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文昌专利>正文

一种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017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玉米收获机。该玉米收获机包括设置在拖拉机体前端的收获机主体和传动机构、设置在拖拉机体一侧上方的输送装置,所述的收获机主体两螺旋摘穗辊机构之间设置有横隔板和竖隔板,两螺旋摘穗辊机构上方的壳体上设置有环形隔板,所述的收获机主体前端对称设置的两个拨禾轮采用链条传动的方式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脱棒干净,无杂质,无需二次清理,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玉米收获机
技术介绍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北方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传统的玉米收获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摘穗,镰刀砍秸的方法,其缺点是既费工费时,又延误农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集掰玉米棒和割玉米杆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联合玉米收割机械,上述设备尽管功能齐全,作业效率高,但由于设备庞大,价格高, 不适宜小的农户和地形不平坦的地块使用;而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小型的玉米收割机也多由于结构不尽合理,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①、多排玉米进入螺旋摘穗辊机构时经常会出现交叉缠绕的现象,脱棒时常伴有断叶和断杆现象的发生,脱玉米棒时经常将大量的秸秆和叶连同脱落的玉米棒同时带入输送装置排出,这样就需要操作者对脱落的玉米棒进行二次清理,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作业的效率。②、收获机主体前端对称设置的两个拨禾轮采用涡轮蜗杆的传动方式,这种结构拨禾轮易于破损、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脱棒干净,无杂质,无需二次清理,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的玉米收获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玉米收获机包括设置在拖拉机体前端的收获机主体和传动机构、设置在拖拉机体一侧上方的输送装置,所述的收获机主体两螺旋摘穗辊机构之间设置有横隔板和竖隔板,两螺旋摘穗辊机构上方的壳体上设置有环形隔板,所述的收获机主体前端对称设置的两个拨禾轮采用链条传动的方式驱动。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由于在收获机主体的两螺旋摘穗辊机构外侧设置了横隔板、竖隔板和环形隔板,避免了玉米进入螺旋摘穗辊机构时出现的交叉缠绕现象,有效的防止了玉米脱棒时的断叶和断杆现象的发生,从而实现了脱棒干净、无需二次清理,有效地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的效率。2、本技术由于将收割机主体前端对称设置的两个拨禾轮由原来的涡轮蜗杆传动方式改为链条传动的方式,有效地防止了拨禾轮易于破损和使用寿命短等现象的发生,结构更加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玉米收获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收获机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1、2所示该该玉米收获机包括设置在拖拉机体1前端的收获机主体2和传动机构3、设置在拖拉机体1 一侧上方的输送装置4,所述的收获机主体2两螺旋摘穗辊机构5之间设置有横隔板7和竖隔板8,两螺旋摘穗辊机构5上方的壳体6上设置有环形隔板9,所述的收获机主体2前端对称设置的两个拨禾轮10采用链条传动的方式驱动。工作原理本技术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时通过拖拉机柴油机为传动机构3提供动力,收获机前进时双排玉米由扶杆机构11中间的空隙通过链条转动的拨禾轮10进入两螺旋摘穗辊机构5,由于两螺旋摘穗辊机构5中间位置和两侧设置了横隔板7、竖隔板8和环形隔板 9,所以进入两螺旋摘穗辊机构5的玉米杆不会产生交叉缠绕的现象,设备继续前进时由螺旋摘穗辊机构5脱掉的玉米棒落入输送装置4下方,并通过输送装置4输送至收集箱,脱掉玉米棒的秸秆将在整机的前行作用下向前倾斜保留辅放在大地农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玉米收获机,该玉米收获机包括设置在拖拉机体(1)前端的收获机主体(2)和传动机构(3)、设置在拖拉机体(1) 一侧上方的输送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获机主体(2)两螺旋摘穗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盛文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