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养氨同化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9605 阅读:4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养氨同化细菌及其应用,涉及一种异养氨同化细菌雷尔氏菌(Ralstonia?sp.)S1,CGMCC?No.5370,以及利用该菌处理污水的方法。菌株接种至LB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以1-5%的接种量接种于高氨废水中,20-30℃振荡培养2-4天;离心取上清,测定氨氮、总氮及COD,其中氨氮去除效果明显,对总氮和C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该菌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养氨同化细菌新菌株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同化氨氮能力的雷尔氏菌及应用此菌去除废水中氨氮、总氮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氨氮是水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偏碱环境下,氨氮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 过量的氨氮会引起水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高的饮用水可能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氨氮的污染日益加重,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重点监测的环境指标之一。目前,传统的污水脱氮工艺大多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完成的。其中,去除氨氮主要是靠活性污泥中的氨氧化细菌和氨同化细菌完成的。氨氧化细菌是化能自养细菌,生长缓慢,对温度、pH值、溶解氧、重金属的因素敏感。在污水处理系统中,这类细菌难以形成优势菌群且容易受环境因素冲击,削弱系统的氨氮去除能力。另外,这类细菌为难培养微生物,具有附着性,生长依赖固体基质,在纯液体培养基中很难生长。因此,氨氧化细菌菌液不适合生物强化工程使用。氨同化细菌大多为异养菌,可以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途径将氨氮同化为有机物,积累在菌体内。该菌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利用氨氮作为氮源,在去除氨氮的同时还可以去除一定量的C0D。较之自养的氨氧化细菌,异养的氨同化细菌适应性更强,其菌液更适合作为多种生物强化脱氮工程的接种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同化氨氮能力的雷尔氏菌(Ralstonia sp.)Sl。本专利技术的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 Sl分离自活性污泥,在筛选平板上表现为白色边缘整齐、湿润粘稠,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通过16SrDNA鉴定,确定为雷尔氏菌属菌株,命名为雷尔氏菌(Ralstonia sp.)Sl。该菌已于2011年10月2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537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雷尔氏菌(Ralstonia sp.)Sl同化去除污水中氨氮的用途。为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或去除废水中氨氮、总氮及COD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雷尔氏菌(fcilstonia sp. )S1,CGMCC No. 5370菌株接种于含氨的废水中,以及 20-30°C培养 2-4 天。在所述方法的一实施方案中,所述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 Sl菌株以菌液形式接种,其接种量为处理废水体积的1-5% (ν/ν) 0在所述方法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雷尔氏菌(Ralstonia sp.)Sl菌株菌液的浓度为 0. D600 2.0。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培养在振荡或搅拌下进行,使菌株处理废水的速度加快。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总氮以及COD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进行检测,例如按照《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测定氨氮,按照《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l 1894-89)》测定总氮,按照《重铬酸盐法(GBl 1914-89)》测定COD。本专利技术中得到的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 Sl具有较好去除氨氮的能力,同时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总氮和C0D,这种同步降碳除氨的功能在污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旦ο附图说明图1为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S1的系统进化树。一种异养氨同化细菌雷尔氏菌的保藏日期2011年10月21日;保藏单位全称及简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CGMCC);保藏编号CGMCCNo. 537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用的菌种均为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 Si,实施例中不同的培养基及溶液配方如下1. LB 培养基蒸馏水 IOOOmL,蛋白胨 10. Og,酵母粉 5. 0g, NaCl 5. 0g, pH 7. 0-7. 2。2.氨同化细菌筛选培养基蒸馏水lOOOmL,(NH4)2SO4 lg,葡萄糖5g,K2HPO4 lg, NaCl lg, CaCl2 0. lg, MgSO4 · 7H20 0. 05g, pH 7. 0-7. 2,固体培养基添加 2%琼脂。3.人工高氨废水自来水 IOOOmL, (NH4)2SO4 0. 5g,葡萄糖 lg, K2HPO4O. 05g,pH 6. 5~7. 5。实施例1 分离鉴定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S1。实验材料来自河北省深州污水处理厂好氧池的活性污泥。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在无菌操作下,称取1. Og土样溶于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振荡混勻,同理依次稀释至合适浓度,取100 μ L涂布于筛选平板上,30°C下培养2-3天,挑取单菌落,在筛选平板上划线纯化2-3次,得到单一菌株;经过16SrDNA鉴定,属于雷尔氏菌属, 命名为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Si,系统进化树见说明书附图1。实施例2 雷尔氏菌(Ralstonia sp. )S1同化降氨氮的实验1。处理对象为筛选培养基,运行方式为摇瓶振荡培养。具体实施步骤如下菌种接种至LB培养基,30°C振荡培养至菌液浓度为 0. D600 2. 0,以(ν/ν)接种量接种于液体筛选培养基中,30°C振荡培养2天;离心取上清,按照《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测定氨氮,按照《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测定总氮,按照《重铬酸盐法(GB11914-89)》测定C0D,结果如下表。权利要求1.一种异养氨同化细菌雷尔氏菌(Ralstonia sp.)Sl,CGMCC No. 5370。2.一种降低或去除废水中氨氮、总氮及COD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雷尔氏菌 (Ralstonia sp. )S1, CGMCC No. 5370菌株接种于所述废水中,以及20_30°C培养2-4天。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尔氏菌(Ralstoniasp.)Sl菌株以菌液形式接种,其接种量为处理废水体积的1-5% (ν/ν) 0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尔氏菌(Ralstoniasp.)Sl菌株菌液的浓度为0. D600 ^ 2.0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养氨同化细菌及其应用,涉及一种异养氨同化细菌雷尔氏菌(Ralstonia sp.)S1,CGMCC No.5370,以及利用该菌处理污水的方法。菌株接种至LB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以1-5%的接种量接种于高氨废水中,20-30℃振荡培养2-4天;离心取上清,测定氨氮、总氮及COD,其中氨氮去除效果明显,对总氮和C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该菌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文档编号C02F3/34GK102391963SQ201110350100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洋, 张志刚, 牛奕娜, 王艳兵, 肖晶晶, 赵清波, 陈曦 申请人:北京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刘洋王艳兵牛奕娜肖晶晶赵清波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利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