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定子的装配工艺,所述工艺包含有以下步骤:步骤A:定子齿压板的装配;步骤B:定子铁芯的叠压;步骤C:冷却系统的装配;步骤D:定子的装配;步骤E:定子的浸漆和涂装。本发明专利技术3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定子的装配工艺,装配方便、铁芯叠压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冷却水管耐压效果好、可靠性高且线圈绝缘和密封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装配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3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上的定子的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其中,风能由于其获取简单、存量丰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利用。在风能的利用过程中,风力发电机是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为获取足够的风能,风能发电机通常体积庞大,因而其装配极其繁琐复杂,其中定子安装由于需要进行叠压、嵌线、并头、浸漆等操作,往往加工较为繁杂;普通的风力发电机的定子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大型数控机床进行精确的开槽后才能精准安装压条构成定子齿压板,因而装配不但昂贵,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并且铁芯冲片的叠压过程中发生叠压系数过低的情况,导致整个定子质量低下甚至报废,另外对于用于冷却的水管, 其连接时一般直接焊接,因而水管耐压效果不好,长期使用容易发生渗漏事故;同时,在铁芯的槽口对线圈没有采取任何密封措施,导致整个定子槽内密封效果较差影响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配方便、铁芯叠压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冷却水管耐压效果好、可靠性高且绝缘密封性能好的3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定子的装配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丽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定子的装配工艺,所述工艺包含有以下步骤步骤A 定子齿压板的装配;Al 将环形压板水平放置于工作台面上,将扇形焊接模压装在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和扇形焊接模上均开有记号口和插销孔,所述环形压板和扇形焊接模通过记号口进行对位,并在对齐插销孔后插入定位销进行固定,所述扇形焊接模上预先均勻开设有多个用于安放压条的分度槽;A2 将压条装入预先开设在扇形焊接模上的槽内,所述压条底面与环形压板贴紧,所述压条嵌入扇形焊接模的分度槽内,点焊两点将压条固定在环形压板上;A3 将扇形焊接模旋转一定角度,随后返回至步骤A2焊接该扇区的压条,直至压条均勻布满环形压板;A4:移除扇形焊接模,对压条进行满焊,在此步骤中需检查压条是否与环形压板处于垂直以及压条伸出环形压板的长度是否一致,只有当垂直且伸出环形压板的长度一致时才能进行满焊,否则应先对其进行调整,调整至垂直且伸出环形压板的长度一致时才能进行满焊;A5 经步骤A4即得到由环形压板和压条构成的定子齿压板; A6 对定子齿压板进行防锈处理喷涂铁红防锈油漆;步骤B:定子铁芯的叠压;Bl 将筒状的叠压模水平放置于工作台面上;B2 将定子齿压板同轴套装于叠压模上,且通过螺栓将定子齿压板的环形压板与叠压模相固定;B3 叠片,将定子冲片叠放在定子齿压板上,冲片的槽与定子齿压板的压条之间形成的槽要对齐;在叠片过程中,冲片毛刺方向向下,同时需要将冲片的内圆面与叠压模的外圆面紧密贴合;B4 当步骤B3的叠片高度达到50mm时,在冲片的槽内插入槽样棒对垂直度进行调整, 随后再将定位棒插入冲片上的冷却管圆孔内;B5 检查槽形,用木榔头对冲片外圆面轻轻的敲击,保证冲片内圆面贴紧叠压模的外圆B6 继续叠片,将定子冲片叠放在定子齿压板上,冲片的槽与定子齿压板的压条之间形成的槽要对齐;在叠片过程中,冲片毛刺方向向下,同时需要将冲片的内圆面与叠压模的外圆面紧密贴合;当叠片高度达到IOOmm时,进行步骤B5,随后继续叠片,当叠片高度达到 220mm时,进行步骤B7 ;B7 对冲片进行预紧,在冲片上安装预紧压板,并在预紧压板和定子齿压板之间穿上预紧螺杆和垫圈,拧入螺母;随后用扳手预紧螺母,最后用扭力扳手拧紧螺母,力矩为127Nm, 并保持两个小时,同时用高压风吹净冲片表面;B8 松开螺母,取出预紧压板和预紧螺杆和垫圈,继续叠片,当叠片高度达到330mm时, 进行步骤B5,随后再进行步骤B7 ;B9:随后松开螺母,取出预紧压板和预紧螺杆和垫圈,继续叠片,当叠片高度达到 440mm时,进行步骤B7 ;B10:完成B7步骤后,测量冲片的高度和复核冲片的总重,判断叠压系数是否达到97%, 若没有达到,则继续叠压,直至达到97% ;随后松开螺母,取出预紧压板和预紧螺杆和垫圈, Bll 叠压系数达到97%的叠压冲片即构成所需的铁芯,在铁芯的上部安装另一定子齿压板,然后在铁芯的上部的定子齿压板上安装预紧压板,在压板上方设置有支架,在支架和压板之间设置有四台液压千斤顶,然后启动液压千斤顶压紧铁芯;B12 在铁芯的固定孔中安装铁芯固定拉杆和螺母;用扳手拧紧螺母,最后用扭力扳手拧紧螺母,力矩为127Nm ;随后在铁芯的外圆周表面上安装定子筋条,B13 对步骤Bll中安装的定子筋条进行焊接,定子筋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部和下部的定子齿压板相焊接;中间分段两边交错开与冲片焊接在一起;B14:松开液压千斤顶,取出预紧压板,移开支架,从叠压模上取出铁芯,并对位于铁芯两端的齿压板上的安装止口进行加工,然后对槽口进行倒圆角,并对其进行毛刺的清理; 步骤C 冷却系统的装配;Cl 将完成步骤B的定子铁芯吊装进入嵌线支架内,嵌线支架与焊接于铁芯上的定子筋条相接触,并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一起;C2:将装入嵌线支架内的定子铁芯翻转90°,取出定位棒;C3 将U形冷却管从同一端插入铁芯的相应孔内,U形冷却管的开口端从另一端伸出, 利用涨管机对位于铁芯内的U形冷却管进行涨管,使得U形冷却管的管壁与铁芯紧密接触,7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相邻两个U形冷却管之间通过U形连接管相连接,其连接的具体步骤为C3. 1 在连接之前,首先利用扩管机对U形连接管的两个开口端进行扩孔操作,所述扩管机包含有机架、支撑板和扩管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导轮,四个导轮分别与机架的四根立柱相接触,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边分别通过两个弹簧挂接在机架上, 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前后半模对合连接而成,所述前后半模上开有一与U形连接管管径一致的连接管孔,所述连接管孔的两个端口管径增大形成扩管孔,且所述扩管孔的管径设置成需要的扩管后的管径尺寸,所述扩管支撑柱的直径大于扩管孔的管径,所述扩管支撑柱头部直径缩小形成扩管柱,所述扩管柱的直径与扩管孔的管径相匹配,所述扩管柱的头部直径缩小形成引导头,所述引导头的直径小于U形连接管的直径;扩孔操作时,将U形连接管夹持在模具内,将一千斤顶一端与机架的顶部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相连,将两个扩管支撑柱的引导头放入U形连接管的两个开口端内,然后操作千斤顶使得支撑板下移,直至扩管柱全部进入扩管孔内,此时由于扩管支撑柱的直径大于扩管孔的管径,扩管支撑柱不会再下移,从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完成此步骤后,得到两端口管径增大的U形连接管;C3. 2 将装入嵌线支架内的定子铁芯翻转90°,使得U形冷却管的开口端朝下; C3. 3 将C3. 1步骤中得到的U形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在相邻的两根U形冷却管上,然后进行焊接使其相连,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相邻U形冷却管之间均通过U形连接管相连;C4:在U形连接管下方设置对合连接的左右半圆管,所述左右半圆管通过搭块与U形连接管的U形底部相焊接相连;对合后的左右半圆管与U形冷却管相连通,使得U形冷却管、 U形连接管和左右半圆管形成一冷却水回路;C5 在U形冷却管、U形连接管和左右半圆管形成的冷却水回路的两个开口端上安装接头;C6 水压测试,在U形冷却管、U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根洪,胡桂林,杨振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博风特种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