层滤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带中孔的压盖和带通孔的滤网底板;过滤组件与Y形排污装置的长、短转臂滑动连接,Y形排污装置与穿过过滤组件的转轴连接;转轴与通过减速器座安装在上筒体上面的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Y形排污装置的下连接管与排污短管及排污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增加了过滤面积,使工作水压损失减小,且减小了转动力矩和摩擦阻力,不易卡死和产生偏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钢铁、化工、电力、供水等行业的滤水装置, 尤其适用于原水中各种漂浮物、沉积物以及其它污物杂质较多而需要进行过 滤处理的水电站等供水系统中。技术背景一般的工业供水系统是从河流中取水,而河流中的水在洪水期会因为水 位的上涨而夹带大量的漂浮物(如植物纤维、塑料泡沫、杂草等)和沉积物 (如泥沙、石子等)以及其它污物杂质,而用于工业设备的冷却、润滑等用 水必须经过过滤处理才能使用,因此,滤水装置是原水处理的一种重要的且 必须的装置。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滤水装置种类较多,其主体结构、工作原 理和基本功能也很多,但非常完善和成熟的产品还不多,从多年应用结果来 看,这些滤水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有效过滤面积小,从而造成过滤阻力 较大,因为过滤面积小而造成的压力损失较大,效率较低;滤网在转动过程 中转动力矩大,摩擦力大,容易卡住,在进行清污时,由于滤网体积大,回 转半径大,转动时容易被其底部的泥沙或上部的漂浮物等杂质卡住,造成滤 网偏转或卡死;运行检修维护工作量大,部件的更换、维护不方便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过滤装置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不 足,提供一种过滤面积增加,且滤网不易偏转或卡死的工业滤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滤水装置,包括由筒体法兰(7)连接的上筒体(3)和下筒体(8),下筒体(8) 上设有进水口 (10),上筒体(3)上设有出水口 (5),上筒体(3)和下筒体 (8)之间设有过滤组件(6)及排污短管(11),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内 层滤网(15)和外层滤网(13),两者之间设置隔环(14),将过滤组件(6) 分成内、外完全隔绝的两圈过滤通道,各过滤通道内设置过滤单元(25),内、 外层滤网(15、 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带中孔的压盖(16)和带通孔的滤 网底板(19);所述过滤组件(6)中的过滤单元(25)与Y形排污装置(9) 的若干长、短转臂(21、 22)滑动连接,长、短转臂(21、 22)及Y形排污 装置(9)的下连接管(27)都由管道做成,且互相连通;Y形排污装置(9) 通过转轴连接座(20)与穿过过滤组件(6)的转轴(4)连接;转轴(4)与 通过减速器座(2)安装在上筒体(3)上面的减速器(1)的输出轴连接;所 述下连接管(27)与排污短管(11)及排污阀(18)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内外两 层滤网,且在两层滤网之间设置隔环,隔环和内外层滤网之间设有过滤单元, 在滤水器的筒体外形尺寸及进出水管管径相同的情况下其过滤面积增大了许 多,根据初步统计,本技术的过滤面积比其它常规滤水器的过滤面积大 12 18倍左右。根据流体力学知识,水流通过滤网,其压力损失与滤网的有 效面积的平方成反比。可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增大过滤面积,压 力水通过滤网时的水压损失大大减小,运行稳定可靠,过滤效率得到提高; 采用Y形排污装置当清污时,Y形排污装置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两个上 管口仅仅分别与一个内圈过滤单元和一个外圈过滤单元相通,借助少量过滤 后清洁的压力水回流,逐个冲洗过滤单元的滤网来完成滤网的清洗工作,这时,滤水装置能够边过滤,边清洗,实现不停机清污、排污;且过滤组件固 定不动,仅由Y形排污装置与过滤组件滑动连接后,随减速器转动清污,而 Y形排污装置的质量很小,转动力矩也很小,摩擦力小,转速慢,而且其外 形尺寸小,回转半径小,因此,Y形排污转臂转动时,不会容易被泥沙、漂 浮杂质等污物卡住,产生偏转甚至卡死。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Y型排污装置结构装配图。标号说明l一减速器 2—减速器座3—上筒体 4一转轴5—出水管 6—过滤组件7—筒体法兰 8—下筒体9一Y型排污装置 10—进水管ll一排污短管 13—外层滤网14—隔环15—内层滤网16—压盖17—连接螺杆18—排污阀19一滤网底板20—转轴连接座21—长转臂22—短转臂23—弹簧24—密封圈25—过滤单元26—过滤组件固定座27—下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由筒体法兰7连接的上筒体3和下 筒体8,下筒体8上设有进水口 10,上筒体3上设有出水口5,上筒体3和 下筒体8限定的空间内设有过滤组件6及排污短管11 。过滤组件6包括由4mm 厚的不锈钢板弯制而成的内层滤网15和外层滤网13,两者之间设置隔环14, 将过滤组件6分成内、外完全隔绝的两圈同轴的过滤通道,各过滤通道内设 置若干个由3mm厚不锈钢板弯制而成的过滤单元25。各过滤单元25与隔环 14之间用十字槽半沉头自攻螺钉固定。内层滤网15和外层滤网13都焊接在 固定法兰(图中未示)上,再用连接螺杆17将压盖16和滤网底板19固定在 内、外层滤网(15、 13)的两端。滤网底板19设有与过滤通道25—一对应 的通孔(图中未示),过滤组件6安装在过滤组件固定座26上。减速器1通过 减速器座2安装在上筒体3的上面,减速器1的输出轴与转轴4固定连接。 转轴4穿过过滤组件6再通过转轴连接座20与Y形排污装置9连接,使Y 形排污装置9能跟随减速器1的输出轴旋转。Y形排污装置9经法兰与排污 短管11及排污阀18相联。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Y形排污装置结构装配图。Y形排污装置9 包括长转臂21、短转臂22及下连接管27,三者都由管道做成,管中是排污 水流通道,且在转轴连接座20下相连通,同时在此处经设有轴承、调节弹簧 23和密封圈24的法兰与排污短管11上部连接,保证转轴4及Y型排污装置 9运行平稳,而排污短管ll在工作时固定不动。长转臂21和短转臂22的管 径与过滤单元25下端的进水口一致,且长、短转臂(21、 22)的管口分别通过法兰与固定在过滤组件固定座26上的过滤组件6滑动接触,法兰处设有调 节弹簧23和密封圈24,使这种滑动接触不至于过紧而增加摩擦阻力,也不 至于过松使密封不严而漏水。工作时,Y形排污装置9的管口紧贴着滤网底 板19的下部滑动,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两个管口都分别与一个内圈过滤单 元25和一个外圈过滤单元25相通,形成滤网清洗通道。当本技术工作时,上游水源来的压力水经进水管10进入下筒体8中, 并同时经滤网底板19的通孔进入过滤组件6的各个过滤单元25,内圈过滤 通道过滤后的水是流向转轴4方向的,然后由压盖16的中部流向筒体上部净 水室28;外圈过滤通道过滤后的水是流向筒壁方向的,直接进入筒体上部净 水室28。过滤后,污物分别停留在内、外层滤网(15、 13)的前面,清洁的 水进入净水室28后经出水管5送往用水用户。当滤水组件6需要清污排污时, 启动减速器1,打开排污阀18, Y形排污装置9随减速器1的输出轴一起低 速旋转,当转到某两个过滤单元25时,Y形排污转臂的管口与该两个过滤单 元25相通,此时该过滤单元25的进水口被堵住,并在其内部产生负压,滤 水装置内部清洁的压力水回流,冲洗该过滤单元25的滤网,污水通过排污短 管11经排污阀18排到排水沟,在此过程中,其它过滤单元25仍然进行过滤 工作,使滤水装置能边过滤,边清洗,实现不停机清污、排污。当Y形排污 装置9旋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业滤水装置,包括由筒体法兰(7)连接的上筒体(3)和下筒体(8),下筒体(8)上设有进水口(10),上筒体(3)上设有出水口(5),上筒体(3)和下筒体(8)之间设有过滤组件(6)及排污短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内层滤网(15)和外层滤网(13),两者之间设置隔环(14),将过滤组件(6)分成内、外完全隔绝的两圈过滤通道,各过滤通道内设置过滤单元(25),内、外层滤网(15、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带中孔的压盖(16)和带通孔的滤网底板(19);所述过滤组件(6)中的过滤单元(25)与Y形排污装置(9)的若干长、短转臂(21、22)滑动连接,长、短转臂(21、22)及Y形排污装置(9)的下连接管(27)都由管道做成,且互相连通;Y形排污装置(9)通过转轴连接座(20)与穿过过滤组件(6)的转轴(4)连接;转轴(4)与通过减速器座(2)安装在上筒体(3)上面的减速器(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下连接管(27)与排污短管(11)及排污阀(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