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源热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018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1:11
一种多能源热泵热水器,包括外壳体、安装于外壳体的制冷系统、电热辅助系统、控制系统及容积水箱组件,电热辅助系统安装于容积水箱组件上,制冷系统以管道与容积水箱组件连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及蒸发器,蒸发器与容积水箱组件之间设有隔风板,隔风板上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风机,压缩机安装于风机的前方,蒸发器安装于风机右前方,节流装置设置于蒸发器左下侧且分别与蒸发器、冷凝器连接,接近蒸发器的外壳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对应风机的外围回风口,对应风机后方的外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排风口,风机、外围回风口、蒸发器及排风口依次形成风道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能源热泵热水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节能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特别涉及一种多能源热泵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燃油价格忽升,环境不断恶化,导致那些能耗大、费用高、 污染严重的传统热水器逐步地退出市场,从而出现高效、节能环保的热泵热水器。该热泵热水器以空气为热源来实现“加热”水的目的,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源,若水达不到要求的热量, 可通过电热辅助系统来辅助加热。然而,由于传统的电热水器体积小、水温高,易安装于小空间,但存在安全、耗能问题,而传统热泵热水器相对该电热水器,传统热泵热水器节能,但体积大,水温偏低,不适合小空间安装,由此两者使用效率都不高,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体积小、节能效果好、水温高,同时使用方便、配合室内安装,且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的多能源热泵热水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能源热泵热水器,包括外壳体、安装于外壳体的制冷系统、电热辅助系统、控制系统及容积水箱组件,电热辅助系统安装于容积水箱组件上,制冷系统通过管道与容积水箱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及蒸发器,蒸发器与容积水箱组件之间设有隔风板,隔风板上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风机装置,压缩机安装于风机装置的前方,蒸发器安装于风机装置右前方,节流装置设置于蒸发器左下侧且分别与蒸发器、冷凝器连接,接近蒸发器的外壳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对应风机装置的外围回风口,对应风机装置后方的外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排风口,所述风机装置、外围回风口、蒸发器及排风口依次形成风道路径。所述蒸发器的下端安装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冷凝水盘。所述容积水箱组件包括贮水箱、进水管、出水管及排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安装于贮水箱上,排水管与冷凝水盘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金属导热管,金属导热管包覆于贮水箱外表面。所述贮水箱上设有凹槽,金属导热管嵌装于凹槽上。所述凹槽与金属导热管上均设涂有导热介质。所述金属导热管为铜管,或者为铝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控主板及线控器,线控器与电控主板电连接,线控器安装于外壳体上,电控主板安装于蒸发器顶端,且电控主板分别控制制冷系统与电热辅助系统。所述电热辅助系统为电热管,电热管安装于贮水箱中。所述风机装置为防水轴流风机。本技术对现有技术中多能源热泵热水器进行改进,通过改变制冷系统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有效缩小外壳体的占用体积,适配安装于室内;金属导热管与贮水箱外表面结构配合,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提高水温;而且通过线控器控制,方便控制制冷系统、电热3辅助系统工作,使用方便又有效达到节能效果;还有风道路经的设置使室内的空气降温的同时保持清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金属导热管与贮水箱的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多能源热泵热水器,其包括外壳体1、安装于外壳体1的制冷系统、电热辅助系统2、控制系统及容积水箱组件,外壳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于的挂架19电热辅助系统2安装于容积水箱组件上,制冷系统通过管道与容积水箱组件连接,控制系统分别控制制冷系统、电热辅助系统2运行,使在管道中的冷媒通过制冷系统与空气热交换后,高温的冷媒与容积水箱组件里的水进行热交换而返回制冷系统。其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冷凝器、节流装置4及蒸发器5,蒸发器5与容积水箱组件之间设有隔风板6,隔风板6上设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上安装有风机装置8,压缩机3安装于风机装置 8的前方,蒸发器5安装于风机装置8的右前方,节流装置4设置于蒸发器5的左下侧且分别与蒸发器5、冷凝器连接,冷凝器包覆于容积水箱组件外表面上。通过改变制冷系统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有效缩小外壳体1的占用体积,适配安装于室内。根据上述进行限定,所述容积水箱组件包括贮水箱12、进水管13、出水管14及排水管15,进水管13与出水管14分别安装于贮水箱12上,贮水箱12安装于外壳体1里,包覆贮水箱12的外壳体1内侧设有保温层20。而冷凝器包括金属导热管16,金属导热管16 包覆于贮水箱12外表面。如图2所示,贮水箱12上设有凹槽17,金属导热管16嵌装于凹槽17上,金属导热管16与凹槽17之间还增设导热介质。其中,该金属导热管1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为铜管或者铝管。这样,扩大金属导热管16与贮水箱12的接触面积,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提高金属导热管16与贮水箱12里的水的换热系数,提高水温。而且,接近蒸发器5的外壳体1的右侧壁上设有对应风机装置8的外围回风口 9, 对应风机装置8后方的外壳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排风口 10,该风机装置8、外围回风口 9、 蒸发器5及排风口 10依次形成风道路经。在实际应用中,该风机装置8为防水轴流风机, 防水轴流风机与蒸发器5之间可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将外部的灰尘、垃圾等隔离,防止进入防水轴流风机中。以及,蒸发器5的下端安装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冷凝水盘11,排水管15 与冷凝水盘11连接。即,风机装置8做功时,使外部环境中空气中的热量经过外围回风口 9到蒸发器5,热量与蒸发器5热交换后而从排风口 10排出,同时蒸发器5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盘11收集且通过排水管15排出,使用效率高,有效利用能源,节省电源的使用, 又使空气流通好,降低室温,确保室内的空气清新。再者,所述电热辅助系统2包括电控主板17及线控器18,线控器18与电控主板 17电连接,线控器18安装于外壳体1上,电控主板17安装于蒸发器5顶端,且电控主板17 分别控制制冷系统与电热辅助系统2。当线控器18操作给信号控制主板控制制冷系统运行时,若水温达不到额定温度时,电控主板17可以控制电热辅助系统2工作;若达到时水温要求时,电控主板17可以控制电热辅助系统2工作与制冷系统停止运行,达到节能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该电热辅助系统2为电热管,外壳体1内设有用于维护电热管的维护腔21, 电热管锁紧于维护腔21中,而电热管的工作部分安装于贮水箱12中,该电热管可以选择 1500W 2500W的电热管,实现多能源辅助加热贮水箱12的水,确保水温。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专利技术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热泵热水器结构,均在其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源热泵热水器,包括外壳体(1)、安装于外壳体(1)的制冷系统、电热辅助系统(2)、控制系统及容积水箱组件,电热辅助系统(2)安装于容积水箱组件上,制冷系统通过管道与容积水箱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冷凝器、节流装置(4)及蒸发器(5),蒸发器(5)与容积水箱组件之间设有隔风板(6),隔风板(6)上设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上安装有风机装置(8),压缩机(3)安装于风机装置(8)的前方,蒸发器(5)安装于风机装置(8)右前方,节流装置(4)设置于蒸发器(5)左下侧且分别与蒸发器(5 )、冷凝器连接,接近蒸发器(5 )的外壳体(1)的右侧壁上设有对应风机装置(8 )的外围回风口(9),对应风机装置(8)后方的外壳体(1)的后侧壁上设有排风口(10),所述风机装置(8)、外围回风口(9)、蒸发器(5)及排风口(10)依次形成风道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能源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的下端安装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冷凝水盘(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能源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水箱组件包括贮水箱(12)、进水管(13)、出水管(14)及排水管(15),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佰明陈骏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菱空调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