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建波专利>正文

次声波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5003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次声波发生装置,包括调幅波信号发生电路和超声波振子,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次声波信号IP到超声波发生电路;直流控制电压输出电路输出0-10V的电压至变频器的输入端;振荡器产生正弦信号,第一电压比较器整形后得到方波信号;第二电压比较器将次声波信号IP信号转换为+15V和-15V方波直流电压;选通电路输出频率为40Hz的正极性脉冲信号INH和40Hz的负极性脉冲信号INL;功率放大电路输出被次声波调幅了的高频信号给超声波振子ZL,由于超声波振子埋于地下,在土壤中形成振幅随次声波变化的机械波,土地的振动就是两种振动波的叠加即超声波高频振动和缓慢的次声波振动,这种次声波由于是由超声波产生的,形成范围小、易屏蔽,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次声波发生装置,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植物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在植物的侧根和须根,如果植物须根或侧根染病,产生瘤状大小不一的根结,呈浅黄色至黄褐色,解剖根结,病部组织中有许多细长蠕动的乳白色线虫寄生其中。轻病株地上部分症状表现不明显,发病严重时植株明显矮化,结瓜少而小, 叶片褪绿发黄,晴天中午植株地上部分出现萎蔫或逐渐枯黄,最后植株枯死。由于蔬菜大棚种植作物相对单一,重茬率高为根线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现在大棚内根线虫的发病率较高,对大棚蔬菜的种植造成了严重损失。现行蔬菜大棚灭根线虫方法主要是在大棚作物的根部浇灌农药,但由于地下浇灌农药用量大会产生大量的农药残留,也有利用物理方法杀灭根线虫例如微波加热法、臭氧法、植物引诱法等,但这些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次声波是指能振荡频率为20赫兹以下的机械波纵波,它的波长长,可以在固体、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次声波,穿透能力强,次声波频率由于和人、动物器官固有频率相近,会使人、动物器官的发生共振,会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目的。由于次声波波长长,所以如果直接用一种机器设备产生时,这种机器必然尺寸需要做的很大,并且这种趋势产生的次声波也难以屏蔽,会造成次声波的泄露对周围环境内的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范围小、易屏蔽,工作效率高的次声波发生装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次声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声波发生装置包括电连接的调幅波信号发生电路和超声波振子,调幅波信号发生电路包括电连接的控制电路、超声波发生电路、变频器和功率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电连接的微处理器IC1、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直流控制电压输出电路;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接收微处理器ICl的信号,输出次声波信号IP到超声波发生电路;直流控制电压输出电路,接收微处理器ICl输出的0-5V的直流控制电压,放大后转换为0-10V的电压,输出至变频器的输入端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交流电频率;超声波发生电路,包括振荡器、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电压跟随器和选通电路;振荡器,用于产生40kHZ的正弦信号,将信号送入第一电压比较器,整形后得到超声波方波信号,超声波方波信号通过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形成一个正极性信号和一个负极性信号并输出;5第二电压比较器,接收经电压跟随器缓冲放大后输出的次声波信号IP,第二电压比较器将次声波信号IP的正半周信号转换为+15V方波直流电压,将次声波信号IP的负半周信号转换为-15V方波直流电压并输出;选通电路,接收振荡器输出的正极性信号和一个负极性信号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的+15V和-15V方波直流电压,输出频率为40HZ的正极性脉冲信号INH和40HZ的负极性脉冲信号INL,输出至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其电源端经整流全桥接变频器的输出端,用来接收选通电路输出的 40HZ的正极性脉冲信号INH和40HZ的负极性脉冲信号INL,输出被次声波调幅了的高频信号,经变压器TRl后输送给超声波振子ZL。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次声波发生装置还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锲状插杆,插杆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控制电路还包括启动电路,与插杆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用以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转换为电流信号,经微处理器ICl处理后控制变频器的供电。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输入电路、报警电路和显示电路;输入电路,用来选择控制模式、次声波频率及工作时间,并将控制模式、次声波频率及工作时间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ICI ;报警电路,用以当出现故障时发出声音报警; 显示电路,用来选择控制模式、次声波频率及工作时间。所述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3、电容C8、电容C9,微处理器ICl的P2. 4 口接电阻R13、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电容C9的一端和超声波发生电路,电容 C8、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直流控制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5、电容C6、电容C7和三极管Ql,电阻Rll的一端接微处理器ICl的P2. 5 口,电阻Rll的另一端经电容C6接地并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经电容C7接地并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变频器并经电阻R15接电源,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振荡器由第一双运放器IC6的第一运放器与石英晶体Ml、电容C12、电容C13、 电容C14、电容C15和电感Ll组成;第一电压比较器由第一双运放器IC6的第二运放器与电阻R23组成; 电压跟随器由第二双运放器IC5的第一运放器与电阻RM组成;第二电压比较器由第二双运放器IC5的第二运放器与电阻似6组成;选通电路由三极管Q4、三极管Q5与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 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组成。所述第一双运放器IC6的1脚分别接电容C12、电容C13、石英晶体Ml、电感Ll的一端和第一双运放器IC6的6脚,电容C12、电感Ll的另一端接电源和第一双运放器IC6的 8脚,电容C13的另一端接电容C14的一端和第一双运放器IC6的3脚,石英晶体Ml的另一端经电容C15接地,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双运放器IC6的5脚经电阻R23接地,第一双运放器IC6的7脚经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接选通电路。所述第二双运放器IC5的1脚接电阻R24、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接第二双运放器IC5的2脚,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第二双运放器IC5的6脚,第二双运放器 IC5的5脚经电阻似6接地,第二双运放器IC5的7脚接选通电路,第二双运放器IC5的8 脚接电源,第二双运放器IC5的3脚接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中电阻R1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32接电阻R28、电阻似9的一端、二极管Dl的负极, 电阻R28的另一端接第二双运放器IC5的7脚、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l的正极接第一双运放器IC6的7脚,电阻R30的另一端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 R33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接,电阻R3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接第一双运放器IC6的7脚,电阻R3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15V,三极管 Q5的发射极经电阻R27接功率放大电路并经电阻R35、电阻R34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电阻R36接功率放大电路,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15V。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 电阻R8、电阻R14、电容Cl、电容C2、电容C10、电容C11、三极管Q2、继电器J和运算放大器 IC2,电阻Rl的一端接电源,电阻Rl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极、电容Cl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2 的2脚,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接电源,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3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2的3脚,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一端接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极、电容C2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2的5脚,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一端接电源,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阻R6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波李守奎
申请(专利权)人:郝建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