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友忠专利>正文

一种餐桌自动旋转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787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4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桌自动旋转控制器,交流电源供电电路连接直流电源供电电路,直流电源供电电路分别连接交流电源延时电路、感应延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遥控控制电路;交流电源延时电路连接交流电源供电电路;感应延时电路连接传感器延时电路和间歇延时电路;传感器延时电路、间歇延时电路、遥控控制电路分别连接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连接直流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餐桌可以完全按照用餐者或者服务员的意志运行,使用非常方便,其运行经济,耗电量很少,噪音低,工作可靠,可以用于新餐桌的安装,也可以用于旧餐桌的改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桌自动旋转控制器。 技术背景现有的使餐桌自动旋转的控制器只能使餐桌按照一个方向旋转,且只要不关电源,餐桌就一直按照一个方向旋转。其不能按照用餐者的意图旋转,甚至,在旋转速度快时, 用餐者有时都夹不到菜,菜已转过去,搞得非常尴尬。尤其是服务员上菜时,必须等餐桌旋转到一定位置才能上菜,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餐桌自动旋转控制器,使用该控制器的餐桌能按照用餐者或者服务员的意愿旋转或者停下,使用非常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餐桌自动旋转控制器,其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源供电电路、直流电源供电电路、交流电源延时电路、感应延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延时电路、间歇延时电路和遥控控制电路;交流电源供电电路连接直流电源供电电路,直流电源供电电路分别连接交流电源延时电路、感应延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遥控控制电路;交流电源延时电路连接交流电源供电电路;感应延时电路连接传感器延时电路和间歇延时电路;传感器延时电路、间歇延时电路、遥控控制电路分别连接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连接直流电机。所述的交流电源供电电路220V交流电源通过启动按钮K连接在继电器Jl的线圈两端,还通过继电器KA7的触点KA7-1连接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上,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输出端为a点和b点。上述所述的交流电源供电电路,其220V交流电源还通过继电器Jl的触点Jl-I连接串联的电阻似8和发光二极管D28 ;指示电路工作状态。所述的直流电源供电电路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输出端a点和b点分别连接在桥式整流电路BD的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BD的输出端连接在稳压芯片IC001输入端1脚; 稳压芯片IC001调整端2脚一路通过电阻ROOl后分别连接三极管Qll的基极和顺接二极管D001、D002后接E点,另一路通过电位器RP001后接地,三极管Qll的集电极连接在桥式整流电路BD的输出端,发射极通过电阻R002接E点;稳压芯片ICOl输入端1脚连接在桥式整流电路BD的输出端,2脚接地,输出电源端3脚接D点。所述的直流电源供电电路的桥式整流电路BD的输出端还串连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lO后接地;指示电路工作状态。所述的交流电源延时电路D点为交流电源延时电路提供电源,时间集成块IC41 的电源输入端12、13、14、10脚、电平选择脚9脚接D点,IC41的输出端8脚通过电阻R41 后,一路连接在三极管Q41的基极,另一路通过电容C43接地;三极管Q4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一路连接继电器KTl的线圈后接D点,另一路顺接二极管D41后接D点;由电阻R44、电容C41、电位器RP41和电阻R43组成的RC时间调整电路连接在时间集成块IC41的1、2、 3脚,时间集成块IC41的5、6、7脚接地;D点还通过继电器KTl的常开触点KT1-2后,一路通过继电器KA7的线圈后接地,另一路逆接二极管D42后接地。所述的交流电源延时电路D点还通过继电器KTl的常开触点KTl-I后,连接电阻 R42和发光二极管DlOl后接地;指示电路工作状态。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E点为电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E点一路通过继电器KAl的常闭触点KA1-3后,再串联并接的继电器KMl的常开触点KM1-2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 KM2-2后连接在电机M的一端;电机M的另一端通过并接的继电器KMl的常开触点KMl-I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KM1-2后,再串接继电器KAl的常闭触点KA1-4后接地;E点的另一路通过继电器KAl的常开触点KAl-I后,一路串联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2后接电机 M的反转端,另一路串联继电器KM4的常开触点KM4-2后连接在电机M的正转端,电机M相对反转端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KM3-1和继电器KAl的常开触点KA1-2后接地,电机M相对正转端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KM4的常开触点KM4-1和继电器KAl的常开触点 KA1-2后接地;E点的第三路通过并接的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KA2' -1和继电器KA3' 的常开触点KA3' -1后再连接继电器KA4的线圈后接地;E点的第四路通过KA4的常开触点KA4-1后接KAl的线圈后接地;E点的第五路通过KA2的常开触点KA2-1后接KM3的线圈后接地;E点的第六路通过KA3的常开触点KA3-1后接KM4的线圈后接地。所述的感应延时电路D点为感应延时电路提供电源,时间集成块IC51的电源输入端12、13、14、10脚、电平选择脚9脚接D点,时间集成块IC51的输出端8脚通过电阻R51 后,一路连接在三极管Q51的基极,另一路通过电容C53接地;三极管Q5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一路连接继电器KT2的线圈后接D点,另一路顺接二极管D51后接D点;由电阻R53、 电容C51、电位器RP51和电阻R52组成的RC时间调整电路连接在时间集成块IC51的1、2、 3脚,时间集成块IC51的5、6、7脚接地;D点还通过继电器KT2的常开触点KT2-2后,一路通过继电器KA6的线圈后接地,另一路逆接二极管D52后接地;D点还通过继电器KA6的常闭触点KT6-1后接A点,其还通过继电器KA6的常闭触点KT6-2后接B。所述的感应延时电路D点还通过继电器KT2的常开触点KT2-1后,连接电阻R52 和发光二极管D102后接地。所述的传感器延时电路B点为传感器延时电路提供电源,感应模块探头和微波模块为一体结构;微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1脚接到B点,3脚接地,其电源输出端2脚通过电阻R61、继电器J62的常闭触点J62-2后连接在三极管Q61的基极,三极管Q6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61的线圈到F点,其还顺接二极管D61后接F点,F点还通过继电器 J61的线圈和继电器J62的常开触点J621接地;F点通过继电器J61的常开触点J61-1后输出G点,G点为后续提供电源,时间集成块IC61的电源输入端12、13、14、10脚、电平确认脚9脚接G点,IC61的输出端8脚通过电阻R63后,一路连接在三极管Q62的基极,另一路通过电容C53接地;三极管Q6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一路连接继电器KT61的线圈后接G 点,另一路顺接二极管D62后接G点;由电阻R64、电容C61、电位器RP61和电阻R65组成的 RC时间调整电路连接在时间集成块IC61的1、2、3脚,时间集成块IC61的5、6、7脚接地;G 点还通过继电器KT61的常开触点KT61-1后接到C点,通过继电器KT61的常开触点KT61-2 后一路接继电器J62的线圈后接地,另一路逆接二极管D63后接地;C点通过继电器KA5的线圈接地,B点通过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KA5-1后接继电器KMl的线圈后接地。所述的传感器延时电路F点还通过电阻R62和发光二极管D61后接地;指示电路工作状态。微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1脚正接电解电容C63后接地。所述的间歇延时电路:A点为间歇延时电路提供电源,时间集成块IC21和IC22的 6脚和7脚连接后分别通过电位器RP21和RP22接A点,通过电解电容CT21和CT22接地; 时间集成块IC21的电源输入端4脚、8脚和IC22的电源输入端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忠郝元乐
申请(专利权)人:王友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