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力训练装置及其壳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781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壳体,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固定环。第一盖体具有第一开口端及从第一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结合部。第一结合部包括从第一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环形底壁及围绕第一环形底壁的第一环形侧壁。第二盖体具有第二开口端及从第二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二结合部。第二结合部包括从第二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二环形底壁及围绕第二环形底壁的第二环形侧壁。当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结合时,第一环形侧壁位于第二环形侧壁的内侧。固定环包覆结合后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使用此壳体的腕力训练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训练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腕力训练装置及其壳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健身风气的盛行,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健身器材。每一种健身器材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中腕力训练装置可用于训练用户的手腕肌肉,以增加手腕力量并促进血液循环。图1是现用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用腕力训练装置的壳体100包括上盖体110及下盖体120,其中上盖体110具有结合部112,下盖体120具有用以与结合部112结合的另一结合部122。具体而言,结合部112设有螺纹结构113,而结合部122设有与螺纹结构113配合的另一螺纹结构123。现用技术即是由螺纹结构113 与螺纹结构123的结合来结合上盖体110与下盖体120。然而,因壳体100的外表面102为平滑表面,故使用者在使用时,手掌不易握紧壳体100,导致现用腕力训练装置在使用时有容易脱落的风险。此外,因上盖体110需设有螺纹结构113,下盖体120也需设有螺纹结构123,所以上盖体110及下盖体120需有足够的壁厚,才能进行螺纹结构113、123的加工。由于上盖体110及下盖体120的壁厚较厚,所以需耗费较多的材料,导致壳体100的生产成本偏高且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壳体,其具有易于握持的优点。本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腕力训练装置,其具有易于握持的优点。为达上述优点或其他优点,本技术提出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壳体,其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固定环。第一盖体具有第一开口端以及从第一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结合部。第一结合部包括从第一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环形底壁以及围绕第一环形底壁的第一环形侧壁。第二盖体具有第二开口端以及从第二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二结合部。第二结合部包括从第二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二环形底壁以及围绕第二环形底壁的第二环形侧壁。固定环包覆结合后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环形侧壁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侧壁的外径,且当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结合时,第一环形侧壁位于第二环形侧壁的内侧。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环具有弹性。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盖体更具有与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一底壁及围绕第一底壁的第一侧壁,第一环形底壁从第一侧壁向外延伸出。第二盖体更具有与第二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底壁及围绕第二底壁的第二侧壁,而第二环形底壁从第二侧壁向外延伸出。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环形侧壁与第二环形侧壁彼此卡合。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环的内壁具有环形固定槽,以容纳结合后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为达上述优点或其他优点,本技术另提出一种腕力训练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壳体及配置于壳体内的转动组件。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转动组件包括转轴、环形包覆件及转动环。转轴的两端设置于第一环形底壁与第二环形底壁之间,而环形包覆件包覆部份转轴。转动环围绕转轴,且具有相对的二轴孔,而转轴的两端插入轴孔中。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腕力训练装置还包括第一环形跑道及第二环形跑道,其中第一环形跑道配置于第一环形底壁,第二环形跑道配置于第二环形底壁,且转轴的两端设置于第一环形跑道与第二环形跑道之间。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腕力训练装置还包括计数器,其配置于第一盖体与第一开口端相对的一侧或配置于第二盖体与第二开口端相对的一侧。转动组件还包括讯号发射器,其固定于环形包覆件,且适于提供讯号以供计数器感应。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包覆件具有固定孔,转轴具有环形外壁, 环形外壁具有暴露出固定孔的缺口,且缺口设有至少一抵靠部。讯号发射器为磁铁组件,此磁铁组件包括固定套及设置于固定套内的磁铁。固定套适于经由缺口而置入于固定孔内, 并具有凸出于固定孔外的至少一弹性柱,且弹性柱抵靠于抵靠部。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套更具有凸出于固定孔外的至少一止挡部,此止挡部与环形包覆件彼此干涉。在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转轴及环形包覆件为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的腕力训练装置及其壳体中,由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分别具有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结合后,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可作为握持部,供使用者握持,因此可有效改善现用腕力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容易脱落的缺点。为让本技术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用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腕力训练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轴及环形包覆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讯号发射器固定于环形包覆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腕力训练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是图2的腕力训练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腕力训练装置200包括转动组件210及壳体300,转动组件210配置于壳体300内。壳体300包括第一盖体310、第二盖体320及固定环330。第一盖体310的材质可5为金属(如不锈钢)或塑料,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盖体310具有第一开口端311以及从第一开口端311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结合部312。第一结合部312包括从第一开口端311向外延伸出的第一环形底壁313以及围绕第一环形底壁313的第一环形侧壁314。更详细地说,第一盖体310例如更具有与第一开口端311相对的第一底壁315及围绕第一底壁315的第一侧壁316,第一环形底壁313是从第一侧壁316向外延伸出。第一底壁315例如具有开口 317,但第一底壁315也可不具此开口 317。承上述,第二盖体320的材质可为金属(如不锈钢)或塑料,但不以此为限。第二盖体320具有第二开口端321以及从第二开口端321向外延伸出的第二结合部322。第二结合部322包括从第二开口端321向外延伸出的第二环形底壁323以及围绕第二环形底壁 323的第二环形侧壁324。更详细地说,第二盖体320例如更具有与第二开口端321相对的第二底壁325及围绕第二底壁325的第二侧壁326,而第二环形底壁323从第二侧壁326向外延伸出。第二底壁325例如具有开口 327,但第二底壁325也可不具此开口 327。此外,第一结合部312与第二结合部322适于彼此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侧壁314的外径例如小于第二环形侧壁324的外径,所以当第二结合部322与第一结合部 312结合时,第一环形侧壁314是位于第二环形侧壁324的内侧。此外,第一环形侧壁314 的外径例如是约略等于第二环形侧壁324的内径,以使第一环形侧壁314与第二环形侧壁 324能彼此卡合。需注意的是,本技术并不限定第一环形侧壁314与第二环型侧壁3M 之间的接合方式,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侧壁314与第二环型侧壁324的外径也可相寸。另外,固定环330包覆结合后的第一结合部312与第二结合部322。具体而言,固定环330的内壁332具有环形固定槽334,以容纳结合后的第一结合部312与第二结合部 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力训练装置包括:一壳体,包括:一第一盖体,具有一第一开口端以及从所述第一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一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一第一环形底壁以及围绕所述第一环形底壁的一第一环形侧壁;以及一第二盖体,具有一第二开口端以及从所述第二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一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适于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从所述第二开口端向外延伸出的一第二环形底壁以及围绕所述第二环形底壁的一第二环形侧壁;以及一固定环,包覆结合后的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以及一转动组件,配置于所述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永裕
申请(专利权)人:宜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