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贵孝专利>正文

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5437 阅读:5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8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具体为一种可以避免物料粘附并且增加受热面积,受热均匀,抽真空时可过滤物料的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在抽真空口(6)之前加装除尘器(5)使得抽真空不会带出物料,然后在除尘器(5)和搅拌轴(15)上加装加热循环设备,达到受热均匀,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并采用双螺旋结构设置,一方面保证物料混合的均匀,一方面加速了干燥后物料的出料速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大且受热均匀,同时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大大提高了干燥的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具体为一种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
技术介绍
干燥操作有连续式和间歇式,大部分为间歇式;对于间歇操作,应考虑搅拌效果和自动排料,多采用搅拌桨是向左和向右的两组耙齿,分别装在传动轴上以形成搅拌桨;回转时使物料均一搅拌,干燥结束后,开启中央排料口并继续搅拌,随着物料的减少,物料在短时间内被自动排出。连续干燥时,在干燥器前后设置加料斗、出料槽和真空系统,用旋转阀或换向阀进行定量加料和连续排料。真空耙式干燥机又称圆筒搅拌型真空干燥机,由圆筒、 传动轴、搅拌桨或称耙齿和各管道接口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周期长,性能稳定可靠,蒸汽耗量小,适用性强,产品质量好,特别适用于不耐高温、易燃、高温下易氧化的膏状物料的干燥。但是现有的真空耙式干燥机存在物料粘附,受热不均,抽真空时物料被吸出以及搅拌桨设置不合理,不能很好的配合真空作业的问题,影响到其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物料粘附并且增加受热面积,受热均勻,抽真空时可过滤物料的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本技术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包括蒸汽入口 I 1、蒸汽入口 II 2、 蒸汽入口 1113、加料口 4、除尘器5、抽真空口 6、排气口 I 7、排气口 II 8、排气口 1119、清洁口 10、排料口 11、长臂螺旋桨12、短臂螺旋桨13、支座14、搅拌轴15、电机16、圆筒17 ;其特征在于,圆筒17和电机16分置在支座14上;中空的搅拌轴15贯穿圆筒17的中轴线设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16,在连接电机16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 II 8,另一端设有蒸汽入口 I 1,位于圆筒17内的部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长臂螺旋桨12和短臂螺旋桨13 ;圆筒17上部一端设有蒸汽入口 II 2和加料口 4,同侧下部设有排气口 1119,上部另一端设有清洁口 10,中央上部设有除尘器5,中央下部设有排料口 11 ;除尘器5外壁一侧上端设有蒸汽入口 1113,另一侧上端设有抽真空口 6,下端设有排气口 I 7。本技术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在抽真空口 6之前加装除尘器5使得抽真空不会带出物料,然后在除尘器5和搅拌轴15上加装加热循环设备,达到受热均勻,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并采用双螺旋结构设置,一方面保证物料混合的均勻,一方面加速了干燥后物料的出料速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大且受热均勻,同时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大大提高了干燥的效率。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蒸汽入口 I 1、蒸汽入口 II 2、蒸汽入口 1113、加料口 4、除尘器5、抽真空口 6、排气口 I 7、排气口 II 8、排气口 1119、清洁口 10、排料口 11、长臂螺旋桨12、短臂螺旋桨13、支座14、搅拌轴15、电机16、圆筒1具体实施方式实例 1本技术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包括支座14,支座14上支撑的圆筒 17和电机16,圆筒17中穿过的搅拌轴15,上部一端设有蒸汽入口 II 2和加料口 4,同侧下部设有排气口 1119,上部另一端设有清洁口 10,中央上部设有除尘器5,中央下部设有排料口 11,搅拌轴15上设置的蒸汽入口 I 1和排气口 II 8,旋向相反的长臂螺旋桨12和短臂螺旋桨13,除尘器5外壁一侧上端设有蒸汽入口 1113,另一侧上端设有抽真空口 6,下端设有排气口 I 7。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电机16带动搅拌轴15转动,分别从蒸汽入口 I 1、蒸汽入口 112、蒸汽入口 III3通入蒸汽,对圆筒17、搅拌轴15以及除尘器5进行加热,余气分别从对应的排气口 II 8、排气口 1119、排气口 I 7中排出;从加料口 4中加入物料,从抽真空口 6中抽真空,并经过除尘器5过滤;物料在圆筒内回转时,短臂螺旋桨13的桨叶将物料推向外,长臂螺旋桨12的桨叶则将物料送至中心,使物料均一搅拌;干燥结束后,开启中央排料口 11并继续搅拌,随着物料的减少,短臂失去作用,物料在短时间内被自动排出。在停机后,可从清洁口 10处对圆筒17内进行清洁。权利要求1.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由蒸汽入口1(1)、蒸汽入口 IK2)、蒸汽入口 III⑶、加料口 (4)、除尘器(5)、抽真空口(6)、排气口 I (7)、排气口 11(8)、排气口 111(9)、 清洁口(10)、排料口(11)、长臂螺旋桨(12)、短臂螺旋桨(13)、支座(14)、搅拌轴(15)、电机(16)、圆筒(17)组成;其特征在于,圆筒(17)和电机(16)分置在支座(14)上;中空的搅拌轴(15)贯穿圆筒(17)的中轴线设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16),在连接电机(16)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 II (8),另一端设有蒸汽入口 1(1),位于圆筒(17)内的部分上设有长臂螺旋桨(12)和短臂螺旋桨(13);圆筒(17)上部一端设有蒸汽入口 11(2)和加料口 (4),同侧下部设有排气口 111(9),上部另一端设有清洁口(10),中央上部设有除尘器(5),中央下部设有排料口(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 (5)外壁一侧上端设有蒸汽入口 III (3),另一侧上端设有抽真空口(6),下端设有排气口 1(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臂螺旋桨(12)和短臂螺旋桨(13)呈旋向相反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具体为一种可以避免物料粘附并且增加受热面积,受热均匀,抽真空时可过滤物料的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本技术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在抽真空口(6)之前加装除尘器(5)使得抽真空不会带出物料,然后在除尘器(5)和搅拌轴(15)上加装加热循环设备,达到受热均匀,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并采用双螺旋结构设置,一方面保证物料混合的均匀,一方面加速了干燥后物料的出料速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大且受热均匀,同时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大大提高了干燥的效率。文档编号F26B11/14GK202195666SQ20112030533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贵孝 申请人:王贵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孝
申请(专利权)人:王贵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