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永专利>正文

野外调查殖虫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592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外调查殖虫盒,属于殖虫装置领域,其结构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通过水平开设在盒体顶部的抽拉孔活动设置在盒体上,在盒盖开设置有细纱网安装口,细纱网安装口上安装有细纱网。使用时,将该野外调查殖虫盒置于野外,并将盒盖拉开,当害虫进入盒体内时,将盒盖关闭,然后将该野外调查殖虫盒带回分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非常适用于野外林业生物虫害的调查,同时为室内害虫的鉴别提供可利用的活体,也便于标本的制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殖虫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野外调查殖虫盒
技术介绍
落叶松毛虫、中带尺舟蛾、落叶松鞘蛾、舞毒蛾等林业害虫,近年来发生十分严重, 准确的调查是病虫害预测与防治的关键。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该类害虫的调查捕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体积小、便于携带的野外调查殖虫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野外调查殖虫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通过水平开设在盒体顶部的抽拉孔活动设置在盒体上,在盒盖开设有细纱网安装口,细纱网安装口上安装有细纱网。上述野外调查殖虫盒,其盒体为长方形结构。本技术的野外调查殖虫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非常适用于野外林业生物虫害的调查,同时为室内害虫的鉴别提供可利用的活体,也便于标本的制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盒盖,3、抽拉孔,4、细纱网安装口,5、细纱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野外调查殖虫盒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野外调查殖虫盒,其结构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体1 用木板制做而成,为长10厘米、宽7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形结构,盒盖2用三合板制做成, 盒盖2通过水平开设在盒体1顶部的抽拉孔3活动设置在盒体1上,在盒盖2开设有长5 厘米、宽3厘米的细纱网安装口 4,细纱网安装口 4上通过黏胶设置有细纱网5,用于透气。使用时,将该野外调查殖虫盒置于野外,并将盒盖拉开,当害虫进入盒体内时,将盒盖关闭,然后将该野外调查殖虫盒带回调查分析。本技术的野外调查殖虫盒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野外调查殖虫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O),其特征在于,盒盖(2)通过水平开设在盒体(1)顶部的抽拉孔C3)活动设置在盒体(1)上,在盒盖O)开设有细纱网安装口 G), 细纱网安装口(4)上安装有细纱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调查殖虫盒,其特征在于,盒体(1)为长方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调查殖虫盒,属于殖虫装置领域,其结构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通过水平开设在盒体顶部的抽拉孔活动设置在盒体上,在盒盖开设置有细纱网安装口,细纱网安装口上安装有细纱网。使用时,将该野外调查殖虫盒置于野外,并将盒盖拉开,当害虫进入盒体内时,将盒盖关闭,然后将该野外调查殖虫盒带回分析。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非常适用于野外林业生物虫害的调查,同时为室内害虫的鉴别提供可利用的活体,也便于标本的制作。文档编号A01M5/02GK202172739SQ201120299920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邹永 申请人:邹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永
申请(专利权)人:邹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