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15488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包括压铸模具中的内模,设置在内模外部的活动模模框,所述内模内部开设的模具型腔的底部设有内模镶块,在内模镶块上端开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下端通过镶块孔内配合连接一顶杆,所述顶杆与镶块孔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顶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气缸。在压铸周期有顶出动作时,顶杆通过气缸动作顶出残留的铝屑,并通过吹出系统的配合,快速的将模具内的铝屑吹净,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及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停机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压铸成型模具中,细长中子从上往下穿过模腔时末端需要有定位孔进行定位, 由于压铸时对铝液施加的高压,此定位孔内必定会有溢出的铝液,当开模时溢出的铝液形成铝屑留在定位孔内;另外,由于定位孔朝上,开模时的铝屑容易在此堆积,当合模时模具将无法合到位,加之因型腔的特定形状而使此处定位孔的壁厚较薄,此处经常会开裂,导致模具无法使用,最终增加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排屑顺畅、避免定位孔积屑开裂的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包括压铸模具中的内模,设置在内模外部的活动模模框,所述内模内部开设的模具型腔的底部设有内模镶块,所述内模镶块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下端通过镶块孔内配合连接一顶杆,所述顶杆与镶块孔采用公差等级为“ 7,,的间隙配合,所述顶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气缸。为了保证顶杆在上下运作中的平稳性,所述气缸通过气缸支撑架连接在活动模模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压铸周期有顶出动作时,顶杆通过气缸动作顶出残留的铝屑,并通过吹出系统的配合,快速的将模具内的铝屑吹净,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及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停机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顶杆与内模孔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防止在高速高压下铝液进入配合间隙,预防顶杆卡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合模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中子打开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顶杆顶出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内模1-1、模具型腔1-2、镶块孔2、内模镶块3、定位孔4、中子镶针5、中子6、顶杆7、气缸支撑架8、联轴器9、气缸10、活动模模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包括压铸模具中的内模1,设置在内模1外部的活动模模框10,所述内模1内部开设的模具型腔1-1的底部设有内模镶块 2,所述内模镶块2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的下端通过镶块孔1-2内配合连接一顶杆6,所述顶杆6与镶块孔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所述顶杆6的底端通过联轴器8连接气缸,所述顶杆6与镶块孔1-2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其作用是防止在高速高压下铝液进入配合间隙,预防顶杆6卡死。所述气缸9通过气缸支撑杆7连接在活动模模框10上,保证顶杆6在上下运作中的平稳性。在排屑孔的基础上增加一组顶出机构,两个排屑孔分别用两个气缸9及顶杆6;在一个压铸周期中,当模具打开,中子5携带中子镶块4抽出后,控制器控制气缸9动作,气缸 9通过联轴器8推动顶杆6向上顶出定位孔3内附着及残留的铝屑,然后喷洒机动作喷完离型剂后吹气,此时残留的铝屑会被高压气体吹去,达到完全排屑的效果;同时,由于模具型腔的复杂性,定位孔3周围壁厚较薄,积压的铝屑容易在合模时挤压孔壁,导致合模不到位而停机,更甚者定位孔开裂,此排屑装置的顺畅降低了压铸时的停机率,减小了对模具的损伤,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包括压铸模具中的内模(1),设置在内模(1) 外部的活动模模框(10),所述内模(1)内部开设的模具型腔(1-1)的底部设有内模镶块 (2),所述内模镶块(2)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的下端通过镶块孔内配合连接一顶杆(6 ),所述顶杆(6 )与镶块孔采用公差等级为“ 7 ”的间隙配合,所述顶杆(6 )的底端通过联轴器(8 )连接气缸(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9) 通过气缸支撑架(7 )连接在活动模模框(10 )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中子定位孔的排屑装置,包括压铸模具中的内模,设置在内模外部的活动模模框,所述内模内部开设的模具型腔的底部设有内模镶块,在内模镶块上端开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下端通过镶块孔内配合连接一顶杆,所述顶杆与镶块孔采用公差等级为“7”的间隙配合,顶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气缸。在压铸周期有顶出动作时,顶杆通过气缸动作顶出残留的铝屑,并通过吹出系统的配合,快速的将模具内的铝屑吹净,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及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停机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2D17/22GK202207790SQ20112032961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周明勇 申请人:苏州新和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