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967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所述通水孔内设有相变储热球,所述相变储热球两侧为中空板,所述光伏层压件的两侧设有夹热圈,夹热圈内设有隔热气体,所述隔热气体上设有气门芯,所述夹热圈外侧设有PMMA板。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防止了因散热过快而导致光电转换的降低,这种结构能将光电转换提高到50%以上,提高了发电效率,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通过水循环,对组件进行降温,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将未被利用的热能转换为可利用能源,用于水的加热和供暖,有效地利用热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源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标准的太阳能转换组件是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射到组件表面会产生光生电流。标准的太阳能组件可转换15-18%的太阳能,余下的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在太阳能组件周围消散,这部分热能就白白浪费,并且还会提高太阳能组件周围的温度,降低太阳能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了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标准的太阳能组件可转换15-18%的太阳能, 余下的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在太阳能组件周围消散,这部分热能就白白浪费,并且还会提高太阳能组件周围的温度,降低太阳能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了发电效率,提供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铝框、方型水管、光伏层压件、铝板和保温层,方型水管、光伏层压件、铝板和保温层置于铝框内,方型水管上设有网和接头,方型水管与圆形水管由接头连接,网置于方型水管与圆形水管之间,方型水管两端设有转换接头,转换接头的一侧设有连线,方型水管之间设有通水孔,通水孔的一侧为保温层另一侧为光伏层压件,光伏层压件的表面为聚光凹面状,所述通水孔内设有相变储热球,所述相变储热球两侧为中板,所述光伏层压件的两侧设有夹热圈,夹热圈内设有隔热气体,所述隔热气体上设有气门芯,所述夹热圈外侧设有PMMA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防止了因散热过快而导致光电转换的降低,这种结构能将光电转换提高到50%以上,提高了发电效率,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通过水循环, 对组件进行降温,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将未被利用的热能转换为可利用能源,用于水的加热和供暖,有效地利用热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C-C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D-D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方型水管,2、转换接头,3、中空板,4、光伏层压件,5、PMMA板,6、铝框,7、3保温层,8、相变储热球,9、夹热圈,10、连线,11、圆形水管,12、隔热气体,13、铝板,14、网, 15、接头,16、气门芯,17、聚光凹面,18、通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图中包括铝框6、方型水管1、光伏层压件4、铝板13和保温层7,方型水管1、光伏层压件4、铝板13和保温层7置于铝框6内,方型水管 1上设有网14和接头15,方型水管1与圆形水管11由接头15连接,网14置于方型水管1 与圆形水管U之间,方型水管1两端设有转换接头2,转换接头2的一侧设有连线10,方型水管1之间设有通水孔18,通水孔18的一侧为保温层7另一侧为光伏层压件4,光伏层压件4的表面为聚光凹面17状,所述通水孔18内设有相变储热球8,所述相变储热球8两侧为中空板3,所述光伏层压件4的两侧设有夹热圈9,夹热圈9内设有隔热气体12,所述隔热气体12上设有气门芯16,所述夹热圈9外侧设有PMMA板5。相变储热球8具有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的作用,可提高水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果,相变储热球8具有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的作用,可提高中空板3内腔水的温度。光伏层压件4表面为聚光凹面17,增加了受照射面积,提高了发电效率。方型水管1的网14起到了过滤效果,接头15用于连接外接水管。如图4所示,圆形水管11与方型水管1 由接头15连接,圆形水管11内进入冷水,由网14进行过滤,经过通水孔18,可以在光伏层压件工作时,通过水循环和热交换的作用对冷水进行加热,同时利用冷水对光伏层压件进行降温,加热的水由另一端圆形水管11出热水,这种结构将未被利用的热能转换为可利用能源,用于水的加热和供暖,有效地利用热能。光伏层压件4的两侧设有夹热圈9,夹热圈9 对冷水进行加热,这种结构将未被利用的热能转换为可利用能源,用于水的加热和供暖,有效地利用热能,效果更加显著。PMMA板5在两侧设有的夹热圈外,效果更加显著,PMMA板5 具刚韧性,更抗裂.表面光泽良好,机械性良好.优良的绝缘性能,光洁透明,属最易加工的热塑性材料,加工性能好,耐候性佳。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防止了因散热过快而导致光电转换的降低,这种结构能将光电转换提高到50%以上,提高了发电效率,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通过水循环,对组件进行降温,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将未被利用的热能转换为可利用能源,用于水的加热和供暖,有效地利用热能。权利要求1.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铝框(6)、方型水管(1)、光伏层压件(4)、铝板(13)和保温层(7),方型水管(1)、光伏层压件(4)、铝板(13)和保温层(7)置于铝框(6)内,方型水管 (1)上设有网(14)和接头(15),方型水管(1)与圆形水管(11)由接头(15)连接,网(14)置于方型水管(1)与圆形水管(11)之间,方型水管(1)两端设有转换接头(2),转换接头(2) 的一侧设有连线(10),方型水管(1)之间设有通水孔(18),通水孔(18)的一侧为保温层(7) 另一侧为光伏层压件(4),光伏层压件(4)的表面为聚光凹面(17)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18)内设有相变储热球(8),所述相变储热球(8)两侧为中空板(3),所述光伏层压件 (4)的两侧设有夹热圈(9),夹热圈(9)内设有隔热气体(12),所述隔热气体(12)上设有气门芯(16),所述夹热圈(9)外侧设有PMMA板(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所述通水孔内设有相变储热球,所述相变储热球两侧为中空板,所述光伏层压件的两侧设有夹热圈,夹热圈内设有隔热气体,所述隔热气体上设有气门芯,所述夹热圈外侧设有PMMA板。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防止了因散热过快而导致光电转换的降低,这种结构能将光电转换提高到50%以上,提高了发电效率,这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单元的结构通过水循环,对组件进行降温,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将未被利用的热能转换为可利用能源,用于水的加热和供暖,有效地利用热能。文档编号H01L31/058GK202210531SQ201120228358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彼得·佩里曼尼斯 申请人:常州依利奥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佩里曼尼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依利奥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