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035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救生垃圾箱,包括外壳,外壳的前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握杆,外壳后壁内部设有一个安全气囊,外壳后壁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玻璃盖,外壳内设有垃圾盛放桶,遇到紧急情况时,取下垃圾箱外壳,敲碎圆孔处的玻璃盖,使安全气囊充气后由圆孔处弹出,将其抛入水中,施救人员手握握杆,趴在箱体上对遇险者实施援救,靠近遇险者后,让遇险者也趴在箱体上手握钢管,从而完成救援,使用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箱,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作为急救设备的救生垃圾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不慎落水造成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无论对家庭还是社会都造成巨大损失。有些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许多在场人员因为不会游泳无法下水施救而错过最佳救援时机,或是施救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因体力不支而造成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救生垃圾箱,在落水事故发生时,可以做为应急的急救设备,使用非常方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救生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的前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握杆,外壳后壁内部设有一个安全气囊,外壳后壁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玻璃盖,外壳内设有垃圾盛放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外壳呈扁平状,其后壁内凹。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遇到紧急情况时,取下垃圾箱外壳,敲碎圆孔处的玻璃盖,使安全气囊充气后由圆孔处弹出,将其抛入水中,施救人员手握握杆,趴在箱体上对遇险者实施援救,靠近遇险者后,让遇险者也趴在箱体上手握钢管,从而完成救援,使用非常方便;箱体内凹,增大了浮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救生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救生垃圾箱的俯视图;图中,1-外壳,2-凹槽,3-握杆,4-安全气囊,5-圆孔,6_玻璃盖,7_垃圾盛放桶,8_垃圾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救生垃圾箱,包括外壳1,用塑质材料制成,外壳1上设有垃圾口 8,外壳1呈扁平状,其后部内凹,外壳1的前部设有四个凹槽2,四个凹槽2分为上下两排,凹槽2内设有握杆3,握杆3用不锈钢制成,外壳1后壁内部设有一个充有NaN3 的安全气囊4,外壳1后壁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5,圆孔5上安装有玻璃盖6,外壳1内设有垃圾盛放桶7。3 遇到紧急情况时,取下垃圾箱外壳,敲碎圆孔处的玻璃盖,使安全气囊充气后由圆孔处弹出,将其抛入水中,施救人员手握握杆,趴在箱体上对遇险者实施援救,靠近遇险者后,让遇险者也趴在箱体上手握钢管,从而完成救援。权利要求1.救生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的前部设有凹槽(2),凹槽(2)内设有握杆(3),外壳(1)后壁内部设有一个安全气囊(4),外壳(1)后壁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 (5),圆孔(5)上安装有玻璃盖(6),外壳(1)内设有垃圾盛放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外壳(1)呈扁平状,其后壁内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救生垃圾箱,包括外壳,外壳的前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握杆,外壳后壁内部设有一个安全气囊,外壳后壁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圆孔上安装有玻璃盖,外壳内设有垃圾盛放桶,遇到紧急情况时,取下垃圾箱外壳,敲碎圆孔处的玻璃盖,使安全气囊充气后由圆孔处弹出,将其抛入水中,施救人员手握握杆,趴在箱体上对遇险者实施援救,靠近遇险者后,让遇险者也趴在箱体上手握钢管,从而完成救援,使用非常方便。文档编号B63C9/08GK202186500SQ20112017281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赵伟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