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过滤集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94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芯式空气过滤集尘器,它由壳体、进风口、排气口、出尘斗等组成,壳体内腔分隔为除尘室和净化室,除尘室内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高效滤筒,滤筒的开口端与压缩空气储气包的喷气口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有效过滤面积大,风阻小,除尘率高,安装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芯式空气过滤集尘器。空气过滤集尘器是吸收污浊气流中的尘埃,清洁空气,净化环境的重要设备。传统的布袋式除尘器体积大,耗用钢材多,有效过滤面积小,集尘布袋更换必须拆卸数十只螺栓,十分麻烦费时,且对过滤风速要求高,除尘率较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洁构紧凑,体积小,便用方便,有效过滤面积大,除尘率高的空气过滤集尘器。本技术包括壳体1、壳体1上的进风口14,排气口13和壳体1底部的出尘斗6,壳体1内腔分隔为除尘室2a和净气室2b,除尘室2a内设有多个平行徘列的滤筒8,滤筒8的一端密封,另一开口端与净气室2b相通;壳体的外壁固装有压缩空气储气包1,压缩空气储气包1的喷气口与滤筒8的开口端相对应。壳体1的上部可增设吊耳13,下部设有机架16。本技术将传统布袋除尘器改变为平行排列的滤筒式结构,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有效过滤面积大,除尘率高,风阻小。对过滤风速的要求低,安装维修特别方便。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3为两不同形式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a-除尘室、2b-净气室、3-排气口、4-差压指示器、5-控制箱、6-出尘斗、7-柱脚、8-滤筒、9-压盖、10-螺母、11-外盖、12-密封圈、13-吊耳、14-进风口、15-压缩空气储气筒、16-机架。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参见附图1、壳体1为矩形箱式结构,进风口14位于壳体1顶部,出尘斗6位于底部,左右各设一个。除尘室2a内分设左右两组滤筒,每组上下三层,每层各有两个滤筒,滤筒相互平行,维修或更换滤筒时,仅要将滤筒从壳体正面抽出,十分筒便。净气室2b与除尘室2a相邻接,并与滤筒8的开口端相通。压缩空气筒储气固装在净气室2b的外壁,共设2个,与两组滤筒相对应。其喷气口朝向滤筒8的开口端,本技术的电器控制机构为成熟的已有技术。本技术工作时,含粉尘的空气经进风口14进入除尘室2a,即滤筒工作区,粉尘收集在滤筒8的表面,清洁空气从滤筒8中央部进入净气室2b,并从排气口3溢出。清洁滤筒时,压缩空气储气包15的喷气口开启,压缩空气直接送入对应的滤筒中央,吹落滤筒表同所集的粉尘,由于气流和重力作用,粉尘落入出尘斗。本技术既可用于排气除尘系统,又适用于粉体加工生产过滤程中的除尘净化。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空气过滤集尘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上的进风口14、排气口3和壳体1底部的出尘斗6,其特征为;A、壳体1内腔分隔为除尘室2a和净气室2b,除尘器2a内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滤筒8,滤筒8的一端密封,另一开口端与净气室2b相通。B、壳体1的壁部固装有压缩空气储气包15,压缩空气包15的喷气口与滤筒8的开口端相对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空气过滤集尘器,其特征为壳体1上部设有吊耳13,下部设有机架1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滤芯式空气过滤集尘器,它由壳体、进风口、排气口、出尘斗等组成,壳体内腔分隔为除尘室和净化室,除尘室内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高效滤筒,滤筒的开口端与压缩空气储气包的喷气口相对。本技术结构紧凑,有效过滤面积大,风阻小,除尘率高,安装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泛。文档编号B01D46/10GK2335692SQ98227168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朱明道 申请人:无锡市万禾环保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空气过滤集尘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上的进风口14、排气口3和壳体1底部的出尘斗6,其特征为:A、壳体1内腔分隔为除尘室2a和净气室2b,除尘器2a内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滤筒8,滤筒8的一端密封,另一开口端与净气室2b相通。B、 壳体1的壁部固装有压缩空气储气包15,压缩空气包15的喷气口与滤筒8的开口端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万禾环保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