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9087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第一断电器一端分别与第二断电器、第二常闭触点一端连接,第二断电器另一端与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第二常闭触点另一端与第一常闭触点一端连接,第一常闭触点另一端与到位开关一端连接,到位开关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连接,第二光耦合器与第三断电器一端连接,第三断电器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常开触点、第三光耦合器一端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手动合闸或由继电保护实现自动跳、合闸,并在跳、合闸动作完成后,自动切断跳、合闸脉冲电流,实现将开关的分、合闸状态的信号再通过跳、合闸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的特点,能够很好的监视断路器状态,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部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
技术介绍
电网的安全可靠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电气一次设备在运行中由于相间绝缘,相对地绝缘,在现埸工人经常产生误操作,或雷击等现象导致系统发生事故,而现有的断路器存在无监测、无监控的自动环节,对断路器的防跳控制安全运行无重大措施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能够实现手动合闸或由继电保护实现的自动跳、合闸,并在跳、合闸动作完成后,自动切断跳、合闸脉冲电流,实现将开关的分、合闸状态的信号再通过跳、合闸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的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包括第一断电器、第二断电器、第三断电器、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第三光耦合器、第一常闭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第三常开触点、到位开关,本技术的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断电器一端分别与第二断电器、第二常闭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断电器另一端与第二常开触点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常闭触点另一端与第一常闭触点一端连接,第一常闭触点另一端与到位开关一端连接,所述到位开关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与第三断电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断电器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常开触点、第三光耦合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断电器两端并串联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断电器两端并联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耦合器两端并联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二光耦合器两端并联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三光耦合器两端并联第六二极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能够实现手动合闸或由继电保护实现的自动跳、合闸,并在跳、合闸动作完成后,自动切断跳、合闸脉冲电流,实现将开关的分、合闸状态的信号再通过跳、合闸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的特点,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部队。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断路器操作回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示,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包括第一断电器ST2A、第二断电器 TBJ1B、第三断电器TBJ1A、第一光耦合器U1、第二光耦合器U2、第三光耦合器U3、第一常闭触点TBJ1C、第二常闭触点TBJ1F、第一常开触点TBJ1D、第二常开触点TBJ1E、第三常开触点 ST2、到位开关LK,所述第一断电器ST2A—端分别与第二断电器TBJ1B、第二常闭触点TBJlF 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断电器TBJlB另一端与第二常开触点TBJlE—端连接,所述第二常闭触点TBJlF另一端与第一常闭触点TBJlC —端连接,第一常闭触点TBJlC另一端与到位开关 LK 一端连接,所述到位开关LK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Ul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与第三断电器TBJlA —端连接,所述第三断电器TBJlA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常开触点TBJ1D、第三光耦合器U3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断电器ST2A两端并串联第一二极管D2和第二二极管D3。所述第二断电器TBJlB两端并联第三二极管D4。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l两端并联第四二极管D5。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两端并联第五二极管D6。所述第三光耦合器U3两端并联第六二极管D12。所述第一二极管D2与第七二极管Dl —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3与电阻Rl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5分别与电阻R2、电阻R3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l的极电极与电阻R4 —端连接,发射极与电阻R5 —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6分别与电阻R6、电阻R7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的极电极与电阻R8 —端连接,发射极与电阻R9 —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12分别与电阻R10、电阻Rl 1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U3的极电极与电阻R12 — 端连接,发射极与电阻R13—端连接。综上所述,当断路器在合位状态时,跳闸信号TZ产生时,瞬间使第三继电器TBJlA 动作线圈带电,常开触点TBJ1D、TBJlE闭合,常闭触点TBJ1C、TBJlF断开,常开触点TBJlD 闭合实现自保,常闭触点TBJ1C、TBJlF断开实现防跳,跳间节点TQ接到跳闸机构箱上,跳闸动作,跳闸后,断路器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辅助常闭触点闭合,跳闸动作完成;同时光耦U2截至,合位信号冊产生低电平,指示在分闸状态,断路器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后,跳闸回路被切断,第三继电器TBJlA动作线圈失电,使常开触点TBJ1D、TBJlE断开,常闭触点 TBJ1C、TBJ1F闭合。手动跳闸信号产生跳闸基本和跳闸信号TZ —样,区别就是通过光耦U3 导通,产生一个手跳信号STX。当断路器在跳位状态时,储能装置动作后,其到位开关LK闭合,为合闸准备。当合闸信号HZ产生时,继电器ST2A、合闸线圈HQ带电,其常开触点ST2B、 ST2C闭合实现自保,合间可靠动作,断路器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辅助常闭触点断开,合闸回路被切断,继电器ST2A线圈失电,致使常开触点ST2B、ST2C断开;同时光耦Ul截至,跳位信号TW产生低电平,指示在合闸状态。由直流系统直接给正、负控制小母线提供控制电源,当产生跳间信号时,跳闸控制回路形成回路,实现跳闸,同时通过光耦将跳闸信号传给合位指示;当产生合闸信号时,当合闸脉冲发生时,合闸线圈带电,实现合闸,同时通过合闸机构箱将合闸信号传入并通过光耦将合闸信号传给跳位指示。从而实现了断路器操作回路的设计。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案实现了断路器的操作回路的设计,可靠保证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断电器(ST2A)、第二断电器(TBJ1B)、第三断电器(TBJ1A)、第一光耦合器(U1)、第二光耦合器(U2)、第三光耦合器(U3)、第一常闭触点(TBJ1C)、第二常闭触点(TBJ1F)、第一常开触点(TBJ1D)、第二常开触点(TBJ1E)、第三常开触点(ST2)、到位开关(LK),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电器(ST2A)—端分别与第二断电器(TBJ1B)、第二常闭触点(TBJlF)—端连接,所述第二断电器(TBJlB)另一端与第二常开触点(TBJlE) —端连接,所述第二常闭触点(TBJlF)另一端与第一常闭触点(TBJlC)—端连接,第一常闭触点(TBJlC)另一端与到位开关(LK) 一端连接,所述到位开关(LK)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合器(Ul)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与第三断电器(TBJlA) —端连接,所述第三断电器(TBJlA)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常开触点(TBJ1D)、第三光耦合器(U3) —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电器(ST2A) 两端并串联第一二极管(D2)和第二二极管(D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断电器 (TBJlB)两端并联第三二极管(D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l) 两端并联第四二极管(D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 两端并联第五二极管(D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断路器操作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祥王志军李阳梁超瑞赵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新华能开关有限公司西安研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