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君岩专利>正文

消防水带的穿套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718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2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水带的穿套加工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一条生产线和两名操作者即可完成水带内、外层的穿套工作,内层输送和外层穿套由行车完成,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可同时加工多条水带,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水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防水带的穿套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消防水带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一般是橡胶制成,也有用PVC(聚氨酯)的,外层是编织层,内层和外层分别加工后,需要将外层穿套在内层外,形成双层管。而内、外层的穿套是在两条生产线上完成的,两条生产线并列设置(如图1所示),一条是流水线3、另一条是静止线4。加工时,在生产线线头、线中和线尾各有一人,传输带将内层1从流水线线头带到线尾,待内层1前端到达线尾,就把整条内层1挪移到静止线上,由于内层较软且有几十米长,所以中间需要有一人巡视挪移内层。然后在静止线4上穿套外层先将一个类似于皮带扣的“日”字形铁扣5固定在内层1位于线尾端的端头上,铁扣5的中间小横杆可在框上滑动,该铁扣5 —端设有带孔的挂柄5a,将该挂柄5a挂在静止线4线尾所固定的挂勾6上, 从而使内层1位于线尾端的端头固定在静止线4的线尾,接着用一铁爪7将外层2 —端勾住,并将勾有铁爪7的外层2端头套在内层1的铁扣固定端上(如图2所示),铁爪7有一手柄7a,手柄7a端部穿有绳索8,该绳索8的另一端缠绕在静止线4首端的卷筒9上,位于静止线4首端的工人操作卷筒9收回绳索8,就能使外层2从线尾走到线头,外层2与内层 1做相对运动,从而使外层2穿套在内层1上。这种传统的内、外层穿套方法和加工设备有许多缺点1、需要设置流水线和静止线两条并列的生产线,在线头、线中和线尾各需一名操作者;2、拉动外层的铁爪需要工人由静止线的线头带到线尾以备穿套外层用,工人要来回走动,而穿套外层时需要工人在线首操作卷筒收回绳索,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3、一个工作循环只能加工一条水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水带的穿套加工设备,它能减少操作者数量,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上述消防水带穿套方法的穿套加工设备,包括线尾设有勾挂铁扣的生产线,还包括行车,所述生产线为静止的长矩形台,所述行车按平行于该生产线的长度方向行走,在所述行车上设有悬于所述生产线上方且与该生产线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横杆,该横杆上设有夹持装置和穿引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由平行于该横杆的定位槽和带手柄的定位杆组成,该定位杆一端铰接于该定位槽端头旁且该定位杆能置于该定位槽中;所述穿引装置由定位筒、竖杆和穿引头组成,穿有所述竖杆的所述定位筒竖直地固定在所述横杆上,该竖杆能固定在所述定位筒中,在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有与该竖杆相垂直的片状穿引头,该穿引头上设有挂勾,该挂勾能扎穿所述外层并将其勾挂。所述行车位于所述生产线一侧,该行车在平行于所述生产线的轨道上行走。 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生产线一侧上方的横杆上,所述穿引装置设在所述生产线中部上方的横杆上,所述定位杆的铰接端远离所述穿引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定位槽设于所述横杆顶面,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定位杆铰接端, 该手柄倾斜向上。所述穿引头能放入所述外层中,在该穿引头的顶面两端设有向上的所述挂勾。所述定位筒上穿设有螺钉,该螺钉的底端将所述竖杆抵住。所述勾挂铁扣和穿引装置的数量相同且至少设置一个。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内、外层穿套只需要一条静止线,在线头和线尾一名操作者即可, 由一个行车完成内层输送和外层穿套工作。行车夹持装置的定位杆一端铰接,定位杆可开合活动,拉动手柄、定位杆抬起,将内层端头放在定位杆下方的定位槽上,下压手柄使定位杆向定位槽压合,将内层端头夹紧固定。在线头的操作者负责将内层端头夹紧固定于行车的定位装置上,可同时固定数条内层;当行车走到生产线线尾时,完成内层输送,位于线尾的操作者就将内层端头取下,并负责将此内层端头固定于线尾以及将外层的端头套在内层的铁扣固定端上,并将外层的此端勾挂在行车的穿引装置上,当然也可先勾挂外层于穿引装置上再将外层端头套在内层上;该行车从生产线的线尾行进到线头,外层和内层作相对运动,完成水带外层和内层的穿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只需一条生产线和两名操作者即可完成水带内、外层的穿套工作,内层输送和外层穿套由行车完成,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可同时加工多条水带,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消防水带传统加工方法的示意图。图2为传统加工方法中穿套外层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行车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打开定位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水带的加工方法,先分别加工好内层1和外层2,加工好的内层1位于穿套生产线的线头,外层2位于穿套生产线的线尾,该穿套生产线是一静止生产线20,即一个长矩形平台,然后按如下步骤进行A、用行车10上的夹持装置11将内层1的一端固定,该行车10从生产线20的线头行走到线尾,从而使内层1平铺到该生产线20上;B、将行车10所夹持的内层1端头从行车10上取下并用铁扣5将内层 1端头固定在生产线20的线尾,如果内层1为较软有弹性的橡胶材质,为了避免套穿外层2 时会将内层1拉长,在内层1的上侧或下侧衬一个较硬的中间层,可用编织外层作为此中间层,将内层1和中间层同时用铁扣5固定,待内、外层穿套完毕后再把中间层取出;C、将外层2的端头套在内层1的铁扣固定端上,并将外层2的此端勾挂在行车10的穿引装置12上, 该行车10从生产线20的线尾行进到线头,外层2和内层1作相对运动,完成水带外层2和内层1的穿套。如图3 至图5所示,一种完成上述消防水带穿套方法的穿套加工设备,主要由行车 10和生产线20组成,生产线20为静止的长矩形台,在生产线20的线尾设有两个勾挂铁扣 5,铁扣5可勾挂在线尾的挂勾6上(如图1所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行车10按平行于生产线20的长度方向行走,行车10是设置在生产线20的一侧,该行车10在平行于生产线20的轨道14上行走,当然,行车10也可以悬挂设置在生产线20的上方。在行车10上设有悬于生产线20上方与其平行的横杆13,横杆13与该生产线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夹持装置11和穿引装置12均设在横杆13上夹持装置11设置在生产线20 —侧上方的横杆 13上,穿引装置12有两个,设在生产线20中部上方的横杆13上。夹持装置11由平行于该横杆13的定位槽Ila和带手柄Ilc的定位杆lib组成,定位槽Ila设于横杆13顶面,该定位杆lib—端铰接于该定位槽Ila远离穿引装置12—端的端头旁,手柄Ilc固定在定位杆lib的铰接端上,该手柄Ilc倾斜向上。如图5所示,定位杆lib可开合活动,拉动手柄 11c、定位杆lib抬起,下压手柄Ilc可使定位杆lib压合于定位槽Ila中。工作时将内层 1端头放在定位槽Ila上,下压手柄Ilc就能使定位杆lib向定位槽Ila压合,从而将内层 1端头夹紧固定。如图4、图5所示,两个穿引装置12由定位筒12a、竖杆12b和穿引头12c 组成,定位筒12a竖直地固定在横杆13上,定位筒12a中穿有竖杆12b,竖杆12b能在定位筒12a中上、下活动以调整穿引头12c的高度,调整适当后,拧紧定位筒12a上穿设的螺钉 12e,使螺钉12e的底端将竖杆12b抵住固定。在竖杆12b的下端固定有与该竖杆12b相垂直的片状穿引头12c,穿引头12c能放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君岩
申请(专利权)人:肖君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