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含有疏松材料的过滤器。在水处理领域中,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常规水处理工艺是向待处理水中加混凝(或絮凝)剂,进入沉淀池沉淀,再经滤池将沉淀池中未能去除的较小颗粒过滤去除,然后进入清水池或下一道水处理设施中。现有的滤池一般是砂滤池或多层滤料滤池。砂滤池是用不同粒径的砂组成一定的级配,沉淀后的水经过滤池中的砂滤料。砂滤料截留吸附水中的杂质颗粒,使水与杂质分离;多层滤料滤池是采用不同比重的滤料上下分层铺设。含污能力虽稍有增强,但提高了过滤水头差,造成了一定的能量浪费。在池底铺设纤维滤料的过滤效果虽好,但其排污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过滤装置占地面积大,水处理量小,滤料含污能力及排污效果差,并常造成滤料被穿透,使过滤水短路穿过滤料层,造成滤池失效。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滤水器,提高单位占地面积的过滤能力,减少占地面积,提高过滤能力和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过滤器组成中包括外壳(9)、滤料、支撑架(10)、进水管(4)、出水管(5)、反冲洗进水管(6)、排污管(7)。呈毯状的滤料(3)附着在支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外壳(9)、滤料、进水管(4)、出水管(5)、反冲洗进水管(6)、排污管(7)的过滤器,进水管(4)的出水口开向浊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滤料呈毯状,滤毯(3)附着在支撑架(10)上,滤毯将过滤器内腔分割成浊水腔(1)、清水腔(2),出水管(5)、反冲洗进水管(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