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连成专利>正文

家庭饮用水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783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净化装置,尤其是适于家庭、公共场所水龙头上应用。它包括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盖、上壳体、上密封圈、下壳体和下密封圈,其中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垫和净化罐盖,从下套到上层依次连接,上密封圈连接在上壳体和净化罐盖之间,下密封圈连接在下壳体和净化罐之间。从而家庭饮用水无异色、无异味和减少有机或无机杂质,甚至可供直接饮用,结构简单,易于更换。(*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净化装置,尤其是适于家庭、公共场所水龙头上应用。目前,大多数城市的供水虽经过滤,但是仍然带有不同程度的异味、异色,还带有各种有机或无机杂质,譬如氯酚、汞、铅、六价铬、砷等,对人体健康不利。不但不能直接饮用,煮沸后的水也不能满足人们对饮用水的无异色、异味、清澈、可口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家庭饮用水净化器,它能装在家庭饮用水龙头上,对城市供水净化,而获得无异色、异味和减少有机或无机杂质的饮水用,甚至可以供人们直接饮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盖、上壳体、上密封圈、下壳体和下密封圈,其中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垫和净化罐盖,从下套到上层依次连接,上密封圈连接在上壳体内台阶和净化罐盖顶端边缘之间,同样,下密封圈连接在下壳体内台阶和净化罐底端边缘之间。当水进入上壳体,经净化罐盖的顶面孔,流入上过滤垫、净化剂层、下过滤垫、净化罐的底面孔、流到下壳体,经出水管供饮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家庭饮用水无异色、无异味和减少有机或无机杂质,甚至可供人们直接饮用,此外,结构简单,易于更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中1.净化罐,2.下过滤垫,3.净化剂层,4.上过滤垫,5.净化罐盖,6.上壳体,7.上密封圈,8.下壳体,9.下密封圈。在附图说明图1中所示净化罐1是顶部开口,底部带均布孔的聚乙烯圆柱管,在净化罐1底部内放置一层海绵的下过滤垫2,在下过滤垫2上面放置,以粒状活性炭(粒度8~24目%)为主的净化剂层3,能除去水中异味异色和水中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杂质,如氯、酚、汞、铅、六价铬、砷等,在净化剂层3上面放置一层海绵的上过滤垫4,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然后,在上过滤垫4上面,盖上带均布孔的聚乙烯圆盘式净化罐盖5,净化罐盖5的侧面与净化罐1圆柱体内面上部相配合。上壳体6是聚乙烯壳体,顶部从弹性锥体外形管道与供水管连接,上壳体6内的环形台阶下表面和净化罐盖5顶端边缘之间,填有上密封圈7,下壳体8也是聚乙烯壳体,顶部以弹性锥体外形管道与出水管连接,下壳体8内的环形台阶上表面和净化罐1顶端边缘之间,填有下密封圈9,而上、下壳体之间以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调节,适当地压紧上、下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家庭饮用水净化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盖、上壳体、上密封圈、下壳体和下密封圈,其中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垫和净化罐盖,从下套到上层依次连接,上密封圈连接在上壳体内台阶和净化罐盖顶端边缘之间,同样,下密封圈连接在下壳体内台阶和净化罐底端边缘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净化装置,尤其是适于家庭、公共场所水龙头上应用。它包括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盖、上壳体、上密封圈、下壳体和下密封圈,其中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垫和净化罐盖,从下套到上层依次连接,上密封圈连接在上壳体和净化罐盖之间,下密封圈连接在下壳体和净化罐之间。从而家庭饮用水无异色、无异味和减少有机或无机杂质,甚至可供直接饮用,结构简单,易于更换。文档编号B01D35/00GK2119263SQ92201090公开日1992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常连成 申请人:常连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庭饮用水净化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盖、上壳体、上密封圈、下壳体和下密封圈,其中净化罐、下过滤垫、净化剂层、上过滤垫和净化罐盖,从下套到上层依次连接,上密封圈连接在上壳体内台阶和净化罐盖顶端边缘之间,同样,下密封圈连接在下壳体内台阶和净化罐底端边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连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连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