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436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包括底座和盖板,盖板上依次设有压力口、真空口、排气口,底座上依次设有与压力口连通的压力腔、与真空口连通的一次真空腔、二次真空腔、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腔;一次真空腔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气管,气管的进口位于压力腔内,其出口位于二次真空腔内,其位于一次真空腔内的管体上还设有一气体吸入口;一次真空腔和二次真空腔之间的密封壁上设有两个通孔;二次真空腔内设有用于封堵通孔的单向阀塞;排气腔的左右两侧端在正对气管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出气管;出气管的进口位于二次真空腔内,其出口位于排气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化、体积较小、成本较低、且无需电机作为动力源即可实现真空效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真空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真空发生器
技术介绍
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抽真空设备主要是机械式真空泵,机械式真空泵是依靠电机带动泵内机件的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抽出某空间的气体而获得真空的。由于机械式真空泵需配有专门的电机驱动,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化、体积较小、成本较低、且无需电机驱动的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上依次设有压力口、真空口、排气日,所述底座上依次设有与压力口连通的压力腔、 与真空口连通的一次真空腔、二次真空腔、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腔;所述一次真空腔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气管,所述气管的进口位于压力腔内,其出口位于二次真空腔内,其位于一次真空腔内的管体上还设有一气体吸入口 ;所述一次真空腔和二次真空腔之间的密封壁,在位于两个气管出口之间还设有两个通孔;所述二次真空腔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通孔的单向阀塞;所述排气腔的左右两侧端在正对所述气管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口位于二次真空腔内,其出口位于排气腔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与盖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中座,所述中座沿从前到后方向依次设有与压力口连通的压力孔、与真空口连通的一次真空孔、二次真空孔、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孔;所述一次真空孔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副气管,所述副气管的进口位于压力孔内,其出口位于二次真空孔内,其位于一次真空孔内的管体上还设有副气体吸入口 ;所述一次真空孔和二次真空孔之间的密封壁,在位于两个副气管出口之间还设有两个副通孔;所述二次真空孔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副通孔的副单向阀塞;所述排气孔的左右两侧端在正对所述副气管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副出气管;所述副出气管的进口位于二次真空孔内,其出口位于排气孔中。上述方案中,沿从前向后方向,所述压力腔的基本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所述一次真空腔的基本形状为T形,所述二次真空腔的基本形状为矩形,所述排气腔的基本形状为倒T 形。上述方案中,所述单向阀塞是基本形状为T字形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封堵住所述通孔,另一端抵在二次真空腔边壁上。上述方案中,所述气管和相应的一个出气管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压力腔、真空腔、二次真空腔、排气腔的外周边缘上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有弹性密封条。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的导向柱,所述盖板底壁上设有多个定位插孔,所述各导向柱插入相应一个定位插孔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上的压力腔通过中座的压力孔与盖板上的压力口连通,所述底座上的一次真空腔通过中座的一次真空孔与盖板上的真空口连通,所述底座上的二次真空腔与中座的二次真空孔连通,所述底座上的排气腔通过中座的排气孔与盖板上的排气 □连通。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上的压力腔与中座压力孔的形状相一致,所述底座上的一次真空腔与中座一次真空孔的形状相一致,所述底座上的二次真空腔与中座二次真空孔的形状相一致,所述底座上的排气腔与中座排气孔的形状相一致。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座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的导向柱,所述中座底壁上设有多个定位插孔。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力口设置在盖板的一侧端端面上或设置在盖板的顶壁上,所述真空口设置在盖板的顶壁上,所述排气口设置在盖板的顶壁上或设置在盖板的与压力口相对的另一侧端端面上。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向压力口中送入持续高压气流,气流先进入压力腔,接着从压力腔中气管的进口进入气管,并从气管的出口进入到二次真空腔中,在持续的高压高速气流作用下,一次真空腔中的气体从气管的气体吸入口中进入气管,从而使真空口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也即具有一定的真空效应;单向阀塞用于从一次真空腔中抽吸气体,并防止二次真空腔中的气体进入到一次真空腔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真空口的真空度;从气管出口出来的高压告诉气流,基本上直接从出气管的进口进入出气管,然后从出气管的出口排至排气腔,最后从排气口中排至壳体外。本技术的结构较为合理紧凑,整体体积较小,成本较低,且无需使用电机作为真空动力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中底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底座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中中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种结构的一种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标记为底座1,压力腔11,一次真空腔12,气管121,气体吸入口 1211, 二次真空腔13,通孔131,单向阀塞132,排气腔14,出气管141,导向柱15,密封凹槽16,盖板2,压力口 21,真空口 22,排气口 23,定位插孔25,中座3,压力孔31,一次真空孔32,副气管321,副气体吸入口 3211,二次真空孔33,副单向阀塞332,排气孔34,副出气管341,导向柱35,定位插孔3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至图6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中底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底座的一种剖视结构示CN 202203182 U 意图;图6为图1所示集成式真空发生器中中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一种集成式真空发生器,见图1至图6,包括底座1、中座3和盖板2,所述盖板2上依次设有压力口 21、真空口 22、排气口 23,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有与压力口 21 连通的压力腔11、与真空口 22连通的一次真空腔12、二次真空腔13、与排气口 23连通的排气腔14 ;所述一次真空腔12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气管121,所述气管121的进口位于压力腔11内,其出口位于二次真空腔13内,其位于一次真空腔12内的管体上还设有一气体吸入口 1211 ;所述一次真空腔12和二次真空腔13之间的密封壁,在位于两个气管121出口之间还设有两个通孔131 ;所述二次真空腔13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通孔131的单向阀塞 132 ;所述排气腔14的左右两侧端在正对所述气管121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出气管141 ;所述出气管141的进口位于二次真空腔13内,其出口位于排气腔14中。所述中座3沿从前到后方向依次设有与压力口连通的压力孔31、与真空口连通的一次真空孔32、二次真空孔33、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孔34 ;所述一次真空孔32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副气管321,所述副气管321的进口位于压力孔31内,其出口位二次真空孔33内, 其位于一次真空孔32内的管体上还设有副气体吸入口 3211 ;所述一次真空孔32和二次真空孔33之间的密封壁,在位于两个副气管321出口之间还设有两个副通孔331 ;所述二次真空孔33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副通孔331的副单向阀塞332 ;所述排气孔34的左右两侧端在正对所述副气管321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副出气管341 ;所述副出气管341的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包括底座(1)和盖板O),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 上依次设有压力口(21)、真空口(22)、排气口(23),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有与压力口连通的压力腔(11)、与真空口 02)连通的一次真空腔(12)、二次真空腔(13)、与排气口 (23)连通的排气腔(14);所述一次真空腔(1 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气管(121),所述气管(121)的进口位于压力腔(11)内,其出口位于二次真空腔(13)内,其位于一次真空腔(12)内的管体上还设有一气体吸入口(1211);所述一次真空腔(12)和二次真空腔(13)之间的密封壁,在位于两个气管(121)出口之间还设有两个通孔(131);所述二次真空腔(1 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通孔(131)的单向阀塞(132);所述排气腔(14)的左右两侧端在正对所述气管(121)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出气管 (141);所述出气管(141)的进口位于二次真空腔(13)内,其出口位于排气腔(1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盖板(2) 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中座(3),所述中座C3)沿从前到后方向依次设有与压力口连通的压力孔(31)、与真空口连通的一次真空孔(32)、二次真空孔(33)、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孔 (34);所述一次真空孔(3 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副气管(321),所述副气管(321)的进口位于压力孔(31)内,其出口位于二次真空孔(33)内,其位于一次真空孔(32)内的管体上还设有副气体吸入口(3211);所述一次真空孔(32)和二次真空孔(33)之间的密封壁,在位于两个副气管(321)出口之间还设有两个副通孔(331);所述二次真空孔(3 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副通孔(331) 的副单向阀塞(332);所述排气孔(34)的左右两侧端在正对所述副气管(321)出口处,各设有一个副出气管 (341);所述副出气管(341)的进口位于二次真空孔(33)内,其出口位于排气孔(34)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沿从前向后方向,所述压力腔(11)的基本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所述一次真空腔(1 的基本形状为T形,所述二次真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阿尔贝斯气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