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万红专利>正文

一种上位取液袋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362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饮水机的领域,特别是一种上位取液袋水机。一种上位取液袋水机包括:水箱盖、取液总成、排气管、管路布设通道、引水管、凹底水箱、冷水开关、四通、热水开关、冷水胆、止回阀、机体、热水胆、盖子扣。所述的取液总成包括:气阀帽、气阀孔、气阀簧、气阀球、阀球座、排气通道、伪四通、出水通道、锁紧簧、取液管、圆柱套、锁紧盘、锁紧口、吸液头、密封环、吸液孔。其特征在于:取液总成是集虹吸机构、插入口自锁紧机构、自排气机构等功能集于一身,从水包上方插入取液的活动式取液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水机的领域,特别是一种上位取液,具有虹吸供水、自动锁紧插入口、自动排除管路空气的袋水机。
技术介绍
袋装水科学、卫生、放心、方便的理念已无可置疑地被人们所接受。然而袋装水在使用中渗漏的问题一下直困扰着袋装水的推广和发展。近十年来虽然有多种的虹吸模式的袋水机问世并投入生产及应用,但实际效果均不甚理想;近期公告的几个袋装水上位虹吸的专利在技术上似有一定翻新,如专利号为CN2009201152^. 4的专利,专利号为 CN200920118534. 9的专利,都提出应用虹吸供水的技术方案,但是,均没有解决排除管路内积聚空气的有效措施,甚至把铸铁块都搬上了饮机,实在难以采信。实现虹吸现象有必不可少的二个条件,一是出水口必须低于水平面,二是虹吸通道中不得留有积聚的空气。应用的实践中证明,采用虹吸模式供水的饮机在每次换水操作后,都会有空气进入虹吸通道中,这就是说,每换一次饮水用户都要做一次排除虹吸通道中所积聚空气的重复劳动,可谓烦心。 本专利技术提交的上位取液的具有虹吸供水、自动锁紧插入口、自动排除管路空气的袋水机技术方案,采用了自动排除管路空气的技术方案,加上自动锁紧插入口技术的一并应用可确保水包(1 装入插破后不渗不漏,为袋装水的推广应用增加一款技术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是解决上述之不足。向社会提供一种上位取液的具有虹吸供水、自动锁紧插入口、自动排除管路空气的袋水机,使用户能从容地操作水机且不渗不漏地可靠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几个部件的简单组合造就了虹吸供水、自动锁紧插入口、 自动排除管路空气等功能于一身的简练灵巧,制造便廉,三位一位的袋装水取液总成(2)。2、操作方便、使用可靠。由于取液总成(2)上的锁紧盘(31)具有缓冲和限位的作用,对插入时的力度和速度没有定规的要求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无须解说和培训,一看就会,妇、老、儿童皆可胜任,用户完全可以放心地从容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位取液袋水机包括虹吸机构(01)、自锁紧机构(02)、自排气机构(03)及机体(04 );所述的虹吸机构(01)包括取液总成(2 )、引水管(5 )、四通(8 )、止回阀(11)、水包(15)、伪四通(26 )、出水通道(27 )、取液管(29 )、虹吸头(33 )、吸液孔(35 );所述的自锁紧机构(02)包括锁紧簧(28)、取液管(29)、圆柱套(30)、锁紧盘(31)、锁紧口( 32)、虹吸头 (33)、密封环(34);所述的自排气机构(03)包括排气管(3)、气阀帽(20)、气阀孔(21)、气阀簧(22 )、气阀球(23 )、阀球座(24 )、排气通道(25 );所述的机体(04 )包括水箱盖(1)、管路布设通道(4)、凹底水箱(6)、热水开关(9)、冷水胆(10)、盖子扣(14)、热水胆(13)、冷水开关(7);其特征在于取液总成(2)是集虹吸机构(01)、自锁紧机构(02)、自排气机构(03)4功能于一身的,从水包(15)上方插入的,活动式的取液器。所述的取液总成(2)置于饮机的上方,是垂直插入水包(1 中实施取液的,取液总成(2)是集虹吸机构(01)、插入口自锁紧机构(02)、自排气机构(03)等功能集于一身的核心部件。所述的取液总成(2)中的虹吸头(33)向水包(15)虹吸作业时是从水包(15)的顶部垂直插入的,虹吸头(33)中的吸液孔(35)即是虹吸取水机构(01)的虹吸口 ;所述的虹吸头(33)呈中空的锥形体,靠近锥头的位置设有吸液孔(35),虹吸头(33)与取液管(29) 的结合部设有密封环(34)的安装凹槽;所述的虹吸取水机构(01)的通道,其虹吸点起于虹吸头(33)中的吸液孔(35),虹吸头(33)与伪四通(26)相接,伪四通(26)的左右端口分别与引水管(5)及排气管(3)相接;所述的引水管(5)及排气管(3)分别与四通(8)中的左、 上二个端口相连接,四通(8)中的右、下端口分别与冷、热水通路实施供水。所述的虹吸头(33)呈中空的锥形体,靠近锥头的位置设有吸液孔(35)若干;虹吸头(33)置于取液管(29)的下方,与取液管(29)是一体成形的,虹吸头(33)与取液管(29) 的结合部位设有密封环(34)的安装凹槽。所述的取液管(29)呈中空我圆柱状,其下端与中空锥形体的虹吸头(33)—体注塑成形,其上端与伪四通螺合,形成取液总成(2)的主体。所述的引水管(5)穿透管路布设通道(4),上接取液总成(2)的出水通道(27),下连机体(04)内的四通(8)形成一个虹吸结构的供水机构实现对机器的供水。所述的取液总成(2)插入口自锁紧机构(02)的构件包括锁紧簧(28)、取液管 (四)、圆柱套(30)、锁紧盘(31)、锁紧口(32)、密封环(34)。所述的锁紧盘(31)通过圆柱套(30)套装在取液管(29)上;所述的圆柱套(30)的内侧,设有不同直径的内壁,二内壁的结合处形成一个小台阶;圆柱套(30)直径较大的内壁与取液管(29)之间的空间是锁紧簧(28)的安装腔;圆柱套(30)直径较小的内壁与取液管(29)呈宽松的配合,使锁紧盘(31)在取液管(29)上能灵活运动;所述的锁紧口(32)呈凹形的圆环结构,其直径及深度与密封环(34)的直径和高度相一致;所述的锁紧簧(28)安设于取液管(29)与锁紧盘(31)之间的空间中,锁紧盘(31)在锁紧簧(28)的弹力作用下, 能使锁紧盘(31)上的锁紧口(32)与密封环(34)闭合,起到自动锁紧水包(15)的插入口作用。所述的锁紧盘(31)呈Π形状,锁紧盘(31)的中心设有圆柱套(30),圆柱套(30)的内侧分别为直径不同的二层内壁,二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小台阶,环形台阶充当锁紧簧(28) 的着力点;锁紧盘(31)通过圆柱套(30)套装在取液管(29)上。所述的圆柱套(30)直径较大的内壁与取液管(29)之间的空间是锁紧簧(28)的安装腔;圆柱套(30)直径较小的内壁与取液管(29)呈宽松的整配合,使锁紧盘(31)在取液管 (29)上能活动如是;圆柱套(30)靠近密封环(34)的端口上设有锁紧口(32),所述的锁紧口(32)呈凹形圆环结构,其直径及深度与密封环(34)的直径和高度相一致。在锁紧簧(28)弹力的作用下,锁紧盘(31)的锁紧口(32)与密封环(34)闭合能自动锁紧水包(1 的插入口,保障水包(1 使用中不会发生渗漏的现象。所述的密封环(34)安装于取液管(29)与虹吸头(33)结合部的凹槽中,密封环 (34)的外径略大于虹吸头(33)的锥底,与虹吸头(33)的锥度趋向的大小相一致;密封环 (34)的内径小于环形凹槽的直径,密封环(34)能紧实地嵌装于取液管上。密封环(34)的5作用有二,其一是,通过与锁紧口(32)偶合,自动锁紧水包(1 的插入口使饮水不会向外渗漏,其二是,限定锁紧盘(31)的活动范围,使锁紧盘(31)不会脱离取液总成(2)。所述的锁紧簧(28)安装于圆柱套(30)直径较大的内壁与取液管(29)之间的弹簧腔中,锁紧盘(31)在外力和锁紧簧(28)弹力的作用下在设定的范围内可在取液管(29)上作垂直的运动。所述的取液总成(2)的自排气机构(03)包括排气管(3)、气阀帽(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位取液袋水机包括:虹吸机构(01)、自锁紧机构(02)、自排气机构(03)及机体(04);所述的虹吸机构(01)包括:取液总成(2)、引水管(5)、四通(8)、止回阀(11)、水包(15)、伪四通(26)、出水通道(27)、取液管(29)、虹吸头(33)、吸液孔(35);所述的自锁紧机构(02)包括:锁紧簧(28)、取液管(29)、圆柱套(30)、锁紧盘(31)、锁紧口(32)、虹吸头(33)、密封环(34);所述的自排气机构(03)包括:排气管(3)、气阀帽(20)、气阀孔(21)、气阀簧(22)、气阀球(23)、阀球座(24)、排气通道(25);所述的机体(04)包括:水箱盖(1)、管路布设通道(4)、凹底水箱(6)、热水开关(9)、冷水胆(10)、盖子扣(14)、热水胆(13)、冷水开关(7);其特征在于:取液总成(2)是集虹吸机构(01)、自锁紧机构(02)、自排气机构(03)功能于一身的,从水包(15) 上方插入的,活动式的取液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万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