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184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轴型风力发电机(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力发电机主题具有创新的特征:装备有具有直线的纵向轴线的叶轮(3、4、5、6),具有更大的简单性,并因此具有低的结构成本。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力发电机主题的叶轮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即,具有简单且设有对称轴线的凹入外形,叶轮在其运动过程中描绘出基本上与双曲线抛物线相当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创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风能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产物。迄今为止,这种转化是借助于风力发电机来实施的,风力发电机可以是水平轴型或垂直轴型。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垂直轴型的风力发电机。众所周知,多年来,垂直轴型的风力发电机现已成为研究课题,成为不依赖于风向而运行的装置,并研究该装置的简单化,尤其是针对能量级在几个kW功率的小型装置。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基本上源自推力,当流体流冲击到翼型外形时,该外形就承受推力,该推力及时地受到风机的构造几何形状的引导而产生转矩,并因此致使风机转动。在所看到的实施例中,通常采用弧形的纵向轴线的叶轮,在叶轮运动过程中,称为球面或圆筒面等,不管怎样总具有面向机器的转动轴线的凹陷度。此外,业已发现,根据经典的翼型外形一般地构造叶轮横截面,其凹度总是面向机器的转动轴线,在其横截面的平面中呈非对称,由此,保持其功能仅在其圆形路径的单一区域内。可以认识到,上述已知风力发电机具有很明显的缺点,这些缺点列举如下 已知垂直轴型风力发电机的叶轮具有显著的结构复杂性,因为叶轮是曲线的纵向轴线的叶轮,并因此其制造过程通常很复杂; 在开始的低角速度阶段中,转矩小而可忽略,并且不支持标准的机器运行; 仅在机器借助于附加的马达运转通过最小的角速度时,经典型的曲线轴线叶轮才贡献于转矩的形成,因为在低于如此值时不能触发机器的正确运行; 一旦启动后,机器随着风力强度增加而趋于增大其角速度,并且需要保护系统以便防止角速度超过临界的角速度; 叶轮在覆盖圆形路径时所描绘出的表面通常是桶形表面,由于桶形表面的中心区域具有较大的转动半径,所以只有该中心区域基本上贡献于转矩的产生; 叶轮的中心部分仅在叶轮处于其圆形路径中位于有限的迎风区域上且其速度与风速相对时,才会提供转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大致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来解决上述缺点。该过程的其它特征将在对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定义。本专利技术克服了已知技术中所述的问题,具有若干个明显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风力发电机具有创新的特征,S卩,装备有直线的纵向轴线的叶轮,具有更大的简单性,并因此具有低的结构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的叶轮具有凹入外形的横截面,其简单且设有对称轴线。如下文中详述,叶轮和风之间的空气动力学互相作用区域可按照平面图细分为四个象限。本专利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的叶轮外形的凸面面向叶轮路径的内部,使得叶轮本身在位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第一部分内时均为工作的(因此,贡献于集中在驱动轴处的有用转矩的产生),叶轮在第一象限时迎风前进,而在第三象限的第一部分时,叶轮的速度与风速相一致。即使在开始的低速阶段时,叶轮也会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路径位置中产生转矩,在所述微弱的运行模式中显著地提高了机器的性能。沿着每个叶轮的纵向展开方向,可找到两个更加有利于转矩生成的区域,每个区域基本上位于叶轮相应的顶部和底部。基于此原因,在本专利技术风力发电机中,在转矩产生效率最大的所述部分处,有利地定位了附加的叶轮,它们有助于敏感地增加所产生的转矩,尤其是在开始阶段或在低速状态之下。如此的附加叶轮有利于在机器的背风区域内生成显著的湍流,当叶轮在低速区域内运动时,限制叶轮的阻力转矩,并以增大的“ω”提速,从而还提供用于自调整机器的系统,以防止叶轮达到可能有危险的临界速度。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优点以及特征和运行模式,将在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变得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借助于实例给出,它们没有限制的目的。现将参照附图中的图,其中图1和2各示出由流体流冲击的一般的空气动力学的外形;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风力发电机的立体图;图4示出图3的风力发电机的细节的平面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风力发电机的主视图;图6示出图3和4的细节;图7示出图3和4的细节的立体图;图8-10示意地示出本专利技术风力发电机的某些运行瞬时的空气动力学性状;图11示出曲线图,反映本专利技术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曲线;图1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风力发电机的立体图;以及图13示出图12的风力发电机的细节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普通的垂直轴型风力发电机包括图示为外形100的叶轮。流体流通常冲击在如此的外形100上,其速度在图中用矢量Va表示,流体流在外形100上并因此在相关叶轮上产生作用力F,该作用力通常在入射角α近似地在0°和15°之间时可分解为平行于流体流的分量R和垂直于流体流的分量P。参照图2,显示了外形200,该外形的入射角不再包含在上述情形中所述的值之间。在此情形中,叶轮的外形200受到流体流冲击并经受阻力F’,该阻力一般具有方向和等同于图中用矢量Va表示的流体流的检测量在。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的,在所示的两种情形中,流体流和翼型外形之间的相互作用之后产生的力F具有通常正比于速度模量Va平方的数值。在垂直轴型风力发电机中,在机器转动运动过程中,每个叶轮的各个部分在其后的各个瞬间中达到图1或图2中所示状态中的一个状态。一般地说,机器的几何结构当然趋于致使图1状态的效果比图2状态的效果更多地出现,这是通过加工叶轮的或多或少复杂的外形来达到的,它们涉及到叶轮的纵向轴线和表征叶轮的外形。接下来参照图3,图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垂直轴型风力发电机1。具体来说,该风力发电机1包括驱动轴2,该驱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到负荷承载结构(为在描述中清晰起见,图中未予示出),并一体地接合到多个叶轮3、4、5、6,其接合方式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此处借助于实例给出且无限制的目的,接合到驱动轴2上的叶轮是四个,如下文中将会说明的,叶轮也可以是不同的数量。每个叶轮具有大致直线的纵向轴线。叶轮通过一对花键元件连接到驱动轴。特别是,所述成对的花键元件包括顶部花键元件7和底部花键元件8,顶部花键元件放置在驱动轴2的顶部,底部花键元件放置在驱动轴2的底部。顶部花键元件7和底部花键元件8分别具有多个臂,各个臂连接到相应的叶轮。特别是,由于这里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四个叶轮,所以顶部花键元件7和底部花键元件8各包括相应的四个顶部臂71、72、73、74和四个底部臂81、82、83、84。较佳地,如此的顶部和底部臂角度上等距离地间距开。换句话说,所有成对的臂在其间形成相应的角度。在本文所述的具有四个叶轮的情形中,所述臂具有交叉的形状,因为各个臂与其相邻的臂形成了基本上直角。因此,下文中在如此优选实施例的处理之中,花键元件7和8 将被称为顶部十字7和底部十字8。还是参照图3,显然,顶部十字7和底部十字8具有两两相对的臂。具体来说,顶部十字7的臂71与底部十字的臂81相对,而臂72与臂82相对,所有其它的臂依此类推。现借助于实例来考虑叶轮3,显然,发电机的每个叶轮的原理保持不变,叶轮3在其顶部31处连接到顶部臂71,在其底部32处连接到底部臂82。具体来说,底部臂82就是角度方向上邻近于与顶部臂71相对的底部臂81的那个臂,如上文中详述的,叶轮3连接到该底部臂82。因此,叶轮3呈相对于驱动轴2倾斜,驱动轴2沿着风力发电机的垂直轴线放置。以完全类似方式,将叶轮4连接在顶部臂72和底部臂83之间,底部臂83在角度方向上相邻于与顶部臂72相对的底部臂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5.19 IT RM2009A0002541.一种垂直轴型风力发电机(1、1’),该风力发电机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到负荷承载结构的驱动轴(2),所述驱动轴( 一体地接合到多个叶轮(3、4、5、6),各个叶轮具有基本上直线的纵向轴线,所述叶轮(3、4、5、6)相对于所述驱动轴(2)的布置,使得它们适于在运动过程中描绘出基本上与双曲线抛物线相当的表面。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风力发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 (3、4、5、6)通过至少一对花键元件(7、8)连接到所述驱动轴O)。3.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风力发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花键元件(7、 8)包括放置在所述驱动轴( 顶部处的顶部花键元件(7)和放置在所述驱动轴( 底部处的底部花键元件(8)。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花键元件(7) 和底部花键元件(8)分别具有两个或多个顶部臂(71、72、73、74)和底部臂(81、82、83、84)。5.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风力发电机(1、1’),其特征在于,每个花键元件(7、8)的所述臂(71、72、73、74 ;81、82、83、84)在角度方向上等距离间隔开。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轮(3、4、5、 6)的每个叶轮C3)在其顶部(31)处连接到相应的顶部臂(71),而在其底部(3 处连接到相应的底部臂(82),底部臂(82)相邻于与所述相应的顶部臂(71)相对的底部臂(81)。7.如权利要求4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悬垂在所述顶部臂(71、72、73、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欧诺弗利G·伊万杰利斯塔
申请(专利权)人:迪勒泰克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