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081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5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过滤器、储液罐、电磁阀、经济器、热力膨胀阀、气液分离器、蒸发器、控制模块、中间隔板、融冰电热带;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过滤器、储液罐依次相连;冷媒从储液罐通过主路和喷气增焓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相连;所述控制模块与四通换向阀、风机组件、喷气增焓压缩机、电磁阀A、电磁阀B、融冰电热带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在-25℃低温下依然有效的工作,并在低温环境具有很好的效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技术介绍
卡诺循环是一种重要的循环,采用这种循环的热机效率最大;卡诺循环由四个循环过程组成,包括两个绝热过程和两个等温过程。而卡诺循环奠定了制冷理论的基础,逆卡诺循环揭示了空调制冷系数的极限,一切蒸发式制冷都不能突破逆卡诺循环。市面现有普通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靠电驱动压缩机,压缩机制造出高压、低压系统环境,液态冷媒在低压蒸发器中吸收空气中热量蒸发成气态形式,气态冷媒经压缩后成为高压高温状态,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同时把热量传递给水,水即被加热。空气能热泵热水器靠电驱动,但不是用电直接加热热水,而是靠管道内外的温差实现加热热水,水电隔离,十分安全。在运行过程中无任何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利用逆卡诺原理实现了热量的搬运转移,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消耗电能3倍以上的热量用于加热热水,能效比达到4.0以上,节能高效。然而普通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靠吸收空气中热量制取热水,效率会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逐步衰减,特别是当环境温度低于-10°c时,普通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就失去了节能优势,甚至无法正常工作。而本技术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在-25°C环境温度依然能有效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收低温空气中的热量,并保证在超低温下能长期工作的热水器。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壳体、冷凝器、过滤器、蒸发器、四通换向阀、风机组件、进风口、出风口、融冰电热带、中间隔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储液罐、 电磁阀A、电磁阀B、经济器、热力膨胀阀A、热力膨胀阀B、气液分离器、控制模块;所述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过滤器、储液罐依次相连;所述储液罐还顺次通过经济器、热力膨胀阀B、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与喷气增焓压缩机连接;储液罐还顺次通过电磁阀A、热力膨胀阀A、经济器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相连;储液罐还通过电磁阀B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四通换向阀、风机组件、喷气增焓压缩机、电磁阀A、 电磁阀B、融冰电热带电性连接。所述融冰电热带铺设于中间隔板上,中间隔板上具有V形排水槽;所述壳体是长方体形钣金壳体;所述进风口、出风口、风机组件、位于壳体上,所述进风口是百叶窗式进风口,所述风机组件位于出风口中。下面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接通电源,电机运转,将周围空气从进风口吸进主机内部空间,并从出风口排出;喷气增焓压缩机启动,蒸发器内液态冷媒吸收空气热量蒸发成气态,气态冷媒进入喷气增焓压缩机,被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并将热量传递给冷水,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冷凝成液态,高温液态冷媒通过过滤器进入储液罐,然后高温液态冷媒分两路进入经济器,分别是主路和喷气增焓路,其中主路为高温液态冷媒从储液罐直接进入经济器,然后通过热力膨胀阀B、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四通换向阀,进入喷气增焓压缩机;喷气增焓路是高温液态冷媒从储液罐流出,通过电磁阀A、热力膨胀阀A进入经济器,主路和喷气增焓路的液态冷媒在经济器发生热交换,主路的高温液态冷媒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喷气增焓路的节流后的低温液态冷媒,于是主路的高温液态冷媒成为过冷液态,喷气增焓路的低温液态冷媒因吸收了主路的热量而蒸发成气态,然后进入喷气增焓压缩机循环使用,而主路的高温液态冷媒成为过冷液态后则经热力膨胀阀B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吸收热量后成为气态,通过气液分离器和四通换向阀,进入喷气增焓压缩机循环使用。在超低温下,由于喷气增焓压缩机吸收冷媒蒸气量不足,此时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A打开,两回路冷媒蒸气保证低温下喷气增焓压缩机吸气量足够。当喷气增焓压缩机温度过高,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B打开,储液罐中的液态冷媒对喷气增焓压缩机进行喷液降温保护,保证系统排气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当满足环境温度和运行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融冰电热带及时开启进行融冰排水,并保证使V形排水槽的融霜水不会结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经济器提高了进入蒸发器的液体冷媒的过冷度,从而提高液态冷媒在蒸发器中的吸热量,另外使一部分液态冷媒吸收了主路的高温冷媒的热量而蒸发,保证了进入压缩机的气态冷媒流量充足;其二、储液罐的增加可以适当加大冷媒充注量,确保在超低温下系统内部压力也不会过低,同时缓解高温时系统内部压力过高;其三、中间隔板设置V型排水槽,利于铺设的融冰电热带热量集中和高效融冰排水;其四、进风口采用百叶窗式结构,侧出风方式,有效防止雨雪进入;其五、控制模块对装置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及时控制压力、温度,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其六、经测定,在-20°C 环境温度中,该热水器能效比仍能高达1. 8 2. 0,在_25°C环境温度中依然可以有效工作, 在超低温环境中节能效果显著,特别适合北方长期气温低的地区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部中间隔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喷气增焓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冷凝器;4过滤器;5储液罐;601、 电磁阀A ;602、电磁阀B ;701、热力膨胀阀A ;702、热力膨胀阀B ;8、经济器;9、蒸发器;10、 气液分离器;11、风机组件;12、出风口 ;13、进风口 ;14、中间隔板;15、控制模块;16、融冰电热带;17、V形排水槽;18、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包括壳体18、喷气增焓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冷凝器3、过滤器4、储液罐5、电磁阀A 601、电磁阀B 602、经济器8、热力膨胀阀A 701、热力膨胀阀B 702、气液分离器10、蒸发器9、进风口 13、出风口 12、风机组件11、控制模块15、中间隔板14、融冰电热带16 ;所述壳体18内具有中间隔板14,中间隔板14上具有 V形排水槽17和融冰电热带16 ;所述喷气增焓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冷凝器3、过滤器4、 储液罐5依次相连;所述储液罐5依次通过经济器8、热力膨胀阀B 702、蒸发器9、气液分离器10、四通换向阀2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连接;储液罐5还依次通过电磁阀A 601、热力膨胀阀A 701、经济器8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相连;储液罐5还通过电磁阀B 602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相连;所述进风口 13、出风口 12、风机组件11位于壳体上;所述控制模块15与四通换向阀2、风机组件11、喷气增焓压缩机1、电磁阀A 601、电磁阀B 602、融冰电热带16 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8是立方体型钣金壳体;所述进风口 13是百叶窗式进风口 ;所述风机组件11位于出风口 12中。接通电源,电机运转,将周围空气从进风口 13吸进主机内部空间,并从出风口 12 排出;喷气增焓压缩机1启动,蒸发器9内液态冷媒吸收空气热量蒸发成气态,气态冷媒进入喷气增焓压缩机1,被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3,并将热量传递给冷水而冷凝成液态,高温液态冷媒通过过滤器4进入储液罐5,然后高温液态冷媒分两路进入经济器8,分别是主路和喷气增焓路,其中主路为高温液态冷媒从储液罐5直接进入经济器8, 然后通过热力膨胀阀B702、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全坤李阳平吴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风驰热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