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成伟专利>正文

溢流式竹膜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41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溢流式竹膜除尘器,采取呈梅花状固定在板上的大管上部套插入小管,小管通入水池底部,大管的底部有一截不通的结构,该结构选材简单容易,兴建和维修简单,耗电、耗水少,占地面积少。投资仅为同类锅炉麻石水膜除尘器的20%左右。尤其适合小于10T/H以下的小型锅炉,还适用于其他白泥粉、淀粉等除尘。能够解决任何粉尘的除尘问题,能达到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是一种溢流式竹膜除尘器。现有除尘器类型特别多,干法、湿法、静电喷淋,文丘里……等,以旋风式重力沉除的居多,每台除尘器起码要5万元以上的投资,大型的要几百万元,一般中型的10多万元,材料难找,效果都能达到环保部门要求的排放标准。目前小于10T/H的锅炉没有现成的除尘器,只好套用10T/H炉以上的中型锅炉除尘器,投资大,场地受限制,耗水和耗电量多,有时风机过水,减少风机寿命,有些粉尘(如白泥粉、淀粉等)用旋风式重力沉降式无法除去。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材容易,兴建、维修简单,投资少,耗电耗水少,尤其适合小于10T/H以下的小型锅炉,能够解决任何粉尘,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溢流式竹膜除尘器。本技术采用溢流式水膜除尘,其结构特征为呈梅花状固定在板5上的大管4上部套插入小管3,小管通入水池1底部,大管4的底部有一截不通。大、小管可选用竹管、陶瓷管或其他管材。固定在板上的大管可设5~7排,每排9~17条。在烟气进入除尘器前、梅花状管第一排的前上方可设置一条钻有若干小孔的横向水管。本技术选材简单容易,兴建和维修简单,耗电、耗水少,占地面积少。投资仅为同类锅炉麻石水膜除尘器的20%左右。尤其适合小于10T/H以下的小型锅炉,还适用于其他白泥粉、淀粉等除尘。能够解决任何粉尘的除尘问题,能达到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溢流式竹膜除尘器的上部有个小水池1,2为水泥板,安装小竹管3上通水池1下插套入大竹管4,大竹管4底端固定于板5上,最好是木板,大竹管一般选用单竹或称牛简竹,有几个节,只留最下面一节不能打通。水通过小竹管流入大竹管,造成溢流状,大竹管表面充满溢流水,呈梅花形状固定,5~7排,每排9~17条,即可达到良好效果。用陶瓷管等代替竹管也可。将本装置安装于烟道的适当位置,安装部位适当扩大些烟道。当需要作特殊除尘的地方,还可以在烟气进入除尘器前、梅花状管第一排的前上方设置一条钻有若干小孔的横向水管,喷淋第一排管,效果更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溢流式竹膜除尘器,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呈梅花状固定在板(5)上的大管(4)上部套插入小管(3),小管通入水池(1)底部,大管(4)的底部有一截不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式竹膜除尘器,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呈梅花状固定在板(5)上的大管(4)上部套插入小管(3),小管通入水池(1)底部,大管(4)的底部有一截不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大、小管可选用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成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