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311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安全电饭煲,包括内锅组件、放置内锅组件的外壳组件、封闭内锅组件的上盖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固定设置在内锅底部的发热盘、包围内锅的内锅壳、封闭在内锅的锅沿与内锅壳之间的密封圈、置于内锅壳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对应内锅壳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固定设置有相配合的电连接器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热装置封闭设置在内锅组件中,通过电连接器进行供电,避免因发热装置外露而导致的高温烫伤问题。且不存在电磁加热电饭煲中导磁物品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饭煲,特别是一种能有效避免发热装置烫伤人体的安全电饭煲,属于电饭煲技术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饭煲主要有两种加热结构,一种是把发热管浇注在铝板上制成发热盘,金属内锅置于发热盘上;一种是使用铜线绕制在外锅外侧形成电磁加热线圈盘,导磁内锅置于外锅内。这两种加热结构的共同点是,内锅上不含任何电连接装置,与电源连接的发热器或者促进发热的部件都与内锅分离,放置于电饭煲底座内。由于电饭煲的底座与内锅是可分离的,对于发热盘加热的电饭煲,当内锅离开电饭煲的底座后,发热盘外露,一般情况下,发热盘上的余温很难快速的散去,用户不小心触碰可能烫伤;对于电磁加热的电饭煲,当内锅离开电饭煲的底座后,虽然外锅内侧余温不高,但一旦在外锅上掉进含铁等导磁材料的物品,工作时会出现安全隐患,而且电磁加热线圈盘的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发热装置烫伤人体的安全电饭煲。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电饭煲,包括内锅组件、放置内锅组件的外壳组件、封闭内锅组件的上盖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固定设置在内锅底部的发热盘、包围内锅的内锅壳、封闭在内锅的锅沿与内锅壳之间的密封圈、置于内锅壳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对应内锅壳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固定设置有相配合的电连接器下部。上述发热盘为厚膜发热盘。上述厚膜发热盘焊接固定在内锅底部。上述内锅底部为中空结构,厚膜发热盘固定在内锅底部的中空处。上述电连接器上部、电连接器下部相对应地分别固定在内锅壳和外壳组件的底部中心位置。上述电连接器上部、电连接器下部优选的设计为360°任意角度旋转、连接的结构。上述电连接器上部、电连接器下部相对应地分别固定在内锅壳、外壳组件底部的偏心位置处,外壳组件内壁上设有便于安放内锅组件的导向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发热装置封闭设置在内锅组件中,通过电连接器进行供电,避免因发热装置外露而导致的高温烫伤问题。且不存在电磁加热电饭煲中导磁物品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取出内锅组件后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内锅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内锅组件1、放置内锅组件1的外壳组件2、封闭内锅组件1的上盖组件3,其中内锅组件1包括内锅11、固定设置在内锅11底部的厚膜发热盘12、包围内锅11的内锅壳13、封闭在内锅11的锅沿与内锅壳13之间的密封圈14、置于内锅壳13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15 ;外壳组件2的底部对应内锅壳13底部电连接器上部15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相配合的电连接器下部21。厚膜发热盘12是在一种导热金属上高温烧结发热电阻丝的发热部件,其加热速度快,热惯性小,可以快速加热和快速降温,热效率高于普通的铝板发热盘。电连接器上部15和电连接器下部21相配合形成电饭煲的电源连接部,包括火线、地线和零线接线端子,电连接器上部15的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分别与厚膜发热盘12的两个接线端电连接,电连接器下部21与电源连接,从而实现电饭煲的电源供给功能。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上部15、电连接器下部21优选的设计为360°任意角度旋转、连接的结构,该结构的电源连接部在市场是被大量使用,例如电水壶上,因此,本实施例不对详细结构进行叙述。本实施例中,厚膜发热盘12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锅11底部,通过内锅11底部对置于内锅11中的食物进行加热。或者,内锅11底部设计为中空结构,厚膜发热盘12固定在内锅11底部的中空处,从而直接对置于内锅11中的食物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上部15、电连接器下部21优选的相对应地分别固定在内锅壳13、外壳组件2的底部中心位置。或者,电连接器上部15、电连接器下部21分别固定在内锅壳13、外壳组件2底部相对应的偏心位置处,外壳组件2内壁上设有便于安放内锅11的导向装置。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内锅组件1放置于外壳组件2中,电连接器上部15和电连接器下部21实现电连接为电饭煲供电,厚膜发热盘12即可通电工作;使用结束后,取出内锅组件1脱离外壳组件2,电连接器上部15和电连接器下部21分离,厚膜发热盘12即可断电停止工作,此时,由于厚膜发热盘12与内锅11形成一体,且有内锅壳13进行隔热,外壳组件2和内锅组件1都不会发生高温烫伤的问题,也不会存在电磁加热电饭煲中导磁物品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电饭煲,包括内锅组件(1)、放置内锅组件(1)的外壳组件(2)、封闭内锅组件(1)的上盖组件(3),其特征是,所述内锅组件(1)包括内锅(11)、固定设置在内锅(11)底部的发热盘(12)、包围内锅(11)的内锅壳(13)、封闭在内锅(11)的锅沿与内锅壳(13)之间的密封圈(14)、置于内锅壳(13)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15);所述外壳组件(2)的底部对应内锅壳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15)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相配合的电连接器下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盘为厚膜发热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厚膜发热盘焊接固定在内锅(11)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内锅(11)底部为中空结构,厚膜发热盘固定在内锅(11)底部的中空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安全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电连接器上部(15)、电连接器下部(21)相对应地分别固定在内锅壳(13)和外壳组件(2)的底部中心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电连接器上部(15)、电连接器下部(21)为360°任意角度旋转、连接的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安全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电连接器上部(15)、电连接器下部(21)相对应地分别固定在内锅壳(13)、外壳组件(2)底部的偏心位置处,外壳组件(2)内壁上设有便于安放内锅组件(1)的导向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安全电饭煲,包括内锅组件、放置内锅组件的外壳组件、封闭内锅组件的上盖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固定设置在内锅底部的发热盘、包围内锅的内锅壳、封闭在内锅的锅沿与内锅壳之间的密封圈、置于内锅壳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对应内锅壳底部的电连接器上部固定设置有相配合的电连接器下部。本技术的发热装置封闭设置在内锅组件中,通过电连接器进行供电,避免因发热装置外露而导致的高温烫伤问题。且不存在电磁加热电饭煲中导磁物品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173238SQ201120281589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林小艺, 龚圆杰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艺龚圆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