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寿科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荨麻疹疾病的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13219 阅读:7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中药材分别浸泡在经煮开冷却的米醋中,再接种醋酸杆菌(Acetobactersp.)GLYSM66CCTCCNO:M2011238,经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后,再将其发酵液勾兑制成。本药物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袪风除湿、行气消炎止痛、止痒的功能。治疗荨麻疹效果显著,且治疗费用低,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敷药,具体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荨麻疹为一种过敏性皮疹,俗称风疹疙瘩,湿麻疹、风疹块症状是局部或全身性上突然成片出现红色肿块,甚痒,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非常顽固、经常反复,没有特效药。目前西医多用激素进行治疗,长期使用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月经紊乱、骨质疏松等,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中医根据气虚血热或湿困脾土,多采用益气滋阴、袪风泻火或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之中草药煎服,由于大多数中药的炮制工艺是通过熬制,把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用水煮的方法提取出来。但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1、由于熬制时间、温度、压力不能统一,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完全被提取出来;2、熬制过程中温度很高,有可能破坏了那些热敏感性的有效成分;3、通过单纯熬制浸提出的中药成分大多是有效成分的中间体,须经人体内的益生菌转化,最终成为起作用的有效成分,进入血液,由于人体益生菌状况不同,从而产生见效慢或不见效等情况,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开发无毒、高效的治疗荨麻疹新药是疾病防治的重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调理疏通经络、止痒快、疗效好、又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荨麻疹的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外敷药,它是由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中药材分别浸泡在经煮开冷却的米醋中,再接种醋酸杆菌,经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后,再将其发酵液勾兑制成。所述的醋酸杆菌为醋酸杆菌(Acetobactersp. )GLYSM66 CCTCC N0:M2011238,简称醋酸杆菌GLYSM66,是本专利技术人从普通醋酸杆菌中筛选出来的,于2011年7月5日保藏在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中心(简称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11238o本醋酸杆菌具有降解多种中药材或复配中药材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外敷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中药材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分别粉碎过100目,并高压灭菌30分钟,备用;(2)将米醋用温火煮开,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3)将步骤(1)处理过的七种中药材分别浸泡在经步骤(2)消毒后的米醋中,料液比均为 1 (8-10);(4)将醋酸杆菌GLYSM66用LB培养基扩大培养后,分别接种到各药材浸泡液中,其接种量为药材浸泡液菌种的体积比=(20-50) 1 ;(5)在常温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分别为土茯苓85-95天;连翘85-95天;紫地丁 85-95天;荆芥85-95天;朴硝145-155天;花椒145-155天;马齿苋115-125天;(6)勾兑取各药发酵液勾兑,其重量份比为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 花椒马齿苋=(2-4) (2-4) (2-4) (5-7) (9-11) (0.8-2) (4-6);(7)勾兑后再封存3个月以上即成。本药的使用方法有两种,可以用其中一种,也可以两种结合 第一种方法是(1)先沐浴,使患者的毛孔充分打开后,用本药液薰蒸30分钟至1小时;(2)穿上用本药液浸泡过的衣服,包裹身体;(3)用红外线烘烤全身;(4)进行经络调理。10天为一疗程。第二种方法是外敷,用吸水纸吸足药液,敷在荨麻疹发生部位,外用保鲜膜包住, 用胶带固定,每天至少敷6个小时,7天为一疗程。本外敷药中各药材的药理作用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地丁具消热解毒,清热利湿;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朴硝具清热消肿、软坚散结;花椒温中止,杀虫止痒;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这些中药材经本专利技术的醋酸杆菌发酵后,使中药材分解转化,有效成分被充分地释放出来,加强了药性,同时醋酸杆菌和强酸环境,增强了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性,具有更强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袪风除湿、行气消炎止痛、止痒的功能。 治疗荨麻疹效果显著,且治疗费用低,制备方法简单。临床用本药治疗荨麻疹6例,其中完全治愈3例,显著疗效2例,有效1例,对皮肤无刺激、无腐蚀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所用的醋酸杆菌GLYSM66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筛选方法获得(1)取向阳花、荞麦根、千斤拨、一朵云或七叶一枝花五种中药材,粉碎、过100目筛,之后分别高压灭菌30分钟,五种中药材等量混合或单独存放备用;(2)用米醋浸泡药材,药材与米醋的质量体积比(公斤升)1 (5-10),浸泡温度 20-35°C,浸泡发酵不同的时间;(3)取不同发酵时间的发酵液,测定有效成分一总黄酮和总皂苷,同时经过1000倍显微镜镜检,比较五种中药材等量混合的样品与五种中药材单一的样品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结果发现混合样品不但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高,而且发酵液中只存有单一的微生物;后者液体中的微生物种类比较多。对混合样品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继代培养,得到本专利技术的能降解多种复配中药材的醋酸杆菌。本实施例中所述醋酸杆菌扩大培养所用的LB培养基由氯化钠10g,蛋白胨10g,酵母膏5g加水定容至IL制成。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外敷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中药材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分别粉碎过100目,并高压灭菌30分钟,备用;(2)将米醋用温火煮开,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3)将步骤(1)处理好的七种中药材分别浸泡在经步骤(2)消毒后的米醋中,料液比均为 1 (8-10);(4)将醋酸杆菌GLYSM66用LB培养基扩大培养后,分别接种到各药材浸泡液中,其接种量为药材浸泡液菌种的体积比=(20-50) 1 ;(5)在常温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分别为土茯苓90天;连翘90天;紫地丁90天;荆芥 90天;朴硝150天;花椒150天;马齿苋120天;(6)勾兑取各药发酵液勾兑,其重量份比(千克)为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 朴硝花椒马齿苋=3 3 3 6 10 1 5 ;(7)勾兑后再封存90天即制成复合中药制剂。实施例2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步骤进行,不同的是步骤(6)所述各药发酵液勾兑的重量份比 (千克)为土茯苓连翘紫地丁 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2. 5 2. 5 2. 5 5. 5 9. 5 0. 8 4. 5,勾兑后再封存110天。实施例3应用本复合中药制剂治疗荨麻疹作用实例1、患者李某,女,70岁,广西桂林市人,治疗前皮肤会不定期不定时的出现小红点,奇痒难忍,只要用手一抓,就会出现一大块皮肤红肿。据本人口述,受此顽疾折磨二十年,从未有过一次好睡眠,曾经常有过了却人生的想法。从接受本药治疗调理后,就不再出现过皮肤搔痒,60天后痊愈,脸部原来的菠萝皮状也消失。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外敷药,其特征是它是由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中药材分别浸泡在经煮开冷却的米醋中,再接种醋酸杆菌,经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后,再将其发酵液勾兑制成,其中所述醋酸杆菌为醋酸杆菌(Acetobacter sp. ) GLYSM66 CCTCC N0:M2011238 ;所述各药材与米醋的料液比为1 (8-10);所述各发酵液勾兑的重量份比为土茯苓连翘紫地丁 荆芥朴硝花椒马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外敷药,其特征是:它是由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中药材分别浸泡在经煮开冷却的米醋中,再接种醋酸杆菌,经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后,再将其发酵液勾兑制成,其中:所述醋酸杆菌为醋酸杆菌(Acetobactersp.)GLYSM66 CCTCC NO:M2011238;所述各药材与米醋的料液比为1︰(8-10);所述各发酵液勾兑的重量份比为:土茯苓︰连翘︰紫地丁︰荆芥︰朴硝︰花椒︰马齿苋=(2-4)︰(2-4)︰(2-4)︰(5-7)︰(9-11)︰(0.8-2)︰(4-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寿科
申请(专利权)人:莫寿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