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567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干燥装置,适合对各种气体进行干燥,它有热交换器、半导体制冷组件、冷却水箱,半导体制冷组件一端接热交换器,另一端接冷却水箱,热交换器上有气体流通管道,气体流通管道的底端接排污阀,半导体制冷组件外接直流电源,它克服了已有干燥装置的不足,具有运行可靠性高;完全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干燥装置,适合对各种气体进行干燥,特别适合对火力发电厂大型发电机组所用氢气的干燥。目前,工业、民用气体主要用物理吸附式干燥装置或氟里昂制冷冷凝式干燥装置进行干燥。物理吸附式干燥装置操作复杂、吸附深度有限、对火力发电厂大型发电机组所用氢气的干燥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氟里昂制冷冷凝式干燥装置存在制冷剂(氟里昂)易漏泄而污染环境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气体干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它有热交换器、半导体制冷组件、冷却水箱,半导体制冷组件一端接热交换器,另一端接冷却水箱,热交换器上有气体流通管道,气体流通管道的底端接排污阀,半导体制冷组件外接直流电源。其中,半导体制冷组件沿热交换器的一侧或两侧均匀布置。气体流通管道是竖直布置的一排管道,一部分管道的上部接进口,另一部分管道的上部接出口,管道下部均接在集水罐上。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半导体致冷方式,无转动部件,运行可靠性高;采用无氟制冷,完全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结构形式示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如图1所示,它有热交换器1、半导体制冷组件2、冷却水箱3;如图2所示,一排并列布置的气体流通管道4外铸铝成一块铝板构成热传导性好的热交换器1,沿热交换器1表面均匀布置的半导体制冷组件2被冷却水箱3通过螺钉夹紧固定在热交换器1的一面(如图1所示)或两面(如图3所示),气体流通管道4是竖直布置的一排管道,一部分管道的上部与进口6相连通,另一部分管道的上部与出口7相连通,管道下部均接在集水罐8上,集水罐8的底端装有排污阀5,用于定期排放冷凝下的水污,半导体制冷组件2外接所需的直流电源。半导体制冷组件2可采用市面上销售的TEC1-3139型半导体制冷组件2,直流额定工作电压≤4.1V。隔板9将进口6与出口7隔断,堵头10使冷却水经冷却水箱3后由冷却水路出水口流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按半导体制冷组件2的工作要求给其通以直流电源,需冷凝干燥的氢气由进口6流经热交换器4时,半导体制冷组件2的冷端吸收热交换器1的热量使之降温,从而使流经在气体流通管道4内的气体被降温,气体中的水份被凝结出来进而结成霜,被干燥的氢气由出口7流出,半导体制冷组件2冷端吸收的热量及其自身工作产生的热量由热端放出并由冷却水箱3内的循环水带走。半导体制冷组件2工作一定时间(人为设定如3~5小时)后,切断直流电源或将直流电源极性颠倒,让氢气凝出的霜缓成水流入气体流通管道4下部的集水罐8中,由排污阀5排走。缓霜工作结束后,接通直流电源或正向通以直流电,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又重复上述氢气除湿工作过程。本技术半导体制冷组件2的工作也可由根据常规控制原理设计的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工作,如首先,操作自动控制系统启动键,控制系统控制固态继电器接通直流电源系统给半导体制冷组件2通以直流电,进入除湿运行,同时,计时器开始工作(其时间值事先已人为调整,如3~5小时)此时间一结束,控制器通过固态继电器自动切断直流电源,或反向通以直流电源,而进入缓霜运行,在缓霜运行中,由设在热交换器铝板内一次温度元件采集的温度信号,送入比较器时时与限值器设定值(事先已设定,如0~5℃)相比较,当其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固态继电器自动返回除湿运行,从而实现自动连续工作,在热交换器1的入口6和出口7还可各装一个一次温度元件,运行中按动选择键,可随时监视三个温度测点的温度情况,并以数字方式显示出来。此外,在冷却水箱上安装有热保护器,当因断水等情况,使之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如50度),通过控制器切断直流电源系统,并报警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热交换器(1)、半导体制冷组件(2)、冷却水箱(3);半导体制冷组件(2)一端接热交换器(1),另一端接冷却水箱(3),热交换器(1)上有气体流通管道(4),气体流通管道(4)的底端接有排污阀(5),半导体制冷组件(2)外接直流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热交换器(1)、半导体制冷组件(2)、冷却水箱(3);半导体制冷组件(2)一端接热交换器(1),另一端接冷却水箱(3),热交换器(1)上有气体流通管道(4),气体流通管道(4)的底端接有排污阀(5),半导体制冷组件(2)外接直流电源。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盛孙克明曹龙廷李殿君金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电力科技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