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圣桃专利>正文

圆织机磁悬浮凸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511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圆织机磁悬浮凸轮机构主要包括底座(1)、底圈(2)、主轴(3)、磁凸轮(4)、从带轮(5)、同步皮带(6)、主带轮(7)、磁滑块(8)、凸轮连杆机构(9)、磁铁(10),在主轴(3)的上端设置一磁凸轮(4),在底圈(2)的上平面上设置至少32组凸轮连杆机构(9),其凸轮连杆机构(9)的一端设置一活动的磁滑块(8),在磁滑块(8)上两个相对的平面上设置同极性的磁铁(10),在磁凸轮(4)轨道的两个平行面上设置至少32个与磁滑块(8)极性相同的磁铁(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源消耗减少40%以上,设备噪音大大降低,几乎杜绝了易损件的消耗,提高近一倍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广泛用于塑编行业的圆织机。特别是一种新型的采用了磁悬浮凸轮的圆织机。技术背景目前,圆织机在编织圆筒袋布过程中必须完成两个运动,一是梭子运动,而是丝上下的运动,由于市场上推出的大部分圆织机都是属于门圈轨道、旋转机构、凸轮等是通过滚动或滑动方式运动,对产品的产量有直接的影响。以往的圆织机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原有的圆织机的门圈轨道、旋转机构、凸轮等是通过滚动或滑动方式运动,运动磨损大、噪音大、能耗大、速度慢、易损件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以往圆织机的弊端,革新了原有的滑动或滚动的运行方式,通过电磁铁或永久磁铁实现无接触高速运行。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主要包括底座、底圈、主轴、磁凸轮、从带轮、同步皮带、主带轮、磁滑块、凸轮连杆机构、磁铁,其底座上设置一从带轮,其从带轮外设置一层同步皮带,从带轮下端设置一主带轮,主带轮与从带轮通过一同步皮带进行连接,在主轴的上端设置一磁凸轮,在底圈的上平面上设置至少32组凸轮连杆机构,其凸轮连杆机构的一端设置一活动的磁滑块,在磁滑块上两个相对的平面上设置同极性的磁铁,在磁凸轮轨道的两个平行面上设置至少32个与磁滑块极性相同的磁铁。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磁铁可采用永磁体或电磁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源消耗减少40 %以上,设备噪音大大降低,几乎杜绝了易损件的消耗,提高近一倍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圆织机磁悬浮凸轮机构主要包括底座1、底圈2、主轴3、磁凸轮4、从带轮5、同步皮带6、主带轮 7、磁滑块8、凸轮连杆机构9、磁铁10,其底座1上设置一从带轮5,其从带轮5外设置一层同步皮带6,从带轮5下端设置一主带轮7,主带轮7与从带轮5通过一同步皮带6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主轴3的上端设置一磁凸轮4,在底圈2的上平面上设置至少32组凸轮连杆机构9,其凸轮连杆机构9的一端设置一活动的磁滑块8,在磁滑块8上两个相对的平面上设置同极性的磁铁10,在磁凸轮4轨道的两个平行面上设置至少32个与磁滑块8极性相同的磁铁10,磁铁10可采用永磁体或电磁铁,形成一个磁性轨道,使磁滑块8在磁铁10 斥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凸轮4的磁性轨道上,主带轮7转动时,通过同步皮带6以及安装在主轴3下端的从带轮5的传动,带动安装在主轴3上端的磁凸轮4转动,使凸轮连杆机构9 绕支点做往复运动。权利要求1.圆织机磁悬浮凸轮机构主要包括底座(1)、底圈O)、主轴(3)、磁凸轮G)、从带轮 (5)、同步皮带(6)、主带轮(7)、磁滑块(8)、凸轮连杆机构(9)、磁铁(10),其底座(1)上设置一从带轮(5),其从带轮( 外设置一层同步皮带(6),从带轮( 下端设置一主带轮 (7),主带轮(7)与从带轮( 通过一同步皮带(6)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主轴C3)的上端设置一磁凸轮G),在底圈O)的上平面上设置至少32组凸轮连杆机构(9),其凸轮连杆机构(9)的一端设置一活动的磁滑块(8),在磁滑块(8)上两个相对的平面上设置同极性的磁铁(10),在磁凸轮(4)轨道的两个平行面上设置至少32个与磁滑块(8)极性相同的磁铁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磁悬浮凸轮机构,其特征还在于磁铁(10)可采用永磁体或电磁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圆织机磁悬浮凸轮机构主要包括底座(1)、底圈(2)、主轴(3)、磁凸轮(4)、从带轮(5)、同步皮带(6)、主带轮(7)、磁滑块(8)、凸轮连杆机构(9)、磁铁(10),在主轴(3)的上端设置一磁凸轮(4),在底圈(2)的上平面上设置至少32组凸轮连杆机构(9),其凸轮连杆机构(9)的一端设置一活动的磁滑块(8),在磁滑块(8)上两个相对的平面上设置同极性的磁铁(10),在磁凸轮(4)轨道的两个平行面上设置至少32个与磁滑块(8)极性相同的磁铁(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源消耗减少40%以上,设备噪音大大降低,几乎杜绝了易损件的消耗,提高近一倍的生产效率。文档编号D03D49/44GK202214524SQ201120299790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徐文志, 胡圣桃 申请人:徐文志, 胡圣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圣桃徐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胡圣桃徐文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