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80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用于给水系统具有从多个检测元件来的多个输入的自动控制器。设主控制板、继电器板、电源板。主控制板的单片机输入口接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输出端,时钟口接晶振,输出口经扩展、驱动、隔离电路后接继电器电路。采用单片机与扩展电路,电路简洁,性能好;输入出均用光耦器件与外围电路隔离,抗干扰性强,系统运行可靠;冲洗效果好,节约清水,提高水质,延长滤料更换周期,一台装置控制多个滤池。(*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水系统具有从多个检测元件来的多个输入的自动控制器。滤池是给水系统中一种传统的净水构筑物,反冲洗是双阀滤池运行所必须的一个工艺过程,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滤池的过滤能力和水质状况。由于双阀滤池运行过程中是变速进行的,要实现双阀滤池的全自动运行难度很大。已有的滤池自控系统有应用编程控制器或微机的报道,徐洪滨(西南给排水,1995(5):15~18)提出NMODCELL控制器在滤池自控系统中的应用;滕西萍(中国给水排水,1989,5(4):57)提出可编程控制器在水厂滤池冲洗中的应用;赵思城(湖南大学学报,1989,16(2):94~102)提出微机在移动罩滤池控制中的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应用单片机控制手段,可靠性强、使用方便、减少投资的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装置。本技术设有主控制板,主控制板由单片机、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扩展电路和驱动隔离电路组成,单片机的输入口接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单片机的时钟口接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单片机的输出控制口接扩展电路的输入端;扩展电路的输出端接驱动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设有继电器板,继电器板的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入端由接线插头座与主控制板的驱动隔离电路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控制触点外接阀门。设有电源板,电源板与主控制板及继电器板连接。主控制板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可采用86系列高性能单片机为控制中心,输出扩展采用集成电路CD4514配合外围电路,输入用二极管等元件加以扩展,单片机及其扩展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均用光耦器件与外圈电路隔离。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的输入检测端为干簧管液位计的常开触点,输入检测端接光耦器件的输入端,光耦器件的输出端接单片机输入口。本技术采用单片机为控制中心,输入用二极管等加以扩展,输出扩展可采用CD4514配合外围电路,输入及输出均用光耦器件与外围电路隔离,电路简洁,稳定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系统运行可靠,控制时间准确,这是工业自动控制的关键。其操作简便,洗池过程自动进行,可降低滤池过滤水面到离沙层的高度,降低冲洗水塔的有效水位,达到减少清水的流失,节约冲洗用水量,实现较佳冲洗效果的目的。另外可明显地改善了滤后水的水质,延长滤料更换周期,可采用一台装置控制多个滤池,分时清洗,明显减少设备投资和材料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板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控制板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继电器板电路原理图。图5为滤池自动反冲洗系统流程图。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1)的信号输出端接单片机(2)的输入口,单片机(2)的时钟口接石英晶体振荡电路(3),单片机(2)的另一输入口接主控板电源选择电路(4),单片机(2)的输出口分别接扩展电路(5)的输入端和报警电路(6),扩展电路(5)的输出端分别接驱动隔离电路(7)和指示电路(8)的输入端,驱动隔离电路(7)的输出端接继电器板(9),电源板(10)分别接主控制板和继电器板。如图3所示,单片机采用集成电路IC1-Z86E04,以3个滤池为例,1~3号滤池低位信号由光耦器件G1~G3输出至IC1的输入口P32、31、26,高位水塔水位信号由光耦器件G4、G5输出至IC1的输入口P25、24,1~3号滤池高位信号由光耦器件G6输出至IC1的输入口P02。K1~K3为1~3号滤池低位的干簧管液位计的常开触点,K4、K5分别为高位水塔高低位的干簧管液位计的常开触点,K6~K8为1~3号滤池高位的干簧管液位计的常开触点。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接IC1的时钟口X1、X2,采用工作频率为8MHZ。1~3号滤池的清洗按钮及继电器板电源切换由按钮开关K9~K11控制,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IC1的输入口P01、00、33,其中分别由光耦器件G7~G9隔离。单片机IC1的输出口P20~P23接扩展电路IC2-CD4514的D1~D4端,P27接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1、Q2,光耦器件G10,扬声器Y及辅助元件组成)的输入端。扩展电路IC2的输出端4~10、14~18接驱动隔离电路的输入端(图中仅画出由三极管Q6与光耦器件G11等组成的一组电路,其它省略);扩展电路IC2的输出端13、19、20分别接1~3号滤池清洗指示电路(由三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等组成)。插头座DB15接继电器板的插头座DB15。如图4所示,继电器板由12组继电器电路组成,图中仅画出两组,其中上8组继电器的触点与阀门的连接关系是Z3~去清水阀门开,Z4~去清水阀门关,Z5~去冲洗阀门开,Z6~去冲洗阀门关,Z8~去进水破坏停,Z9~去进水破坏开,Z10~去排水破坏停,Z11~去排水破坏开;而下4组继电器的触点与阀门的连接关系是Z1~去进水形成停,真空泵停,Z2~去进水形成开,真空泵开,Z12~去排水形成开,真空泵开,Z13~去排水形成停,真空泵停。如图2所示,电源可提供+5、9、12V稳压电源。当某滤池(以1号滤池为例)需要清洗时,对应按下1号池的按钮,该电信号通过光耦器件G7给IC1的P01口高电平信号,同时开关也接通1号池继电器板的电源,该板的继电器便可以工作,而其它池则不工作。当单片机检测到P01口高电平信号时,便进入自动冲洗程序(参见图5)。IC1通过P20~P23输出口输出给IC2扩展为16个口,每个口通过三极管驱动光耦器件的发光端,再耦合到受光端,光耦器件通过接插头座DB15与继电器板连接,继电器板接到高电平信号后,经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各继电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设有稳压二极管保护,当主控制板送来信号时,通过稳压二极管推动三极管导通,驱动继电器工作,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保证装置运行可靠。权利要求1.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1)主控制板,主控制板由单片机、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扩展电路和驱动隔离电路组成,单片机的输入口接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单片机的时钟口接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单片机的输出控制口接扩展电路的输入端;扩展电路的输出端接驱动隔离电路的输入端;2)继电器板,继电器板的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入端由接线插头座与主控制板的驱动隔离电路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控制触点外接阀门;3)电源板,电源板与主控制板及继电器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的输出采用光耦器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片机的输出口设有报警驱动电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扩展电路的输出端接滤池清先指示电路。专利摘要涉及一种用于给水系统具有从多个检测元件来的多个输入的自动控制器。设主控制板、继电器板、电源板。主控制板的单片机输入口接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输出端,时钟口接晶振,输出口经扩展、驱动、隔离电路后接继电器电路。采用单片机与扩展电路,电路简洁,性能好;输入出均用光耦器件与外围电路隔离,抗干扰性强,系统运行可靠;冲洗效果好,节约清水,提高水质,延长滤料更换周期,一台装置控制多个滤池。文档编号B01D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滤池自动反冲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1)主控制板,主控制板由单片机、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扩展电路和驱动隔离电路组成,单片机的输入口接滤池与水塔水位信号数据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单片机的时钟口接石英晶体振荡 电路,单片机的输出控制口接扩展电路的输入端;扩展电路的输出端接驱动隔离电路的输入端;2)继电器板,继电器板的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入端由接线插头座与主控制板的驱动隔离电路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控制触点外接阀门;3)电源板,电源板与主控制板及 继电器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自来水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