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水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07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过滤器水道结构,其是在固定架上设有复数个配合滤筒的配合座,而在固定架上设有一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尾部与出水管道相通,同时进水管道与各配合座相通;在各配合座中设有滤筒盖,滤筒盖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在进水管道中设有一塞子,该塞子为一柱体,对应各配合座中滤筒盖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凸缘,此凸缘与进水管道内径相当,通过密封件将进水管道区隔成分段水路,在相邻凸缘之间的塞体内径小于进水管道内径。区隔的分段水路令水流只能依序经过各级滤筒后再由出水管道流出,无需再另设软管进行连接,使得整个过滤器结构简化、安装便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过滤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过滤器水道结构
技术介绍
当今工、商业发达的时代社会不断地进步,科技日新月异,人们 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正当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背后 隐藏却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其中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为人类重大危机之一。水占人体重量的75%,对于人类而言,水在人体 内起着溶剂的作用和运输养分、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是人体 必须的物质。在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下,为保证人们安全,各种各样的水过滤器 应运而生。这里以常见的多重滤芯过滤的过滤器为例-沈明,其主要是通过进水管将7jC依序经过多个并列设置的滤芯过滤后进入饮用水管, 而各滤芯之间的连接管路通常设置都较为复杂,是通过在滤芯固定座 内设置多个软管实现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需设置软管即可实 现水路畅通的过滤器水道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过滤器水道结 构,其是在固定架上设有复数个配合滤筒的配合座,而在固定架上设 有一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尾部与出水管道相通,同时进 水管道与各配合座相通;在各配合座中设有滤筒盖,滤筒盖上设有进 水口及出水口;在进水管道中设有一塞子,该塞子为一柱体,对应各 配合座中滤筒盖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凸缘,此凸缘与进水 管道内径相当,通过密封件将进水管道区隔成分段水路,在相邻凸缘 之间的塞体内径小于进水管道内径。所述固定架包括一底座及一上盖,而在底座上并排设有一进水管 道及一出水管道,上盖是扣合于底座上。所述各滤筒盖通过滤筒配合垫片将其锁固于各配合座中,而滤筒 配合垫片上同样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所述塞子在相邻凸缘之间的塞体为十字肋条,则肋条之间即形成水道。所述出水管道为前后贯通的水道,是依靠塞子并配合锁固片将其 尾端封住。所述塞子为前后两段塞子将进水管道塞住,前段塞子设有进水 口,而后,殳塞子端部为封口端。所述前后段的塞子亦由锁固片固定于固定架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是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统一的 进水管道,再在进水管道中设置具有凸缘的塞子而将各滤筒的水道进 行分段区隔,而此凸缘是设在滤筒盖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令水流 只能依序经过各级滤筒后再由出水管道流出,无需在再另设软管连 接,使得整个过滤器结构简化、安装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过滤器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水道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的水道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黄向剖—见图; 图5是图3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 3所示,本技术的过滤器主要由固定架A及复 数个具有滤芯的滤筒B构成,在固定架A下部依滤筒B数量设有复 数个配合座111,滤筒B是可拆卸的固定在此配合座111上。本技术的关键在于该固定架A包括一底座1及一上盖2, 而在底座1上并排设有一进水管道11及一出水管道12,上盖2是扣 合于底座1上,进水管道ll与出水管道12在尾部相通,另进水管道 11与其下部的各配合座in相通,各配合座111中设有滤筒盖3及滤 筒配合垫片4;滤筒盖3上设有进水口 31及出水口 32,同样在滤筒 配合垫片4上亦设有进水口 41与出水口 42;在进水管道11中设有 一塞子5,该塞子5为一柱体,对应各配合座111中滤筒盖3进水口 31与出水口 32之间的位置设有凸缘51,此凸缘51与进水管道ll内 径相当,通过密封件6将进水管道11区隔成分段水路,在相邻凸缘 51之间的塞体内径小于进水管道11内径,且为十字肋条52,则肋条 52之间即形成水道。组合时,各滤筒盖3通过滤筒配合垫片4将其锁固于各配合座 111中,而塞子5是塞置于进水管道11之中,这里是由前后两段塞子5,、 5将进水管道11塞住,前段塞子5,设有进水口52',而后段塞 子5端部为封口端,之后将各滤筒B配合于各配合座111中即形成一过滤器。实施时,配合图4、 5所示,水流由前段端子5'的进水口 52' 进入进水管道11由滤筒盖3的进水口 31进入第一级滤筒B,经过滤 后再从滤筒盖3的出水口 32进入进水管道11,由于塞子5、 5,上各 凸缘51的设置,使得各级滤筒B之间的水流依序进行过滤,即经过 滤的水流会从滤筒盖3的出水口 32进入下一级滤筒盖3的进水口 31, 最终过滤后的水从进水管道11的尾部进入出水管道12,如此即可实 现整个过滤的工作。为便于成型,出水管道12亦为前后贯通的水道,是依靠塞子7 并配合锁固片8将其尾端封住。同样进水管道11的前后段的塞子5、 5,亦由锁固片8固定于固定架A的底座1上。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是通过在固定架A上设置统一的 进水管道ll,再在进水管道ll中设置具有凸缘51的塞子5而将各滤 筒B的水道进行分革史区隔,而此凸缘51是设在滤筒盖3的进水口 31 与出水口 32之间,令水流只能依序经过各级滤筒B后再由出水管道 12流出,无需再另设软管进行连接,使得整个过滤器结构简化、安 装便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器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固定架上设有复数个配合滤筒的配合座,而在固定架上设有一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尾部与出水管道相通,同时进水管道与各配合座相通;在各配合座中设有滤筒盖,滤筒盖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在进水管道中设有一塞子,该塞子为一柱体,对应各配合座中滤筒盖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凸缘,此凸缘与进水管道内径相当,通过密封件将进水管道区隔成分段水路,在相邻凸缘之间的塞体内径小于进水管道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固定架上设有复数个配合滤筒的配合座,而在固定架上设有一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尾部与出水管道相通,同时进水管道与各配合座相通;在各配合座中设有滤筒盖,滤筒盖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在进水管道中设有一塞子,该塞子为一柱体,对应各配合座中滤筒盖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凸缘,此凸缘与进水管道内径相当,通过密封件将进水管道区隔成分段水路,在相邻凸缘之间的塞体内径小于进水管道内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架 包括一底座及一上盖,而在底座上并排设有一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 道,上盖是扣合于底座上。3、 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