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84853 阅读:15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及其方法,电源模块为装置提供工作电源,晶闸管触发模块模拟晶闸管特征,负载模块根据负载的速度-转矩曲线拟合得出的转矩与负载的函数方程,同步电压采集模块产生同步信号作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的基准,移相控制模块发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来改变晶闸管的开通程度,实现电动机输入电压的调节,起动控制模块接收来自信号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移相控制模块对电机进行软起动控制,信号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电机模块电流的大小进行限流控制。该装置及其方法适用于低、高压电机的软起动过程仿真,建模过程简便直观,仿真过程中通过改变参数随时观察系统动态变化情况,仿真结果精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软起动仿真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机软起动仿真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定量地预测电动机的软起动过程,提供各相关物理变量(电网电压,电动机电流、转速、转矩等)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电动机能否软起动成功以及起动状况,需要经过准确的计算和仿真。目前软起动方式很多,如液阻软起动、磁控软起动、晶间管软起动等,从起动时间、控制方式的节能效果等多方面综合比较,以晶闸管软起动方式最优,代表着软起动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动机而言,软起动的频繁度往往是很低的。为了选择最优的起动策略,即对软起动过程的电流、电网电压、转速等可测变量的时间曲线作出总体评价,对软起动过程质量、外在条件、控制策略适宜性作出总体评价, 计算机离线仿真软件显得十分重要。软起动过程最优是软件功能实现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较多的仿真,利用MATLAB 软件对采用PI电流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建模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实际结果吻合较好,仿真方法被证明是正确有效的。目前,国内软起动生产厂家都没有专业的电动机软起动仿真选型软件,主要借助于MATLAB、PSIM等仿真工具,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操作,无法供普通客户使用。国外软起动生产厂家只有西门子、AB有此类软件,但只能对低压电机软起动进行比较简单的仿真,无法对高压电动机进行全面的仿真。一种现有技术为由辽宁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8年7月31日发表在 《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第7期上的论文《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的数字仿真》公开了一种电机软启动仿真方法。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可控制电动机的起动电压和起动电流,减少电动机起动过程对电网和负载的冲击,同时保证电动机运行平稳。本文分析了软起动的工作状态,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采用PI电流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编制程序,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由于电网、电动机和负载数学模型的非线性和时变性,传统采用经验公式或人工计算的方法往往是相当不准确的。有些厂家借助于MATLAB、PSIM等工具对电动机软起动过程进行仿真,但搭建仿真模型、设置仿真参数等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无法供普通客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装置及其方法同时适用于低、高压电机的软起动过程仿真,建模过程简便直观,仿真过程中通过改变参数 (电网参数、电机铭牌参数、起动控制参数、负载参数等)可随时观察系统的动态变化情况, 仿真结果精确度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晶间管触发模块,电机模块,负载模块,同步电压采集模块,移相控制模块,起动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电源模块为装置提供工作电源,晶间管触发模块模拟晶闸管特征,负载模块根据负载的速度-转矩曲线拟合得出的转矩与负载的函数方程,同步电压采集模块与移相控制模块相连,产生同步信号作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的基准, 移相控制模块与晶间管触发模块相连,发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来改变晶间管的开通程度,实现电机模块输入电压的调节,起动控制模块接收来自信号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移相控制模块对电机模块进行软起动控制,信号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电机模块电流的大小进行限流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电机模块采用电机T 型等效电路模拟分析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电机模块的状态方程由以下公式定义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晶间管触发模块0), 电机模块( ,负载模块(4),同步电压采集模块(5),移相控制模块(6),起动控制模块(7), 信号检测模块(8),电源模块⑴为装置提供工作电源,晶闸管触发模块(2)模拟晶闸管特征,负载模块⑷根据负载的速度-转矩曲线拟合得出的转矩与负载的函数方程,同步电压采集模块(5)与移相控制模块(6)相连,产生同步信号作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的基准,移相控制模块(6)与晶间管触发模块( 相连,发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来改变晶闸管的开通程度,实现电机模块C3)输入电压的调节,起动控制模块(7)接收来自信号检测模块⑶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移相控制模块(6)对电机模块(3)进行软起动控制,信号检测模块⑶通过检测电机模块⑶电流的大小进行限流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模块 (3)采用电机T型等效电路模拟分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模块(3)的状态方程由以下公式定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动控制模块(7)模拟为电机模块(3)的定子绕组以不同电路拓扑结构接向电源的模型,在一个周期的6个相等间隔内,电机模块(3)的软起动过程按照A相电源关断、三相电源同时导通、 C相电源关断、三相电源同时导通、B相电源关断、三相电源同时导通的顺序依次出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模块 (3)三相电源同时导通时,电机模块(3)的各相电压即为各相电源电压;当电机模块(3)处于状态A相电源关断时,6.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进行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同步电压采集步骤同步电压采集模块( 产生同步信号作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的基准,并将同步信号输出至移相控制模块(6);移相控制步骤移相控制模块(6)发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至晶间管触发模块O),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来改变晶闸管的开通程度,实现电机模块C3)输入电压的调节;晶闸管触发步骤晶闸管触发模块( 模拟晶闸管特征,负载模块(4)根据负载的速度-转矩曲线拟合得出的转矩与负载的函数方程;起动控制步骤起动控制模块(7)接收来自信号检测模块(8)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移相控制模块(6)对电机模块( 进行软起动控制;信号检测步骤信号检测模块⑶通过检测电机模块⑶电流的大小进行限流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动控制模块(7)步骤模拟为电机模块(3)的定子绕组以不同的电路拓扑结构接向电源的过程,在一个周期的6个相等间隔内,电机模块C3)的软起动过程按照A相的电源关断、三相电源同时导通、C相的电源关断、三相电源同时导通、B相的电源关断、三相电源同时导通的顺序依次出现。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晶闸管触发步骤当中,晶闸管的触发方式使用相对触发方式,即当第一个晶闸管触发脉冲由同步电压采集模块产生同步基准后,再以第一个晶间管触发脉冲作为下一个晶间管触发脉冲的基准。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晶间管触发脉冲到来时置位一个标志位,确定该相电压为0 ;关断时,复位该标志位对该相电压做出相应调整,并将该变化的电压输入,计算并记录包括电流、转矩、转速在内的状态量在各个时刻的值,动态地反映软起动的过程。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间管触发模块( 的晶闸管与电机模块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软起动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晶闸管触发模块(2),电机模块(3),负载模块(4),同步电压采集模块(5),移相控制模块(6),起动控制模块(7),信号检测模块(8),电源模块(1)为装置提供工作电源,晶闸管触发模块(2)模拟晶闸管特征,负载模块(4)根据负载的速度-转矩曲线拟合得出的转矩与负载的函数方程,同步电压采集模块(5)与移相控制模块(6)相连,产生同步信号作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的基准,移相控制模块(6)与晶闸管触发模块(2)相连,发出移相控制触发脉冲,通过控制触发角的大小来改变晶闸管的开通程度,实现电机模块(3)输入电压的调节,起动控制模块(7)接收来自信号检测模块(8)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移相控制模块(6)对电机模块(3)进行软起动控制,信号检测模块(8)通过检测电机模块(3)电流的大小进行限流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张铁军张少云陈刚陈雪陈广赞彭京刘斐叶春明牛颖史虎龙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