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57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填料变孔隙度密度可调的过滤器的改进,目的是克服其不便于检修和组装的缺点。技术要点是罐端设套管,对囊加压的孔管装入套管内,装在孔管下部的囊被压贴孔管后径向尺寸小于套管内径;悬挂纤维的孔板采用多块拼装,每块悬挂纤维的孔板至少有两维尺寸小于人孔,纤维两端设计了弹性挂环、吊环。可以只取出一个囊和局部纤维,便于检修、组装。(*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的改进,特别是涉及纤维填料、变孔隙度、密度可调、便于反洗的过滤器的改进。中国专利87100467-4号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名称为“介质过滤方法及设备”)公开了一种过滤器,该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出水质量、截污容量大、容易反洗、过滤速度快。该专利技术的要点是在立式罐内沿介质流向布置呈刷状的多元纤维束的外部或中间设有不透水的柔性囊,囊或囊与罐壁构成加压室,工作时向加压室充入一定体积的水或气体,通过囊向纤维加以定压,纤维受到径向压缩,被过滤介质沿着纤维流过,由于过滤介质流过纤维过程中的压头损失,使囊呈沿着介质流向逐渐变大的类似锥台的形状,即纤维的孔隙度从介质入口到介质出口的方向逐渐变小,于是实现深层过滤,当反洗时去掉加压室内的压力,纤维不受压,孔隙变大,反向冲洗很容易。该过滤器很好地实现了专利技术的目的。该过滤的不足之处是对于大直径过滤器,纤维束的支承装置采用法兰固定的整体多孔板、内囊绑扎在多孔管上,多孔管又固定在多孔板上,这种构造使维修和组装极不方便。本技术的任务是为了使过滤器便于检修和组装而改进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过滤器包括立式的罐、罐内悬挂的呈刷状的多元纤维束、位于出口侧的纤维束支承装置、位于多元纤维束外面或内部的至少一个能对纤维径向加压的囊、位于囊中心线的通罐外向囊输入加压介质并固定囊的两端的多孔管、多孔管的固定装置、反洗装置、纤维束下端悬挂的重坠,罐有人孔、入口、出口,为了便于对囊进行检修、维护和组装,多孔管固定装置采用套管7和多孔管固定法兰8,其数量与囊的数量相等,套管7为竖直贯通的圆管,其下端外侧固定在纤维束支承装置上,例如可以是焊接或法兰连结,其中部外侧焊在罐的上封头上,多孔管固定法兰8为一对法兰,一片焊在套管7的上端,另一片焊在多孔管4的上部离上端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多孔管从上方装入套管,以法兰8固定,两者同轴,多孔管下部超出套管延伸到纤维束层的下部,囊装在多孔管下部的外面置于多元纤维束内,囊的两端密闭固定在多孔管上,位于囊内的一段多孔管的管壁有一系列小孔,当囊压贴到多孔管时连同囊的固定元件的径向尺寸小于套管7的内径。为了克服检修时经常拆装大法兰的不足,罐的封头与罐体焊接为整体罐,纤维束的支承装置有以下三个方案第一方案,采用两块多孔板,大的多孔板为圆环形,其外周焊接在罐体上,其与套管7相贯处开与套管相应的孔,并沿孔以焊接与套管相接,小的多孔板为装配在圆环形多孔板内圆并与该圆相配合的圆形多孔板,圆形多孔板的直径小于上封头上的人孔10的直径,至于圆形多孔板的固定连接方式是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第二方案,采用与罐体内径一致的焊接到罐体上的整块圆形多孔板,它与套管7相贯处开套管外径相应的孔,以焊接连结,罐的上、下封头设有人孔。第三方案,采用焊接在罐体上的框架和安装固定在框架上的多块多孔板,这些多孔板安装固定在框架上以后构成的外形为与罐体内径相配合的圆形,每块多孔板至少有一维(除厚度以外的长和宽之中)的尺寸小于人孔的直径,框架的俯视图形与多块多孔板的拼装缝相对应,即每块多孔板的四周都能装到框架上,框架与套管相贯,最好是在框架的节点处与套管相贯,框架沿相贯线断开并焊接到套管的外表面上,与套管7相关(即安装时相接触)的多孔板在相关处设有与套管外径相应的缺口。各块多孔板的形状可以是由直径稍小于罐体内径的圆被若干互相垂直的弦分成的若干组相同的形状,框架即为在水平面上与上面所说的弦相对应的井字形布置的框架。囊的形状(在张开时)为上部大下部小的接近其工作状态的类圆锥台,两端圆滑收口,口径稍大于多孔管的直径。所说的类圆锥台例如可以是鸭卵形、覃形或类球形、类椭球形,其下部较缓慢收口。囊的上部设有铁饼状的金属予埋环,它的上表面与囊胶粘且外表面呈平滑过度的曲面,予埋环中间有一个与多孔管外径相配合的通孔,孔的外部沿周向均布至少三个盲螺孔,在多孔管位于多孔板下部的相应位置焊有与予埋环相配的法兰,囊从多孔管下部装到多孔管外,囊的上端的予埋环用螺钉固定在法兰的下面,同时起密封作用。囊的下端设有类铁饼状的金属的予埋饼,予埋饼的下表面与囊胶粘且外表面呈光滑过度的曲面,予埋饼的中心有一通孔,在多孔管下端的堵板上设有螺杆,予埋饼用螺母固定在多孔管的下端,同时起密封作用。在纤维束与多孔板之间设有弹性挂环,弹性挂环挂在多孔板的小孔上,纤维束挂在弹性挂环上,弹性挂环的下部为挂纤维的不闭合圆环状的环体,环体上部开口处有弯折向上的两个平行的平直段,平直段的上端有向外的倒钩,平直段的有效长度(不计倒钩长度)等于多孔板的厚度,两平直段的外侧距离小于多孔板上小孔的直径,安装后平直段插入多孔板的小孔外侧与孔壁相接触,倒钩的下端与多孔板的上表面接触,其外侧尺寸略大于多孔板小孔直径。上述向外的倒钩,可以改为相对平行的两个小圆环,安装时平直段插入小孔后在多孔板上部用金属丝穿入两个小圆环而挂卡住。悬挂在纤维束下端的坠与纤维束之间设有弹性吊环,弹性吊环的上部为下面开口的半圆环,开口处向下有平行的两个平直段,平直段最下部为向内弯90度的横钩,坠的上部的外侧设有水平的同一中心线的两个小孔,小孔的深度大于横钩的长度,半圆环吊在纤维束下端,横钩插入坠的水平小孔内。反洗装置由配气装置和反洗排水管组成,配气装置位于罐内多元纤维束的下方,是水平布置的气体通道网,由配气导管通到罐外,配气装置的上侧或下侧表面密布细小出气孔,反洗排水管为设于罐外的倒置U形管,一端经过三通和阀门与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另一端为反洗排水口,倒置U形管的上部与罐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倒置U形管的上部设有常开的向上的排气管。反洗排水也可直接向下排放,不设倒u形管。囊的材料可以是有骨架的胶布,例如至少一层挂胶布或挤压胶布,布选用簿且各向强度大的,例如合成纤维、金属纤维、天然纤维或其混合织成的布;也可以是无骨架的橡胶囊。为了制造方便,囊的形状也可以是近似球形或椭球形,上端胶接上前面所述的金属予埋环,下端胶接上前面所述的金属予埋饼。也可以先制成圆筒状,两端绑扎锁紧在中心多孔管上。为了利用原有设备改制过滤器,罐的封头与罐体以法兰连接,作为纤维束支承物的多孔板为压装在法兰接合面的圆型多孔板,焊在上封头的套管伸入到多孔板上相应位置的圆孔上,多孔管连同装在其下部外面的囊可以从上面装入套管内。对于较大的过滤器为了克服多个囊及与之相应的多孔管安装的麻烦,可以采用如下的另一种方案过滤器包括罐1、悬垂于罐内呈刷状的多元纤维束2、纤维束支承装置、位于纤维内能对多元纤维束加压的囊、纤维束下部悬挂的垂坠等,罐有人孔、入口、出口,其特征是囊3为象轮胎式的环形囊,囊的上端设有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加压口,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周向的吊装带,纤维束支承装置的下侧设有与上述吊装带相对应的圆周布置的向下凸起的吊装板,吊装带以螺钉、垫圈或压板固定在吊装板上,纤维束支承装置下侧相对应于囊的上端的加压口的位置设有与加压口数量相等的加压管,加压管下端与加压口相接通,另一端汇聚后通到罐外。囊的下端可以悬挂周向均布的若干重坠或用周向均布的若干弹性拉条拉在罐下部的支承物上。前述横断面为圆形的囊的下端也可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环形囊的断面为上大下小的罈、卵状的类圆锥台、椭圆、圆形之一。加压口与加压管相接的结构为加压管外套一个向下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器,特别是一种纤维填料变孔隙度、孔隙度可调、便于反洗的过滤器,包括立式的罐(1)、罐内悬挂的呈刷状的多元纤维束(2)、位于出口端的纤维束支承装置、位于多元纤维束内的至少一个能对纤维径向加压的囊(3)、位于囊中心线的通于罐外向囊输入加压介质的固定囊两端的多孔管(4)、多孔管的固定装置、反洗装置、纤维束下端悬挂的重坠(15),罐有人孔(10)、入口(18)、出口(11),其特征是:多孔管的固定装置为与囊的数量相同的套管(7)和多孔管固定法兰(8),套管7为竖直贯通的圆管,中部外侧焊在罐的上封头上,下端外侧固定在纤维束支承装置上,多孔管固定法兰为一对法兰,一片焊在套管(7)的上端,另一片焊在多孔管(4)的上部离上端一定距离的位置,以固定法兰(8)固定在套管(7)内与套管同轴的多孔管的下部超出套管伸延到纤维层的下部,位于多元纤维束内两端固定在多孔管上的囊(3)压贴到多孔管时连同囊的固定元件的径向尺寸小于套管(7)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凡清李俊文姚继贤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