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用人造羽毛及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5242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与使用水鸟羽毛的羽毛球同等的飞行性能及耐久性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及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羽毛球用人造羽毛(3)包括羽毛部(5)以及与羽毛部(5)连接的轴(固接轴部(10))。羽毛部(5)包括发泡体层(92)和夹着固接轴部(10)与发泡体层(92)接合的轴固定层(91)。发泡体层92与轴固定层(91)的平面形状相同。这样的话,通过使用发泡体层(92)作为羽毛部(5),能在抑制羽毛部(5)质量增加的同时提高刚性(抑制因击打而造成的变形),因而能抑制羽毛球用人造羽毛(3)的形状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羽毛球用人造羽毛及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尤其特定地涉及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及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已知有使用水鸟羽毛当作羽毛的羽毛球(天然羽毛球)和使用由尼龙树脂等人工制造而成的羽毛当作羽毛的羽毛球(人造羽毛球)。由于得到有一定品质的这种天然的羽毛需要花费工夫,因此天然羽毛球比使用人造羽毛的羽毛球价格高。因此,提出了使用廉价且品质稳定的人造羽毛的羽毛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特开昭59-6908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昭53-403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实公昭38-162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由纤维强化树脂制成的细棒重叠来作为羽轴(日文羽轴),并将由纤维分散树脂的薄板构成的羽毛部夹在该细棒之间并固定而成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羽毛部夹在轴的呈双叉状的端部之间并粘接固定而成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羽毛球,该羽毛球是通过两片成型成筒状的化学纤维布从外周侧和内周侧夹住配置成环状的多个羽轴并粘接固定而成的。专利文献1 特開昭59-69086号公報(日本专利特开昭59-69086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開昭53-40335号公報(日本专利特开昭53-40335号公报)专利文献3 実公昭38-1627号公報(日本专利实公昭38-16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使用羽毛球用人造羽毛的人造羽毛球中,根据专利技术者的实验得知,由于在实际使用时羽毛部与羽轴的连接部会剥落、应力集中于该连接部而导致折损,因此在耐久性方面比使用水鸟羽毛的天然羽毛球差。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羽毛球中,由于是将与多个羽轴相对应的羽毛部全部连接而成的一体构件 (化学纤维布),因此,在形状及飞行性能上与天然羽毛球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获得水鸟羽毛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使用水鸟羽毛的天然羽毛球的价格也飞涨,迫切需要具有与使用水鸟羽毛的天然羽毛球同等的飞行性能、耐久性的使用人造羽毛的人造羽毛球。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与使用水鸟羽毛的羽毛球同等飞行性能及耐久性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及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包括羽毛部和与羽毛部连接的轴。羽毛部包括发泡体层和夹着轴与发泡体层接合的轴固定层。发泡体层与轴固定层的平面形状相同。这样的话,通过使用发泡体层作为羽毛部,能在抑制羽毛部的质量增加的同时提高刚性(抑制因击打而造成的变形),因而能抑制羽毛球用人造羽毛的形状变化。其结果是,由于能稳定地维持使用该羽毛球用人造羽毛的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的飞行性能,因此, 能实现耐久性优异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及羽毛球。此外,通过将轴固定层与发泡体层层叠,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羽毛部的刚性。其结果是,能防止发泡体层的破损(破碎、飞散)。而且,通过用轴固定层和发泡体层夹住轴来进行固定,能实现轴与羽毛部的可靠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包括半球状的底座主体和与该底座主体连接的多根上述羽毛球用人造羽毛。这样的话,就能通过人造羽毛实现廉价的羽毛球。而且,在飞行性能上,也能实现与以往使用天然羽毛的羽毛球同等的飞行性能。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通过夹着轴将发泡体层与轴固定层接合来构成羽毛部,因此,能在抑制羽毛部的质量增加的同时提高羽毛部的刚性,其结果是,能实现耐久性优异且飞行性能良好的羽毛球活动用羽毛球以及构成该羽毛球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1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羽毛球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表示构成图1及图2所示的羽毛球1的、本专利技术的羽毛球用人造羽毛的实施方式1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羽毛球的配置有中线的部分的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7是用于说明图1及图2所示的羽毛球中底座主体与人造羽毛的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用于说明图3 图5所示的人造羽毛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图1及图2所示的羽毛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1的人造羽毛的第一变形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1是沿图10的XI-XI线的剖视示意图。图12是表示构成图1及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1的人造羽毛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3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2的人造羽毛的剖视示意图。图14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3的人造羽毛的剖视示意图。图15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4的人造羽毛的平面示意图。图16是沿图15的XVI-XVI线的剖视示意图。图17是表示构成图15及图1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4的人造羽毛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8是表示构成图15及图1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4的人造羽毛的另一变形例的平面示意图。图19是沿图18的XIX-XIX线的剖视示意图。图20是表示构成图15及图1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4的人造羽毛的又一变形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1是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5的人造羽毛的平面示意图。图22是表示构成图2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5的人造羽毛的变形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3是用于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6的人造羽毛的结构及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不重复其说明。(实施方式1)参照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参照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羽毛球1由半球状的底座主体2、与底座主体2的形成有凸部的固定用表面部连接的多根羽毛球用的人造羽毛3、用于将多根人造羽毛3彼此固定的固定用绳状构件以及用于维持多根人造羽毛3的层叠状态的中线15构成。多根(例如16根)人造羽毛3呈圆环状地配置于底座主体2的固定用表面部中凸部的外周部。此外,多根人造羽毛3被绳状构件彼此固定。多根人造羽毛3被配置成随着远离底座主体2、 彼此间的距离变大(由多根人造羽毛3形成的筒状体的内径随着远离底座主体2而变大)。中线15用作用于维持多根人造羽毛3的层叠状态的固定构件。S卩,如后所述,配置该中线15以确定多根人造羽毛3的位置关系。参照图3 图5,对本专利技术羽毛球用人造羽毛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参照图3 图5,构成图1及图2所示的羽毛球1的人造羽毛3由羽毛部5和与该羽毛部5连接的轴7构成。轴7由以从羽毛部5突出的方式配置的羽轴部8以及在羽毛部 5的大致中央部与羽毛部5连接的固接轴部10构成。羽轴部8和固接轴部10配置成在同一条线上延伸,由此构成一个连续的轴7。如图4及图5所示,羽毛部5由以夹着固接轴部 10的方式配置的发泡体层92及轴固定层91以及用于将上述发泡体层92与轴固定层91彼此固定的粘接层93、94构成。即,在羽毛部5中,发泡体层92与轴固定层91以夹住固接轴部10的方式层叠。此外,在羽毛部5中,为将发泡体层92与轴固定层91彼此连接,并将固接轴部10与上述发泡体层92及轴固定层91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用人造羽毛(3),包括:羽毛部(5);以及与所述羽毛部(5)连接的轴(7),所述羽毛部(5)包括发泡体层(92)和夹着所述轴(7)与所述发泡体层(92)接合的轴固定层(71、81、91),所述发泡体层(92)与所述轴固定层(71、81、91)的平面形状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聪
申请(专利权)人:美津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