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世绵专利>正文

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6262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4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包括一由驱动轮、驱动电机驱动的金属板传送装置,起始部位设置有一对夹置金属板的定位轮;在金属板传送区域至少设有一组除油装置,该组除油装置含有位于传送金属板上和下方中至少一种位置的除油箱,各除油箱内安置一个以上的除油机构,该除油机构从前至后由刮油、负压吸收及蒸汽清洗三个单元组合构成,三个单元的刮油板、负压吸头和蒸汽喷头安设在除油箱基座上,三个作用头端紧贴或朝向传送的金属板;位于除油装置之前设有至少一组对传送金属板加热除湿的装置。其是一种可以实现金属卷料表面连续物理除油系统,通过以蒸汽为主的处理,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结构简单,后处理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金属卷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物理方法除油的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卷料加工技术已非常成熟,但对于金属卷料表面的除油技术尚不完善,如使用化学除油,虽效果较好,但污染环境;又若采用物理除油(如超声波、静电等),虽相对环保,但除油效果差,成本高,设备占地面积大。上述的两种方法均不理想,亟待有更好的方法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其为一种采用新型物理方法除油的装置,可以较好地解决一般卷料的除油困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包括一由驱动轮、驱动电机驱动的金属板传送装置,起始部位设置有一对夹置金属板的定位轮;在金属板传送区域至少设有一组除油装置,该组除油装置含有位于传送金属板上和下方中至少一种位置的除油箱,各除油箱内安置一个以上的除油机构,该除油机构从前至后由刮油、负压吸收及蒸汽清洗三个单元组合构成,三个单元的刮油板、负压吸头和蒸汽喷头安设在除油箱基座上,三个作用头端紧贴或朝向传送的金属板;位于除油装置之前设有至少一组对传送金属板加热除湿的装置。所述蒸汽清洗单元由蒸汽喷头及静电发生器、离子发生器和蒸汽发生皿组成,静电发生器的一端与传送的金属板电连通且极性相同,另一端与离子发生器电连;紧邻离子发生器设置蒸汽发生皿,离子发生器和蒸汽发生皿两者输出后的混合高压蒸汽可通过蒸汽管道送到蒸汽喷头。所述的蒸汽喷头、负压吸头及刮油板和金属板材表面呈10° 60°角度。所述对传送金属板加热除湿的装置包括有一个位于传送金属板上或下方的加热辊,外配一热风炉气室,该热风炉气室通过热风管道与加热辊中心的加热腔室相通。所述的负压吸收单元的负压吸头通过负压管道和一负压发生皿相连。所述的除油箱基座垂直于金属板材运动方向往复运动。本技术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为把金属表面的油污去除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 从离子注入、汽体喷射、静电分离、负压吸收到烘干除水,可以全面清除金属表面油污。本技术的优点是除油效果好,成本低,且后处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结构示意图(主视)。图2是本技术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结构示意图(俯视)。图3是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的蒸汽除油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5是蒸汽除油箱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单箭头方向代表金属板运动方向;双箭头方向代表油箱往复运动方向。图中1、驱动轮;2、驱动电机;3、前加热辊;4、后加热辊;5、上除油箱;6、下除油箱;7、定位轮;8、金属板;9、热风管道;10、负压管道;11、蒸汽管道;12、蒸汽发生器;13、负压发生器;14、热风炉气室;15、离子发生器;16、刮油板;17、负压吸头;18、除油箱基座;19、蒸汽喷头;20、定位导轮;21、导轨座次;22、机架;23、导轨;24、丝母; 25、电机;26、丝杠;27、外罩;28、连接板;29、静电发生器;30、弹簧。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包括一传送装置,起始端设置有一对夹置金属板8的定位轮7,驱动轮1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驱动金属板材8沿金属板运动方向(图中箭头指向)在一对定位轮7的位置控制下平行运动。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在金属板传送区域至少设有一组除油装置;为配合除油装置的工作,在其前方(即沿金属板传送方向向前)设置有对传送金属板加热除湿的装置,使金属板8在除油箱除油后,经过该加热除湿的装置对金属表面残留的水份加热蒸发,防止生锈。所述的一组除油装置即可只是单独设置在传送金属板上或下方的单个除油箱,亦可是同时对称设置在传送金属板的上和下方的两个除油箱(如图1中所示实施例),各除油箱内安置除油机构,该除油机构的个数亦可是一至多个,视需要而定。每个除油机构包括有刮油、负压吸收及蒸汽清洗三个单元,三个单元的刮油板16、负压吸头17和蒸汽喷头19分别安设在除油箱基座18上,三个作用头端紧贴或朝向传送的金属板8。其中,负压吸收单元的负压吸头17位于两者的中间,排列在刮油板16的后方,以能及时把聚集在刮油板16前的油水混合物排除。参阅图2,静电发生器四连接金属板材8和离子发生器15,使其极性相同,离子发生器15将离子和蒸汽发生皿12的高压蒸汽混合,通过蒸汽管道11送到蒸汽喷头19, 离子蒸汽从蒸汽喷头19以一定角度喷射到金属表面,成雾及油水混合物,经刮油板16的作用在刮油板16前聚集,负压发生皿13通过负压管道10和负压吸头17相连,把聚集刮油板16前的油水混合物排除。为达更好的工作效果,所述的蒸汽喷头、负压吸头及刮油板均和金属板材表面呈 10° 60°角度为宜。本技术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还设计有对传送的金属板可加热除湿的装置,位于除油装置之前,设有至少一组,亦可多组(图1所示实施例中为2组加热除湿的装置)。每一组即可是单一的设置在传送金属板的上或下方的加热除湿装置,亦可是同时对称设置在传送金属板的上和下方的两个加热除湿装置(如图1中所示),具体设置应与后方除油箱的设置方位相匹配。设置有一外配热风炉气室14,该热风炉气室通过热风管道9与各加热辊中心的加热腔室相通,以对加热辊实施加热,参见图2,热风炉气室14通过热风管道9,将热风不断送到前后加热辊3、4中,对金属板加热,清除残留金属板材表面水分。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是由二组除油机构组成的除油箱。除油箱在外罩27的包裹内,以减小噪音和蒸汽的外溢,除油箱基座18上装有刮油板16,负压吸头17和蒸汽喷头 19,刮油板16紧贴在金属表面,在刮油板16的右侧是负压吸头17,负压吸头17在弹簧30 的作用下,也紧压在金属表面,蒸汽喷头19和金属板成一定角度。在除油箱基座18的下方,安装有定位导轮20,以保证除油箱基座18和金属板材的稳定距离,除油箱基座18的上方安装有沿导轨运动的导轨座21,使除油机构作和金属板材运动方向垂直的往复运动。在图4中,直线导轨座21和直线导轨23安装连金属板材两侧的机架22上,机架连接板观把两台除油箱基座18连接在一起,丝母M安装在机架连接板观上,由电机25 驱动往复丝杠26,使机架连接板观作垂直与金属板运动方向的往复运动,亦即带动除油箱基座上的刮油板16、负压吸头17和蒸汽喷头19往复运动。图5所示的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由三组除油机构组成的除油箱。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已经矫平的卷料金属表面,用与等离子混合成的高压汽体(如蒸汽)喷吹到金属表面,喷头和表面成一定夹角,等离子体和钢板的静电极性相同,通过调整压差,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脱离表面的油污和蒸汽水混合,在刮板的作用下,开始聚集,通过负压吸头被吸出除油箱;经上述两次处理,已除油的钢板在两对加热轮的作用下,加热金属板,除去蒸汽清洗时残留的水分。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板连续除油系统,包括一由驱动轮、驱动电机驱动的金属板传送装置,起始部位设置有一对夹置金属板的定位轮;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传送区域至少设有一组除油装置,该组除油装置含有位于传送金属板上和下方中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绵蔡筠
申请(专利权)人:王世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