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赐福专利>正文

兼具逆洗功能及离子还原装置的滤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67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滤水器,特别是一种具离子还原装置且可逆洗清洁滤材的滤水器,包括有一具滤水器主控阀以及装设于主控阀上的还原剂容器。其中主控阀配置有一只多流路的阀体以及多段旋钮,借多段旋钮连动阀体导通原水管、离子过滤器或是还原剂容器,形成一种兼具多用水供应功能,以及可自行执行离子再生还原功能的滤水器。具有使用方便、改善水质的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特别地是一种具有逆洗功能及离子还原装置的滤水器。有鉴于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饮水品质的恶化,使用滤水器已是现代家庭中对于饮水的处理手段之一。最简单的滤水净化方式,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具有不同过滤功能的滤材,将流经的原水(自来水)作物理性的过滤,以除去水中的杂质或污染物。近来许多高科技的滤材被混合使用,使得滤水器的功能向前更迈进一步,例如,增加活性碳除色,除味并滤除有害化学物质;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或是以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的元素离子以软化水质。因此,以现今滤水器所过滤完成的原水已可达到相当的品质水准,至于滤水品质的维持就有赖定期的清洗与滤材更换来达到。但是,现今普遍使用的滤水器,皆存有以下共同的缺欠1.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滤水器,必需定期的作离子还原处理,以恢复其离子过滤功能,但是,以目前所用滤水器的构造而言,并未提供自行作还原处理的设计,使用者必需费事的将离子树脂取出,因此,使用上并不方便;2.通常使用者将离子交换树脂取出之后,仅是将其浸泡于还原剂(盐水)之内,经一段时间以后再以清水略微冲净即成,因此,其还原处理的效果不彰,不甚实用;3.传统的滤水器若是兼具全净水(即过滤自来水)及原水直接流放(即未过滤自来水)二项功能的,其全净水及原水皆是经由同一排放管路流出,因此,全净水在流出之际仍有可能被前次残留的原水所污染,虽然有全净水与原水分流排出的设计,却仍需以二只不同的阀门控制,增加了构造的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离子还原装置之滤水器,致令使用者在不需拆卸离子交换树脂的条件下,即可进行离子还原的处理。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仅以一具滤水器主控阀即可控制原水供应,全净水供应,离子还原及逆洗等功能运作,并且各以分路流出而不相互污染的滤水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兼具逆洗功能及离子还原装置的滤水器,该滤水器包括有一具轴向开设有五条流道的主控阀的总成,其包含有装设于该流道内形成内、外阀(常态为关闭状)的阀杆组件,装设于主控阀的轴向一端可藉旋动至不同位置推顶阀杆组件开启对应内、外阀或不开启内外阀的旋钮,装设于主控阀的轴向另一端形成原水室并联接原水管的背盖;一具中段为透明顶部具有可卸式顶盖,并且装置于前述主控阀上方的还原剂容器,此容器具有一只轴向贯穿其底部并接通前述主控阀其中一条流道的入水管,过滤自滤水管引入之水的高密度滤棉以及容器底部的出口;前述的外阀系为在开启时可使原水室的原水流入主控阀内,而内阀则反之;前述的旋钮可同时开启二只分别位于阀体径向对顶位置的内阀与外阀;前述的容器出口系连接具离子交换树脂的滤水胆,外阀连接容器的入水管,内阀则连接该内胆的还原污水出口及排放污入水槽的排泄孔。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作进一步的详述。附图说明图1系为本技术滤水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系为本技术滤水器的主控阀体的结构剖面图。图3系为本技术滤水器的全净水供应的流路图。图4系为本技术滤水器的离子还原处理的流路图。图5系为本技术滤水器的原水供应的流路图。首先请参阅图1,本技术滤水器的主要组成包括内置有过滤棉及活性碳的第二滤水胆2,内置有离子交换树脂的第一滤水胆1,主控阀3以及还原剂容器4,其中主控阀3系为一只内具有多流路设计的阀体,其背侧配设有一只可拆卸并且连接原水管50(自来水管)的背盖5(如图2所示),藉此在主控阀3的背侧形成一个原水室50并引导原水(自来水)进入主控阀3;在主控阀3的正面则设有一只多段旋钮6,此旋钮6可作360度四定位的旋动,以控制滤水器作原水供应、全净水供应、离子还原处理以及止水等四种功能的运作;还原剂容器4系为一只中段呈透明状的容器,因此,使用者可以目视观察内储还原剂(食盐)的存量,其顶端具有可拆卸的顶盖40,并以一只轴向贯穿容器底部的入水管41连接于主控阀3的顶面,藉以将主控阀3所供应的还原用水引入至容器4的内部上端后,经入水管41顶端径向表面开设的喷孔410喷流至还原剂,并将还原剂溶解成还原液后,自容器底部的出口42流出至第一滤水胆1,进行离子还原的作业,所以,使用者可以在不需卸除离子交换树脂的情形下,直接以主控阀3控制还原反应的执行,在使用上更具方便性;另外,在容器4的上部更具有一件紧邻喷孔410的下方而位于还原剂上方的高密度滤棉43,藉以将还原用水在流至还原剂之前先作一次的滤净处理,以增进还原效果,此种还原剂容器4的设计在使用上具有如下的优点1.容器4内的还原剂在每次填满之后可以执行一次的还原反应,其上可卸式顶盖40亦便于还原剂的添补;2.还原反应之初,使用者可藉主控阀3的控制,使还原液(即盐水)先行流入第一滤水胆1并停留一段时间,致使离子交换树脂有足够的时间膨胀并释出离子元素,稍后再恢复还原液的流动,即可在维持其膨涨的情况下,源源不断的将已释出的离子元素冲出第一滤水胆1,直至容器4内的还原剂(食盐)皆已完全溶解流出为止,显然的,此种还原方式将更为有效;3.还原剂可以在定期(如每隔二周)作还原处理时才加入容器4,至于日常未储有食盐之时,使用者若是将主控阀3旋至还原处理功能的位置时,未含食盐的还原水也可如图4所示的作逆洗处理,藉此将附著于离子树脂表面的污垢带离排出,以为日常之清洗维护工作。主控阀3系为一圆柱体,其上具有五道轴向贯穿阀体的流道,为便于指出其配置的位置,兹将从阀体的背侧(即原水入口侧)正视阀体的轴断面,并以平面座标为据(即x,y座标系统)说明其设置的位置,以正x轴为零度(0°)作逆时针方向为递增角,在0°,135°,180°,270°,315°等位置设有前述的五道流道,由图1可以看出此五道流道系以径向对顶角的方式分成二、二、一的对顶关系,此三组对顶的流道将配合其内装置的阀杆组件7,构成全净水控制阀30,30’;离子还原控制阀31,31’以及原水供应阀32,其中全净水控制阀(以下称净控阀)30,30’以及离子还原控制阀(以下称还原阀)31,31’的二个阀门皆是一为外阀(即可连通原水室50者)30,31而另一为内阀30’,31’(即未连通原水室50者)的设计,意即旋动旋钮6时,阀杆组件7之中的顶端70将被旋钮6的内侧的二只径向对顶突点60,60’所推顶而呈开启状(常态因弹簧71的推顶而呈关闭状),此时前述的外阀30,31即可使原水室50内的原水流入所在的流道,再经此流道流至连接的构造以执行不同的功能,反之、内阀30’,31’若呈开启状,因其系内藏的设计,原水室50之内的原水也不会“直接”流入其所在的流道内,有关内、外阀内的阀杆组件7的配设,请参阅图2即可明了,不作赘述;在了解主控阀3的设计之后,兹将配合图3、图4、图5说明本技术在执行不同功能时,主控阀3以及其余主要构件之间的流路状况,然在说明之前,要再补充一点,前述的主控阀3在其中的45°,以及225°的位置未设有流道或阀杆组件7,而此一位置即为止水功能的控制点,当旋钮6的对顶突点60,60’旋转至此位置时,将因未推顶任何阀杆组件7(此时其余的内、外阀30,30’,31,31’,32即为常态关闭的状态),致使原水将完全的不经此主控阀3去作任何功能运作;请参阅图3,系为全净水滤清动作的流路图,当旋钮6的二只对顶突点60,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逆洗功能及离子还原装置的滤水器,包括一内置有离子交换树脂的第一滤水胆(1),一内置有过滤棉及活性碳的第一滤水胆(2),一主控阀(3)以及一还原剂容器(4),其特征在于,该主控阀(3)系为一内设多流道的阀体,包括装设于该流道内形成内、外阀的阀杆组件(7),装置于该主控阀(3)的轴向一端可藉旋动推顶该阀杆组件(7)以启闭其内、外阀的多段旋钮(6),以及装设于该主控阀(3)的轴向另一端形成原水室并联结原水管的背盖(5);该还原剂容器(4)顶部具有一可卸式顶盖(40),并以一轴向贯穿容器(4)底部的入水管(41)连接于主控阀(3)顶面,该入水管(41)顶端表面设有喷孔(410),并且,该容器(4)底部设有与第一滤水胆(1)相通的出口(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赐福
申请(专利权)人:林赐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