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088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领域中的离心式除沙(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包括蜗壳、分离器本体、活动椎体、活动芯管、出口三通、活动芯管调节杆、活动椎体调节杆、活动芯管支撑管、小法兰、大法兰、分离器入口、分离器出口、分离器出沙(尘)口等部分。蜗壳和分离器本体通过大法兰联接,蜗壳和活动芯管支撑管通过小法兰联接,出口三通和活动芯管支撑管焊合,活动芯管空套在活动芯管支撑管内,活动芯管与活动芯管调节杆紧固联接,活动椎体空套在分离器本体内,活动椎体与活动椎体调节杆紧固联接。有益的效果是全面压缩了离心式除沙(尘)器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的成本,提高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领域中的离心式除沙(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万能型旋流分离器
技术介绍
离心式除沙(尘)器是滴灌系统和空气净化常用的设备,一般由蜗壳、分离器本体圆柱段、分离器本体椎体段、芯管等部分组成。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影响除沙(尘)能力和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是蜗壳的形状、芯管插入蜗壳的深度和分离器本体圆柱段的工作高度。这些因素的量化确定需要实验完成,在实验开始前需要设计实验需要的各种蜗壳类型, 给出芯管插入蜗壳的深度和分离器本体圆柱段的工作高度的具体数据组,然后设计实验的数据组合,根据数据组合设计实验用的多个离心式除沙(尘)器,并将其制作成实物,以后对每个离心式除沙(尘)器进行安装和实验。这一过程在实施中的问题是实验装备设计时间长、制造成本高,实验操作困难、费时,实验参数不能连续选择、很难穷尽,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离心式除沙(尘)器设计时需要做的实验有多种蜗壳类型的选型实验,芯管插入蜗壳的深度和分离器本体圆柱段的工作高度的优化实验,为了使这些实验过程能在一个实验装置上完成,全面缩短离心式除沙(尘)器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的成本,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万能型旋流分离器。本技术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包括蜗壳、分离器本体、活动椎体、活动芯管、出口三通、活动芯管调节杆、活动椎体调节杆、活动芯管支撑管各一个,活动芯管支撑管、出口三通、蜗壳、分离器本体各部分顺序联接构成分离器的外壳,在外壳的内部有活动椎体和活动芯管,外壳的联接处配置有小法兰和大法兰,分离器有三个对外的连接口 分离器入口、分离器出口、分离器出沙(尘)口。蜗壳和分离器本体通过大法兰联接,蜗壳和活动芯管支撑管通过小法兰联接,出口三通和活动芯管支撑管焊合,活动芯管空套在活动芯管支撑管内, 活动芯管与活动芯管调节杆紧固联接,活动椎体空套在分离器本体内,活动椎体与活动椎体调节杆紧固联接。技术的要点是将蜗壳变为可拆式的,以便于更换;在芯管内有活动芯管,以实现调节其插入蜗壳的深度;在分离器本体内有活动椎体,这样可以用蜗壳的大法兰到活动椎体顶部的圆柱部分代替分离器本体圆柱段的工作,进而实现分离器本体圆柱段工作高度的调节。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由于蜗壳采用分体式,使更换多种蜗壳类型进行的选型实验操作非常容易;由于活动芯管和活动椎体可以沿分离器轴线方向移动,使针对芯管插入蜗壳的深度和分离器本体圆柱段(蜗壳的大法兰到活动椎体顶部的圆柱部分)的工作高度的优化实验操作非常容易。结果是全面压缩了离心式除沙(尘)器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的成本,提高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三维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三维视图的四分之一剖视图图中1.蜗壳,2.分离器本体,3.活动椎体,4.活动芯管,5.出口三通,6.活动芯管调节杆,7.活动椎体调节杆,8.活动芯管支撑管,9.小法兰,10.大法兰,11.分离器入口, 12.分离器出口,13.分离器出沙(尘)口。具体实施方式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如附图1、2所示,包括蜗壳1、分离器本体2、活动椎体3、活动芯管4、出口三通5、活动芯管调节杆6、活动椎体调节杆7、活动芯管支撑管8各一个,活动芯管支撑管8、出口三通5、蜗壳1、分离器本体2各部分顺序联接构成分离器的外壳,活动椎体3和活动芯管4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联接处配置有小法兰9和大法兰10,分离器有三个对外的连接口 分离器入口 11、分离器出口 12、分离器出沙(尘)口 13。蜗壳1和分离器本体2通过大法兰10联接,蜗壳1和活动芯管支撑管8通过小法兰9联接,出口三通5和活动芯管支撑管8焊合,活动芯管4空套在活动芯管支撑管8内,活动芯管4与活动芯管调节杆6紧固联接,活动椎体3空套在分离器本体2内,活动椎体3与活动椎体调节杆7紧固联接。本技术具体操作是当需要更换蜗壳1进行实验时,只需拧开大法兰10上的联接螺栓,换上实验需要的蜗壳1,联接好大法兰10即可;当需要调整活动芯管4插入蜗壳 1的深度时,只需通过活动芯管调节杆6使活动芯管4在活动芯管支撑管8内进行轴向移动即可;当需要调节分离器本体2圆柱段(蜗壳1大法兰10到活动椎体3顶部的圆柱部分) 的工作高度时,只需通过活动椎体调节杆7使活动椎体3在分离器本体2内进行轴向移动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包括蜗壳、分离器本体、活动椎体、活动芯管、出口三通、活动芯管调节杆、活动椎体调节杆、活动芯管支撑管各一个,其特征在于活动芯管支撑管、出口三通、蜗壳、分离器本体各部分顺序联接构成分离器的外壳,在外壳的内部有活动椎体和活动芯管,外壳的联接处配置有小法兰和大法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蜗壳和分离器本体通过大法兰联接,蜗壳和活动芯管支撑管通过小法兰联接,出口三通和活动芯管支撑管焊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活动芯管空套在活动芯管支撑管内,活动芯管与活动芯管调节杆紧固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活动椎体空套在分离器本体内,活动椎体与活动椎体调节杆紧固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领域中的离心式除沙(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万能型旋流分离器,包括蜗壳、分离器本体、活动椎体、活动芯管、出口三通、活动芯管调节杆、活动椎体调节杆、活动芯管支撑管、小法兰、大法兰、分离器入口、分离器出口、分离器出沙(尘)口等部分。蜗壳和分离器本体通过大法兰联接,蜗壳和活动芯管支撑管通过小法兰联接,出口三通和活动芯管支撑管焊合,活动芯管空套在活动芯管支撑管内,活动芯管与活动芯管调节杆紧固联接,活动椎体空套在分离器本体内,活动椎体与活动椎体调节杆紧固联接。有益的效果是全面压缩了离心式除沙(尘)器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的成本,提高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文档编号B04C5/00GK202207632SQ20112031499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贵林, 卞一丁, 张俊国, 杨世昆, 王全喜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内蒙古华德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喜杨世昆刘贵林卞一丁张俊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内蒙古华德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