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526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曲折绕组,包括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至少一组是由有由金属制成的多片曲折的金属板制成,各块金属板依次叠加,各块金属板从上至下首、尾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呈Z字形并使各块金属板连成通路,各块金属板叠加后形成有可插入磁芯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曲折绕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组,具体涉及曲折绕组
技术介绍
一般的变压器由两个重要原件组成,即磁芯及绕组。磁芯是电能转换的中间原件, 其作用是加强磁场,提高电磁能量转换效率。绕组按功能分为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输入绕组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量,输出绕组将磁能转换为电能输出,通过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匝数不同实现变压。而变压器的性能如何,基本上由绕组来决定。但是,现有变压器的绕组会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由于现有变压器的绕组都是通过线圈一匝一匝地绕制在磁芯上。这样在加工过程会比较麻烦,时间长。其二,由于变压器的绕组和磁芯产生热量较多,但时散热性能差,常常会造成温度过高,使绕组的寿命变短。其三,由于现有两相或三相的变压器为单磁路设计,这样功率集中,发热更高,降温更难,效率更低。其四,大功率变压器的绕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传统的制造方法在制造成本上具有很大的压力。其五,市场上现有绕组铜导线的价格不断上升,给变压器制造带来更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曲折绕组。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至少一组是由有由金属制成的多片曲折的金属板2制成,各块金属板2依次叠加,各块金属板2从上至下首、尾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呈Z字形并使各块金属板2连成通路,各块金属板2 叠加后形成有可插入磁芯3的通孔4。如上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板2由金属铝或者其他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板。如上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板2呈M形状,相邻的金属板2首、 尾两端焊接。如上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通孔4的个数各有三个。如上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金属板2表面之间留有相互绝缘的间隙。如上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2由一块长条形金属板经冲裁后形成的。如上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绕组1至少有一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利用曲折型绕组代替了常规使用的线圈,解决了特殊用途下变压器产生热量较多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性能,而且通过多磁路设计保证电能输出的高效率及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其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磁路设计,多磁路可以实现功率分配降低总厚度,提高降温效率,此处采用三磁路的分配方式。其三,三相变压电路及每相的三磁路功率分配形式。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分别是以一定匝数为一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间隔分布,这种方式有效的提升的感应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绕组接线,在不改变绕组匝数的情况下实现多种变压方式。其四,使用曲折绕组制造技术,能够使变压器的绕组方便地使用铝材料,此举可以节省大量的战略物质,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其五,采用多磁路技术以后,使变压器厚度比传统至少降低了一倍以上,有利于在特殊场合的应用。其六,采用曲折绕组的技术,可以使绕组能够方便地实现外部引线连接,便于得到不同的输出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金属板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分解后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曲折绕组,包括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均包括有由金属制成的多片曲折的金属板2,各块金属板2依次叠加,各块金属板2从上至下首、尾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呈Z字形并使各块金属板2连成通路。即由多块金属板依次叠加起来,之后将相邻金属板的首尾端部连接起来,使最上面金属板的一端与最下面金属板的一端能够通电,相当变压器的“线圈”。各块金属板2叠加后形成有可插入磁芯3的通孔4。通孔4的形状与磁芯3的形状相同。由于采用金属板作为“线圈”,则功率大大地提高。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金属板2由金属铝或其他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板,比如铜或其它金属材料或非金属的导电材料。在本实施例的中,金属板2采用金属铝。 金属铝电阻小,而且价格低。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金属板2呈M形状,相邻的金属板2首、尾两端焊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通孔4的个数有三个,从而实现三磁路功率分配。 多磁路可以实现功率分配降低总厚度,提高降温效率。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相邻的金属板2表面之间留有相互绝缘的间隙,此处散热效果也非常显著。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金属板2由一块长条形金属板经冲裁后形成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在初级绕组或次级绕组中,至少有一组采用所述曲折绕组1,作为初级绕组或次级绕组或者全部采用曲折绕组,实现变压器的变压过程。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曲折绕组1至少有一组是输入绕组和至少有一组是输出绕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分别是以一定匝数为一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间隔分布,这种方式有效的提升的感应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绕组接线,在不改变绕组匝数的情况下实现多种变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磁芯的形状直接影响了曲折形绕组的形状。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关联的参数是磁芯舌宽表示层叠组中最宽层的宽度bmax磁芯舌宽表示层叠组中最窄层的宽度bmin磁芯层数η。为奇数单层磁芯厚度bf注磁芯从内向两侧对称均勻收窄则其收窄量等差a = 2bfflax-bfflin/nc-l能紧密包裹磁芯六边形总宽b = ncbmax-bmin/nc-l能紧密包裹磁芯六边形总高度h = ncbf六边形两斜边夹角α = 2arctan磁路数量nz曲折绕组单边宽度bz绕组与磁芯间的距离dM = 2mm,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磁芯柱间距dz两磁芯中心间距空间结构要求dz > b,此处按dr。= Omm计算。dz = bmax+bz/cos α/2变压器相数ηχ由图2可知L2 = 2tg α /2bz+bmin面积A = (bmin+L2)bz/2L3 = ncbf+bz/cos α /2单片绕组面积S = (bmin+L2)bz/2+L3bzS = bz/2+ncbf+bzbz/cos α/2材料利用率η= I-A/ (A+S)权利要求1.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至少一组是由有由金属制成的多片曲折的金属板( 制成,各块金属板( 依次叠加,各块金属板( 从上至下首、尾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呈Z字形并使各块金属板( 连成通路,各块金属板( 叠加后形成有可插入磁芯(3)的通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板O)由金属铝或者其他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板( 呈M形状,相邻的金属板( 首、尾两端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通孔(4) 的个数各有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金属板(2)表面之间留有相互绝缘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O)由一块长条形金属板经冲裁后形成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绕组(1)至少有一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曲折绕组,包括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至少一组是由有由金属制成的多片曲折的金属板制成,各块金属板依次叠加,各块金属板从上至下首、尾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呈Z字形并使各块金属板连成通路,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曲折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至少一组是由有由金属制成的多片曲折的金属板(2)制成,各块金属板(2)依次叠加,各块金属板(2)从上至下首、尾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呈Z字形并使各块金属板(2)连成通路,各块金属板(2)叠加后形成有可插入磁芯(3)的通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奉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普润斯电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