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072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包括垫体,所述的垫体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形成弧形的外侧翼;所述的垫体圆周内侧向下凸起,形成内侧翼,所述的外侧翼和内侧翼的高度为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内垫垫体的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的形成的外侧翼,侧翼的外凸起与瓶盖的内侧凹槽相适配,卡在瓶盖的内侧凹槽内,防止内垫从瓶盖内脱落,外侧翼的下凸起和圆周内侧向下凸起的内侧翼之间形成凹槽,正好卡在饮料瓶瓶口的内外圆上,形成瓶侧内侧、瓶体外侧的密封,加上瓶体口端面的密封,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给饮料瓶提供三重密封,从而保证了饮料瓶密封的可靠性,杜绝饮料瓶内液体的泄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属于容器包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饮料包装瓶盖内垫都是采用压塑成型的方式,材料为基于SEBS(苯乙烯、丁二稀共聚物加氢)的混合物,一般为平垫结构。使用时,平垫安装在瓶盖内,瓶盖旋紧在饮料瓶上,平垫的底面紧贴在包饮料瓶体的端面上,起到密封的作用。但这种瓶盖内垫的密封为单面密封,其密封作用的好坏主要靠瓶盖旋压的压紧力,在饮料的包装、运输搬运等过程中,或会因种种原因导致瓶盖的旋压产生松动,导致饮料瓶内的液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为饮料瓶的包装提供紧密可靠的密封,杜绝饮料瓶内液体的泄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包括垫体, 所述的垫体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形成弧形的外侧翼;所述的垫体圆周内侧向下凸起,形成内侧翼。进一步,所述的外侧翼和内侧翼的高度为2-4 mm。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内垫垫体的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的形成的外侧翼, 侧翼的外凸起与瓶盖的内侧凹槽相适配,卡在瓶盖的内侧凹槽内,防止内垫从瓶盖内脱落, 外侧翼的下凸起和圆周内侧向下凸起的内侧翼之间形成凹槽,正好卡在饮料瓶瓶口的内外圆上,形成瓶侧内侧、瓶体外侧的密封,加上瓶体口端面的密封,该技术可以给饮料瓶提供三重密封,从而保证了饮料瓶密封的可靠性,杜绝饮料瓶内液体的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包括垫体1,所述的垫体1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形成弧形的外侧翼2 ;所述的垫体圆周内侧向下凸起,形成内侧翼3。所述的外侧翼2和内侧翼3的高度为2-4 m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包括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体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形成弧形的外侧翼;所述的垫体圆周内侧向下凸起,形成内侧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翼和内侧翼的高度为2-4 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饮料包装瓶盖的内垫,包括垫体,所述的垫体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形成弧形的外侧翼;所述的垫体圆周内侧向下凸起,形成内侧翼,所述的外侧翼和内侧翼的高度为2-4㎜。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内垫垫体的外圆周向外向下凸起的形成的外侧翼,侧翼的外凸起与瓶盖的内侧凹槽相适配,卡在瓶盖的内侧凹槽内,防止内垫从瓶盖内脱落,外侧翼的下凸起和圆周内侧向下凸起的内侧翼之间形成凹槽,正好卡在饮料瓶瓶口的内外圆上,形成瓶侧内侧、瓶体外侧的密封,加上瓶体口端面的密封,该技术可以给饮料瓶提供三重密封,从而保证了饮料瓶密封的可靠性,杜绝饮料瓶内液体的泄漏。文档编号B65D53/04GK202193297SQ201120247268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师翠萍, 张璞, 赵雪萍 申请人:孟州市冠达包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萍师翠萍张璞
申请(专利权)人:孟州市冠达包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