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加工产生的废液和废气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17058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鱼粉加工产生的废液处理方法,其主要是:用离心设备将压榨液中的油与水和固形物分开,将上述含有少量固形物的水加热浓缩,当浓缩液固形物含量达到45-55%时停止浓缩,将上述浓缩液喷洒到压滤饼上一起烘干。一种鱼粉加工产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主要是:冷凝蒸煮、烘干、浓缩及除胺设备的废汽经冷凝器冷凝,其冷凝水送入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其不凝气通过网格上的载体,载体上方设置有自动水喷淋系统,经洗气后的不凝汽进入多级生物降解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鱼粉加工过程产生的恶臭废气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均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方法简单,可实现自动化、规模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回收热能,用其加热锅炉和生活用水,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液和废气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鱼粉是一种以低值小杂鱼或鱼类精加工的下脚料为原料,通过蒸煮、压榨、干燥等工序生产出的高蛋白饲料原料。整个加工过程需将原料重量70%以上的水分除掉,由于原料在储存、运输及加工过程中,其蛋白、脂肪都有可能腐败变质,因此鱼粉加工所产生的废液和废气恶臭,现有鱼粉加工小企业一般对上述废液和废气不作处理或稍作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鱼粉加工产生的废液和废气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对可利用的部分进行回用,对不可利用的部分进行生物降解。一、废液处理鱼粉加工直接产生的废液为压榨液,即压榨蒸煮后的原料所获得的废液,其内含有油、水和固形物,因此它的处理方法如下1、分离利用离心设备将压榨液中的油与水和固形物分开,使油中水分小于1%,杂质低于0. 5%,形成毛鱼油再进行提炼;分离完油的水及固形物(11-20%)进入下道工序浓缩。2、浓缩将上述含有少量固形物的水加热浓缩,最好控制温度在70-100°C、真空度在-0. 075——0. 095Mpa,进行单效或多效浓缩,当浓缩液固形物含量达到45-55%时停止浓缩。3、烘干将上述浓缩液喷洒到压滤饼上一起烘干。二、废气处理鱼粉加工产生废气的途径有①蒸煮原料、②、烘干压榨饼、③、浓缩压榨液、④、除鱼粉中的胺等。上述废气的处理方法如下1、冷凝上述蒸煮、烘干、浓缩及除胺设备均设有鱼粉颗粒捕集器和废气收集器,该鱼粉颗粒捕集器先将废汽中的固体小颗粒(基本是鱼粉)分离出来回收,从捕集器出来的气体经废气收集器与冷凝器相连,经过冷凝器后约85%废蒸汽被冷凝成冷凝水,余下约15%为不凝气。2、冷凝水处理上述被冷凝的含有污染物的废汽冷凝水,简称污水,温度一般在30-40°C,C0D与原料鱼新鲜度有关,最高可达10000。将此冷凝水送入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1)、冷凝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常规的隔油和曝气处理,使冷凝水之中可能混入的少量脂肪去除掉,并将需处理的冷凝水温度调节到不高于40°C,PH值7左右。 O)、将调节后的污水用泵提至厌氧池,该密闭的厌氧池设有连续进上述污水的水管及通向好氧池的溢流水管。该厌氧池中设有菌种,其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所用的活性污泥,经驯化培养获得的适于降解鱼粉废水的活性污泥菌群。 该活性污泥菌群驯化培养方法是a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所用的活性污泥,加入上述污水,一周不动,进行自然选择,适合该条件的菌群生存,不适合该条件的菌群死亡,此过程COD值降低很小。b 一周后用上述污水小批量置换厌氧池内的水,并检测进水和出水的COD值,比较其结果的差值,了解驯化情况。当出水COD值降至800-1000mg/l时,适合降解鱼粉废水的优势菌群已训化结束,可以对污水中有机质进行分解处理。该厌氧池内活性污泥量以厌氧池排出水COD值控制,即COD值在800-1000mg/l之间,当高于该值时需增加驯化好的活性污泥数量。(3)、已在厌氧池内分解的污水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曝气处理。该好氧池设有与厌氧池溢流水管相连的进水管以及与沉降池相连的排水管,池底设有曝气管,该好氧池中设有菌种,其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所用的活性污泥,经驯化培养获得的适于降解鱼粉废水的活性污泥菌群。该活性污泥菌群驯化培养方法基本与厌氧池菌群的驯化方法相同,即a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所用的活性污泥,加入上述污水,一周左右时间不进污水,但需不断曝气,进行自然选择,适合该条件的菌群生存,不适合该条件的菌群死亡,此过程COD值降低很小。b 一周后用厌氧池中的污水小批量置换好氧池内的水,并检测进水和出水的COD值,比较其结果的差值,了解驯化情况。当出水COD值降至120-200mg/l时,适合降解鱼粉废水的优势菌群已训化结束,可以对污水中有机质进行分解处理。该好氧池内活性污泥量以好氧池排出水COD值控制,即COD值在200mg/l以下,当高于该值时需增加驯化好的活性污泥数量。该好氧池水温15-35°C,PH值7-8,24小时曝气量36 -60立方米/立方米水。0)、经好氧池处理过的水再进入二沉池,将微生物菌泥和处理好的清水沉淀分离,再进行过滤使水质进一步优化,经上述处理的污水COD可达到100mg/l以内,实现达标排放。3、不凝气处理(1)、洗气让冷凝器冷凝不下来的不凝气通过网格上的载体,该载体是通水、通气的多孔陶粒或火山岩粒等耐腐蚀多孔硬质材料。载体上方设有自动水喷淋系统,其可将不凝气进行洗涤,一则可将颗粒物捕集下来,二是使气体温度不高于38°C,以适合后续的菌群生活,三是使湿度饱和,为菌群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喷淋下来的洗气水经由载体和网格落至下面的水池内,该水池内的水可循环使用,流量10立方米/小时(可根据设施处理能力灵活调整流量)当其水温高于37-38°C或COD值高于200-300mg/l时更换新水,COD值高于200-300mg/l的水可用于生物降解喷淋。(2)、生物降解将洗气后的不凝汽引入多级生物降解装置。该串联的生物降解装置每个单元也有一个网格,其上设有与上面相同的陶粒或火山岩粒等载体,不凝气通过载体层时臭味物质会被载体吸附;载体上方设有自动喷淋装置,该装置首先将带有活性污泥的液体喷淋到上述载体上,然后2-3小时间歇式向载体喷淋COD值在200-300mg/l的污水,其一则为附着在载体上的活性污泥补充营养液,同时又可除去死去的微生物,同时控制生物降解温度在15°C -30°C,PH值在7左右。载体上的活性污泥将吸附的不凝气降解使之成为无味气体。生物降解装置每个单元喷淋下来的水经由载体和网格落至下面的水池内,该水池内的水可循环使用,当浑浊时换掉。臭味物质通过生物降解装置臭气浓度由原来的无量纲20000降至无量纲1300,达到国家大气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能对鱼粉加工过程产生的恶臭废气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均达到环保排放标准。2、方法简单,可实现自动化、规模化处理。3、本专利技术还可回收热能,用其加热锅炉和生活用水,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不凝气处理装置主视剖面示意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例 1采用卧式离心设备和碟式离心设备将压榨液中的油与水和固形物分开,使油中水分小于1%,杂质低于0. 5%,形成毛鱼油再进行提炼;分离完油的水和固形物,进入下道工序浓缩。将上述含有20%固形物的水加热浓缩,控制温度在70°C抽真空,真空度-0. 095Mpa,进行多效浓缩,当浓缩液固形物含量达到55%时停止浓缩。将上述浓缩液喷洒到压滤饼上一起烘干。上述蒸煮、烘干、浓缩及除胺设备均设有鱼粉颗粒捕集器和废气收集器,该鱼粉颗粒捕集器先将废汽中的固体小颗粒分离出来回收,从捕集器出来的气体经废气收集器与冷凝器相连,经过冷凝器后约80%废蒸汽被冷凝成冷凝水,余下约15%为不凝气。被冷凝的废汽冷凝水温度39°C,COD在3800。将此冷凝水送入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冷凝水进入调节池进行隔油和曝气处理,使冷凝水之中可能混入的少量脂肪去除掉,并将需处理的冷凝水温度调节到38°C,PH值7左右。将调节后的污水用泵提至厌氧池,该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源
申请(专利权)人:龙源海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