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应发专利>正文

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73111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包括监控中心、RFID监控器和腕带;腕带内设有RFID射频卡,RFID射频卡内设有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ID号;RFID监控器用于通过无线射频通信网络与RFID射频卡通信,读取RFID射频卡内的个人信息并将读取的个人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RFID监控器内设用于与监控中心通信的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具有可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位置、提高监狱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RFID定位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 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fei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缩写RFID),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目前,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管理系统、汽车防盗、 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和马拉松赛跑系统等。RFID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和发射接收天线等部分组成。目前,国内监狱管理系统中,大多采用一些传统的摄像头等监视监听设备。随着监狱管理制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监狱防范和控制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在目前监狱管理系统中,对服刑人员的监视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还不高,监狱管理人员很难对服刑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无法获得对服刑人员行为和心里进行分析的充足数据,也无法及时发现监狱中发生的打架斗殴、越狱等问题。服刑人员往往利用摄像头监控的死区,实施一些破坏监狱安全的行为,或进行一些破坏性的预谋,严重地影响了监狱管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以对监狱中的服刑人员位置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监狱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监控中心、RFID监控器和腕带;所述腕带内设有RFID射频卡,所述RFID射频卡内设有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所述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ID号;所述RFID监控器用于通过无线射频通信网络与RFID射频卡通信,读取RFID射频卡内的个人信息并将读取的个人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所述腕带设置于服刑人员的手腕或脚腕上;所述RFID监控器内设用于与监控中心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监控中心设置有监控服务器和监控报警器。本技术的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腕带内设有声光警告器,用于在服刑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发出声光报警。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无线通信模块。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通过服刑人员的位置的监控,可随时获取监狱内服刑人员的分布状况,能够很方便地获取某一区域内犯人的数量、身份等信息,便于服刑人员的管理。2、由于可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位置,便于对监狱内的打架斗殴等情况的监视,人员位置图可作为服刑人员是否参与打架斗殴的证据,便于管理人员调查情况。3、另外,可以在射频卡内存储服刑人员在餐厅的存款,服刑人员可以通过腕带内的射频卡很方便地在餐厅刷卡消费,从而方便了管理。4、通过对某一犯人的行动轨迹的分析,可以对犯人进行研究,分析教育改造的效果。5、通过区域内犯人数量的监控,可以对监狱内的群体事件进行预警。一旦某一区域内犯人数量过于集中,监控中心的监控服务器将人数聚集情况进行显示并发出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制止可能发生的群体打架斗殴或群体越狱等事件。6、当犯人接近院墙等禁入区域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并向犯人发出声光警告, 提醒犯人远离禁入区域,从而有效地防止越狱事件的发生。本技术的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具有可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位置、提高监狱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RFID定位系统的使用状态图。附图1 附图2中标号1监控中心,11监控报警器,12监控服务器,2RFID监控器,21通信模块,3腕带,31声光警告器,32RFID射频卡。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2,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包括监控中心1、RFID 监控器2和腕带3 ;所述腕带1内设有RFID射频卡32,所述RFID射频卡32内设有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所述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ID号;所述RFID监控器2用于通过无线射频通信网络与RFID射频卡32通信,读取RFID射频卡32内的个人信息并将读取的个人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1 ;所述腕带1设置于服刑人员的手腕或脚腕上;所述RFID监控器2内设用于与监控中心1通信的通信模块21 ;所述监控中心1设置有监控服务器12和监控报警器11。在监狱内设置多个RFID监控器,当服刑人员位于某一个或几个RFID监控器的接收区域内时,RFID监控器将读取RFID射频卡内的个人信息,并将该服刑人员的位置发送给监控中心,监控服务器将服刑人员的位置记录下来并绘制服刑人员的行动轨迹,以供监狱管理人员获取。在监狱的服刑人员禁入区域内也设有也设置有RFID监控器,当服刑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该RFID监控器将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内的监控报警器将发出警报,提醒监狱管理人员。本技术采用射频通信技术,在不同区域内设置 RFID监控器,可实时地监控服刑人员的位置,从而可获取任意时刻的服刑人员的位置信息, 还可绘制服刑人员的行动轨迹,便于管理人员对服刑人员进行分析,并可在服刑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提供警报信息。所述腕带1内设有声光警告器31,用于在服刑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发出声光报警。当服刑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RFID监控器一面向监控中心发送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 同时RFID监控器还将警告信号发送给RFID射频卡,RFID射频卡将警告信号传递给声光警告器,由声光警告器发出声光报警,以警告服刑人员。所述通信模块21为GPRS无线通信模块。本技术采用的是GPRS无线传输通信网络,利用现有的GPRS通信网络,通信成本较低,通信可靠性高。本技术的RFID定位系统,可对监狱内的服刑人员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并可通过监控服务器内的分析软件提供服刑人员的活动轨迹,能对犯人进行全天候监控,通过监控服务器实现数据分析处理和分析功能,可提高监狱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在犯人实施越狱、打架斗殴等恶劣行为之前对犯人进行警告。权利要求1.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监控中心(1)、RFID监控器(2)和腕带(3);所述腕带(1)内设有RFID射频卡(32),所述RFID射频卡(32)内设有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所述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ID号;所述RFID监控器(2)用于通过无线射频通信网络与RFID射频卡(32)通信,读取RFID射频卡(32)内的个人信息并将读取的个人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1);所述腕带(1)设置于服刑人员的手腕或脚腕上;所述 RFID监控器O)内设用于与监控中心(1)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监控中心(1)设置有监控服务器(1 和监控报警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腕带(1)内设有声光警告器(31),用于在服刑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发出声光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实时监控服刑人员的RFID定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监控中心(1)、RFID监控器(2)和腕带(3);所述腕带(1)内设有RFID射频卡(32),所述RFID射频卡(32)内设有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所述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ID号;所述RFID监控器(2)用于通过无线射频通信网络与RFID射频卡(32)通信,读取RFID射频卡(32)内的个人信息并将读取的个人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1);所述腕带(1)设置于服刑人员的手腕或脚腕上;所述RFID监控器(2)内设用于与监控中心(1)通信的通信模块(21);所述监控中心(1)设置有监控服务器(12)和监控报警器(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应发
申请(专利权)人:蒋应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