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佳辉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烟酒物联网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05312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烟酒物联网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方法,通过植入RFID芯片对生产过程中生产合格的食品、烟酒进行身份标识,在生产场所、流通场所、销售场所设置射频感应器,该感应器能够对植入了RFID芯片的食品、烟酒进行监控,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和方法,能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环节中的识别、记录、订货、出货、盘库的工作效率,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为政府部门进行生产监控提供动态的监控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更具体地,通过对食品、烟酒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来实现利于监管、动态高效。
技术介绍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Q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 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物联网也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通过RFID标签防伪认证的方案已经出现,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0610168123涉及酒类等产品RFID防伪系统中的防伪认证模块,主要由身份验证模块、标签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信息发布模块组成。RFID防伪系统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防伪认证模块组成,RFID读写器读出RFID电子标签的相关信息,然后将标签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防伪认证模块进行信息认证,防伪认证模块将认证信息实时反馈到读写器并进行信息的发布。该防伪认证模块负责登记注册并存储RFID电子标签信息和相应酒类产品的信息,在接收到酒类认证节点通过通信网络发送过来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后,进行ID身份验证、标签处理、数据存储和认证结果的发布。此外,中国技术专利CN2016M799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酒类产品的鉴伪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酒类产品上的RFID标签、RFID识别器、服务器,RFID识别器用以识别所述RFID标签;服务器的存储单元记录各个RFID标签及其对应的酒的属性;所述服务器通过一第一通讯单元与RFID 识别器连接,接收RFID识别器的识别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返回鉴别结果。上述方案仅仅能实现单个地点的对酒类的鉴别真伪,不能对食品、烟酒的各个流通环节进行鉴别真伪,也不能通过控制回馈来实现整个流通体系的动态最低库存管理和高效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信息同步,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和方法,能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环节中的识别、 记录、订货、出货、盘库的工作效率,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为政府部门进行生产监控提供动态的监控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烟酒物联网安全监控系统,其包括射频识别RFID芯片, 通过植入该芯片对生产过程中生产合格的食品、烟酒进行身份标识;射频感应器,在生产场所设置该感应器,该感应器能够对植入了 RFID芯片的食品、烟酒进行监控;第三处理器,一旦食品、烟酒进入流通环节作相应标记标识该食品、烟酒不处于生产环节中;设置在流通场所的射频感应器,当食品、烟酒进入流通环节时,当监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二处理器作相应标记标识食品、烟酒处于流通环节,当该射频感应器不能检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二处理器也同样作不处于流通环节的标识;设置在销售场所的射频感应器,当食品、 烟酒进入销售场所时,监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一处理器作相应标记标识食品、烟酒处于销售环节,当设置在销售场所的射频感应器不能检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一处理器同样作不处于消费环节的标识。根据该系统,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三处理器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太网、无线网络连接。根据该系统,第一处理器根据再也不能检测到的食品、烟酒信息的数量可以统计每天的销售量,并将该销售量传送给第二处理器和第三处理器。根据该系统,第一处理器还反馈监测到食品、烟酒信息的时间数据,第二处理器根据反馈的时间数据以及自己记录的处于流通环节的时间信息能够统计出流通周期,并将该流通周期反馈给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根据每天的销售量以及流通周期确定消费需求的最低库存,第二处理器根据第三处理器反馈的生产周期以及第一处理器反馈的每天的销售量来确定流通环节的最低备货库存,第三处理器根据第一处理器反馈的销售量来确定最低生产库存。根据该系统,用户可以使用电话、短信或互联网进入查询平台,查看每个环节记录的信息,用户可以是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根据该系统,RFID芯片采用零水印、印刷水印、图片水印和数据通信水印四种数字水印方法中的一种来提供信息安全。根据该系统,RFID芯片包括信号接收和记忆电路、编码调制和解调电路及信号反馈电路。根据该系统,所述射频感应器为一固化一个超高频段的射频发射电路的射频感应天线。本专利技术同样公开了一种食品、烟酒物联网安全监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在食品、烟酒的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合格的食品、烟酒进行身份标识;步骤( 在生产场所设置的射频感应器,射频感应器通过食品、烟酒上的数字标签检测食品、烟酒;步骤(3) 食品、烟酒进入流通环节,第三处理器作相应标记标识该食品、烟酒不处于生产环节中;步骤(4)食品、烟酒进入流通环节时,通过设置在流通场所的射频感应器监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二处理器作相应标记标识食品、烟酒处于流通环节,当设置在流通场所的射频感应器不能检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二处理器也同样作不处于流通环节的标识;步骤 (5)当食品、烟酒进入销售场所时,设置在销售场所的射频感应器监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一处理器作相应标记标识食品、烟酒处于销售环节,当设置在销售场所的射频感应器不能检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一处理器同样作不处于销售环节的标识。根据该方法,第一处理器根据再也不能监测到食品、烟酒信息的食品、烟酒数量可以统计每天的销售量,并将该销售量传送给第二处理器和第三处理器。同时,第一处理器还反馈监测到食品、烟酒信息的时间数据,第二处理器根据反馈的时间数据以及自己记录的处于流通环节的时间信息能够统计出流通周期,并将该流通周期反馈给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根据每天的销售量以及流通周期确定消费需求的最低库存,第二处理器根据第三处理器反馈的生产周期以及第一处理器反馈的每天的销售量来确定流通环节的最低备货库存,第三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烟酒物联网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射频识别RFID芯片,通过植入该芯片对生产过程中生产合格的食品、烟酒进行身份标识;射频感应器,在生产场所设置该感应器,该感应器能够对植入了RFID芯片的食品、烟酒进行监控;第三处理器,一旦食品、烟酒进入流通环节作相应标记标识该食品、烟酒不处于生产环节中;设置在流通场所的射频感应器,当食品、烟酒进入流通环节时,当监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二处理器作相应标记标识食品、烟酒处于流通环节,当该射频感应器不能检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二处理器也同样作不处于流通环节的标识;设置在销售场所的射频感应器,当食品、烟酒进入销售场所时,监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一处理器作相应标记标识食品、烟酒处于销售环节,当设置在销售场所的射频感应器不能检测到该食品、烟酒信息时,第一处理器同样作不处于销售环节的标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佳辉
申请(专利权)人:于佳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