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治平专利>正文

新型碎纸机提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5778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碎纸机提手,包括面壳与把手,把手的两端与面壳相连接,在面壳的表面设有内凹状的把手容置位,在面壳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位,凹陷位设置在把手容置位的内侧,把手与面壳中的回弹机构相连接;回弹机构由弹簧与把手销轴构成,把手销轴卡设在弹簧上,把手销轴的两端分别与面壳以及把手的一端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凹陷位设置在把手容置位的一侧,可通过该凹陷位方便用户轻易的提拿把手,而且装配后,可以很好的将把手与面壳衔接在一起,不会影响到整体外观的美观性;由于把手与回弹机构相连接,因此把手在松开后可通过回弹机构回到把手容置位中,并且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紧贴容置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碎纸机,尤其是一种新型碎纸机提手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碎纸机中,其把手一般是设置在面壳的边缘位置,但是这样安装就降低了把手牢固性能,使其容易从面壳上脱落。有的碎纸机还在把手下方设置深槽,这样深槽的凹陷处过大,对整体外观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现有的碎纸机中的把手均没有设置回弹装置,因此把手在松开后也无法实现自动回弹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通过渐进的方法提供一种可以轻易的提拿把手,并且把手具有自动回弹效果的新型碎纸机提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碎纸机提手,包括面壳与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与所述面壳相连接,在所述面壳的表面设有内凹状的把手容置位,在所述面壳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位,所述凹陷位设置在所述把手容置位的一侧,所述把手与所述面壳中的回弹机构相连接。所述回弹机构由弹簧与把手销轴构成,所述把手销轴卡设在所述弹簧上,所述把手销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面壳以及所述把手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凹陷位设置在所述把手容置位的一侧。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把手容置位的两端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碎纸机提手,包括面壳与把手,把手的两端与面壳相连接, 在面壳的表面设有内凹状的把手容置位,在面壳的表面上还设有衔接美观的凹陷位,凹陷位设置在把手容置位的内侧,把手与面壳中的回弹机构相连接;回弹机构由弹簧与把手销轴构成,把手销轴卡设在弹簧上,把手销轴的两端分别与面壳以及把手的一端部相连接。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凹陷位设置在把手容置位的一侧,可通过该凹陷位方便用户轻易的提拿把手,而且装配后,可以很好的将把手与面壳衔接在一起,不会影响到整体外观的美观性;由于把手与回弹机构相连接,因此把手在松开后可通过回弹机构回到把手容置位中, 并且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紧贴容置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面壳2把手 3凹陷位4把手销轴 5弹簧 6把手容置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碎纸机提手,包括面壳1与把手2,把手2的两端与面壳1相连接。在面壳1的表面设有内凹状的把手容置位6,把手2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把手容置位6的两端部上。在面壳1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位3,该凹陷位3设置在把手容置位6的一侧。把手2与面壳1中的回弹机构相连接,该回弹机构由弹簧5与把手销轴4构成,把手销轴4卡设在弹簧5上,把手销轴4的两端分别与面壳1以及把手2的一端部相连接。由于在把手下方设置自动回弹机构,因此在放下碎纸机时,把手可自动弹回,而且能紧贴面壳,并与面壳保持平齐,翻过机头面壳向下把手仍然能紧贴面壳。把手装配于面壳,通过销轴转动,依靠弹簧实现自动弹回装置另外,由于面壳表面的凹陷位是依据渐进的方法设计的,这样面壳上把手的凹陷位较小,不仅能够很顺畅的提拿到把手,而且还保证了整个外观的美观性。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碎纸机提手,包括面壳与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与所述面壳相连接,在所述面壳的表面设有内凹状的把手容置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壳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位,所述凹陷位设置在所述把手容置位的一侧,所述把手与所述面壳中的回弹机构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碎纸机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机构由弹簧与把手销轴构成,所述把手销轴卡设在所述弹簧上,所述把手销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面壳以及所述把手的一端部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碎纸机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位设置在所述把手容置位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碎纸机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把手容置位的两端部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碎纸机提手,包括面壳与把手,把手的两端与面壳相连接,在面壳的表面设有内凹状的把手容置位,在面壳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位,凹陷位设置在把手容置位的内侧,把手与面壳中的回弹机构相连接;回弹机构由弹簧与把手销轴构成,把手销轴卡设在弹簧上,把手销轴的两端分别与面壳以及把手的一端部相连接。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凹陷位设置在把手容置位的一侧,可通过该凹陷位方便用户轻易的提拿把手,而且装配后,可以很好的将把手与面壳衔接在一起,不会影响到整体外观的美观性;由于把手与回弹机构相连接,因此把手在松开后可通过回弹机构回到把手容置位中,并且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紧贴容置位。文档编号B02C23/00GK202151588SQ201120183018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邓治平 申请人:邓治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碎纸机提手,包括面壳与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与所述面壳相连接,在所述面壳的表面设有内凹状的把手容置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壳的表面上还设有凹陷位,所述凹陷位设置在所述把手容置位的一侧,所述把手与所述面壳中的回弹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治平
申请(专利权)人:邓治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