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696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内储纤、收容、走纤的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目的是提供的储纤装置应能使每根光纤均有自己的存贮、盘纤、收容位置,使得每根光纤收、放自如,不会缠绕,外侧无多余光纤,十分美观;且具有可以模块化任意组合装配,标识清晰的特点。技术方案是: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纤装置包括托板、固定在托板上表面的光分路器储纤盒、堆叠在光分路器储纤盘上的至少一个盘纤盒,以及安装在托板底部的示名纸板;光分路器储纤盒内安装有一个光分路器;所有盘纤盒均与光分路器储纤盒铰接;另有一立式布置的防脱卡条固定在光分路器储纤盒后侧的托板上,所有盘纤盒的后侧均通过卡扣锁紧在防脱卡条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内储纤、收容、走纤的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无跳接光缆光安装工程中,采用了较多的翻转储纤装置和抽拉储纤装置。这些储纤装置虽然可以基本满足工程施工需求,但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部分产品改变了原光交的操作习惯(12芯一体化盘使用方式);(2)部分产品走纤不太方便,使用时没有收容位置,收回光纤重新放置时不太方便;(3)部分产品曲率半径略偏小;(4)所有产品均没有单纤的单独走纤通道;(5)当用户开通光纤服务时,要找到对应的光纤不太方便(需12选1或6选1); (6)部分产品在需要跳纤时,光纤移位明显。(7)部分产品标识不够清晰,容易造成管理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该储纤装置应能使每根光纤均有自己的存贮、盘纤、收容位置,使得每根光纤收、放自如,不会缠绕,外侧无多余光纤,十分美观;并且具有可以模块化任意组合装配,标识清晰的特点。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纤装置包括托板、固定在所述托板上表面的光分路器储纤盒、堆叠在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上的至少一个盘纤盒,以及通过滑轨安装在托板底部的示名纸板;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内安装有一个光分路器;所有盘纤盒均与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铰接;另有一立式布置的防脱卡条固定在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后侧的托板上,所有盘纤盒的后侧均通过卡扣锁紧在所述防脱卡条上。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朝上敞口,其左右两侧盒壁各开设有一个光分路器的进纤口,右侧盒壁还制有一个光分路器的出纤口,前侧盒壁上贴有示名纸;所述光分路器安装在光分路器储纤盒的底板后侧,底板前侧设置有用于缠绕光分路器进纤的绕纤轮。所述的所有盘纤盒朝上敞口,最上层的盘纤盒的上部开口处配置有一盖板;每个盘纤盒的前侧盒壁贴有示名纸,并开设有至少四个进纤槽口,每个进纤槽口与前侧盒壁的夹角为60-70度,并且各进纤槽口均注塑或印制有一个编号;盘纤盒的底板上设有至少四个用于缠绕光分路器出纤的绕纤轮,各绕纤轮中分别制有一个与前述进纤槽对应的编号, 底板上另设置有至少四个用于引导光纤向各绕纤轮弯曲的进纤通道。所述绕纤轮包括至少四个围成圆环状的绕纤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环中心位置的至少一个适配器接头的锁紧槽,所述圆环的直径为60-70mm ;每个绕纤板均制有向着圆环外突出的挡条。所述盖板通过塑料弹簧扣固定在所述盘纤盒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不需要进行跳纤时,光分路器的进纤缠绕在光分路器储纤盒内的绕纤轮上,进纤的适配器接头卡牢在所述绕纤轮的锁紧槽内,其若干根出纤从出纤口引出,每四根出纤扎成一束,每束出纤分别对应一个盘纤盒。每束出纤的四根光纤分别从盘纤盒的进纤槽口进入盘纤盒内,每根出纤经过一个进纤通道的引导后,各自缠绕在一个绕纤轮上,出纤的适配器接头卡牢在绕纤轮中部的锁紧槽内。当需要跳纤时,可将临近光分路器储纤盒的一个盘纤盒旋出(松开卡扣之后,扳动盘纤盒转动),将光分路器的进纤从绕纤轮上松开,经进纤口引出;打开盘纤盒的盖板,将所需要的出纤从盘纤盒内的绕纤轮中松开,进纤跳纤;其他盘纤盒的操作与上述操作类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标识清晰,管理方便,并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单纤单通道概念,每根纤均有自己的存贮、盘纤、收容位置、每根纤收、放自如,不会缠绕,外侧无多余光纤,十分整洁。此外,本技术中的盘纤盒可以实现任意数量的组合装配,使得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的应用范围得到显著扩大,市场前景更为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中E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F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包括托板5、光分路器储纤盒4、至少一个盘纤盒2,示名纸板7。所述托板的底面通过T型块6-1 (常规结构)固定有两条平行布置的滑轨6,所述示名纸板的两边分别插入滑轨内,当需要填写标识时示名纸板可以从滑轨上抽出,方便客户操作,填写完毕后可以推进隐藏起来,美观且节约空间。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的底部也通过T型块固定在托板的上表面(方向参考图1), 该光分路器储纤盒的开口朝上,其左右两侧盒壁各开设有一个光分路器的进纤口 4-2 (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进纤口进纤),右侧盒壁还还制有一个光分路器的出纤口 4-1 (形状与常规储纤盒的出纤口类似)。为了增强标识作用,避免管理混乱,前侧盒壁上贴有示名纸2-8,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填写不同的标识;前侧盒壁的右侧制有一个铰接孔2-10,所述光分路器 3安装在光分路器储纤盒的底板后侧,底板前侧设置有用于缠绕光分路器进纤的绕纤轮。由于光分路器的出纤通常有多路(一般有12路、16路、32路等多种规格),因此, 本技术中通常会有多个盘纤盒,所有盘纤盒叠加在光分路器上(所有盘纤盒均朝上敞口),并且均与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铰接(每个盘纤盒上均制有与光分路器储纤盒对应的铰接孔,可通过销轴铰接)。出于防尘的需要,同时考虑到产品的美观性,最上层的盘纤盒的上部开口处配置有一盖板1 (也可以在所有盘纤盒上均配置一块盖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盖板通过塑料弹簧扣固定在所述盘纤盒上,即盘纤盒上制有一条竖直布置且具有弹性的塑料卡条2-6,该塑料卡条可插入盖板上的锁紧孔1-1以将其锁紧(常规结构)。为了对上述多个盘纤盒进行定位,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后侧的托板上另固定有一立式布置的防脱卡条9,该卡条上制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锁紧孔;所有盘纤盒的后侧均制有卡扣2-1 (结构与上述塑料卡条类似,常规结构),该卡扣配合所述锁紧孔可以将盘纤盒固定在所述防脱卡条上。同时,为了使盘纤盒可以方便地旋出,所述盘纤盒的前侧制有一个凸块2-7,操作时人的手指可以借助该凸块方便地使盘纤盒旋转。所述盘纤盒在水平面投影的形状与光分路器储纤盒的水平投影形状类似,每个盘纤盒的前侧盒壁贴有示名纸2-8,并开设有至少四个进纤槽口 2-9,每个进纤槽口与前侧盒壁的夹角为60-70度(推荐选用65度),并且各进纤槽口均注塑或印制有一个编号(图中编号分别为A、B、C、D)。盘纤盒的底板上设有至少四个用于缠绕光分路器出纤的绕纤轮,每个绕纤轮均由一个与前述进纤槽口对应的编号(即A、B、C、D),底板上另设置有至少四个用于引导光纤向各绕纤轮弯曲的进纤通道2-3。实际上,四条出纤扎成一束,之后四条出纤分别从四个进纤槽口进入盘纤盒,然后光纤分别进入对应的通道,缠绕在相应的绕纤轮上(从编号A的进纤槽口进入的光纤缠绕在A号绕纤轮上,从编号B的进纤槽口进入的光纤缠绕在 B号绕纤轮上,以此类推)。上述的每个绕纤轮包括至少四个围成圆环状的绕纤板2-5,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环中心位置的两个适配器接头的锁紧槽2-2 (FC适配器接头的锁紧槽和SC适配器接头的锁紧槽),常规结构,不作详细描述。所有绕纤板组成的所述圆环的直径为60-70mm以保持较大的曲率半径;每个绕纤板均制有向着圆环外突出的挡条2-51以防止光纤移位。一般地,每个盘纤盒内可以缠绕四条出纤,如果光分路器的规格为16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储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纤装置包括托板(5)、固定在所述托板上表面的光分路器储纤盒(4)、堆叠在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上的至少一个盘纤盒(2),以及通过滑轨安装在托板底部的示名纸板(7);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内安装有一个光分路器(3);所有盘纤盒均与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铰接;另有一立式布置的防脱卡条(9)固定在所述光分路器储纤盒后侧的托板上,所有盘纤盒的后侧均通过卡扣(2-1)锁紧在所述防脱卡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承和陈龙吴俊生姜燕军江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