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383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10),该转子包括基体(20)和固定在该基体上并支承永磁体的多个支承体(30a,30b)。转子的特征在于,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的两个第一支承体(30a)形成第二支承体(30b)的接纳区域,以使第一支承体(30a)形状配合地连接至第二支承体(30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例如发电机或电动机)的转子,该转子具有基体和固定在基体上并支承永磁体的多个支承体。
技术介绍
长久以来已知这种转子的结构。同样长期以来就有关于将永磁体固定到转子的基体上的问题,这些永磁体通常粘结于支承体。工作人员为了组装任务而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尤其考虑到由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相当大,必须确保只将非磁性材料引入工作室,且尤其是只使用非磁性工具。此外,在清洁室内进行安装,从而排除任何可能不利地影响待组装的电机运转的污染。当将永磁体安装到转子基体的外圆周上时,尤其存在的问题是,布置在相邻支承体上的磁体对彼此施加很强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因而使组装相当困难。在机器运转期间,除了磁力外也有作用在支承体上的离心力,因而有必要在永磁体和/或支承体与转子的基体之间形成极其安全和持久的连接。通常,借助形状配合的锁定连接来进行转子基体和支承体之间的连接,其中在转子的基体中加工出燕尾形的槽,在支承体上形成的燕尾槽状的销引入该燕尾槽。例如从EP 1 439 626 Al和DE 197 05 432 Al中已知这种设计。即使这种设计可确保支承体,进而是装在该支承体上的永磁体,可以相继通过推入转子基体上的槽中来附连,这样它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加载,但为了保持必要的制造公差,实施这种连接非常耗费劳力并要求高精度。因此,制造这种转子的成本也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生产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该转子可以简单但同时安全地进行组装。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转子来实现该目的。附属权利要求规定本专利技术有利的实施例。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较佳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的立体图;图2示出根据图1中特别较佳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子的轴向视图的细节;图3示出在图1中的转子在组装阶段的轴向视图的细节;图4示出在另一组装阶段的转子的径向视图;图5示出根据图2所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子的轴向视图的细节;以及图6示出根据图2所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子的轴向视图的细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取代铣削入转子10的基体中的槽,以如下方式构成永磁体 40的支承体30a,30b,即,使间隔开布置的两个第一支承体30a的彼此面对的凸缘形成一个接纳区域,与第一支承体的凸缘互补设计的第二支承体30b可以被推入该接纳区域,由此在径向上可以实现第一支承体30a和第二支承体30b之间形状配合(positively)的连接。起初相对较远隔开的两个第一支承体30a附连至转子10的基体20的优点在于, 作用在永磁体40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在较大工作距离的情况下减到最小,且因此更易于处理支承体30a。同时增加工作安全性。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尤其较佳设计的转子。转子10具有基体20,在该基体20 上附连有支承永磁体40的支承体30a,30b。如图1中所述,第一支承体30a在转子10的基体20的圆周上与第二支承体30b交替布置。由第一支承体30a形成的接纳区域较佳为燕尾设计(如图2中所示),而第二支承体30b本身为燕尾形。替代地或附加地,第一支承体30a和第二支承体30b可以如附图5 和6中所示那样具有舌键连接。在此,舌键连接也可以设计成如舌-槽连接,元件70较佳地引入设置在(几乎)相同的支承体30a,30b中的槽中。尤其较佳的是,元件70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承体30a或第二支承体30b。第一支承体30a和第二支承体30b较佳的是形成为具有相同的覆盖面积,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30a,30b尤其较佳地为相同设计,且永磁体40在相对侧上附连于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30a,30b上。为此,第一支承体30a还可以设计成扇形的横截面,且第二支承体30b可以设计成与第一支承体30a互补。 第二支承体30b被推入由第一支承体30a形成的接纳区域中,这样第二支承体30b 被稳固地保持在接纳区域中,由此可通过接纳区域来防止屈服于第一支承体30a的吸引力。当第二支承体30b被推入在轴向上附连于转子10的基体20的第一支承体30a之间并通过形状配合的连接来固定以防径向移位之后,可将第二支承体30b附加地固定在基体20上。当例如为风力轮机的同步发电机而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10时,将如附图3和4 中例子所示那样如下进行首先,用工具100将至少两个第一支承体30a引到转子10的基体20附近并彼此相对间隔地附连至基体20,这样就可以将第二支承体30b接纳在第一支承体30a之间。第一支承体30a以其朝向彼此定位的凸缘形成第二支承体30b的接纳区域。然后,第二支承体30b被推入由第一支承体30a形成的接纳区域中,第二支承体 30b的凸缘设计成与第一支承体30a的凸缘互补,这样在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30a,30b 之间产生径向形状配合的锁定连接,这种连接可抵制第二支承体30b被径向抬起。第二支承体30b较佳地例如借助螺纹连接件直接固定在基体20上。当支承体30a,30b借助螺纹连接件50与基体20固定时,尤其有这样的可能性,即在组装时还没有完全将第一支承体30a紧固到基体20上,该第一支承体30a例如具有设置在支承体30a处的螺柱(stud screw)(未示出),这样先是还留有间隙,因此在制造支承体30a, 30b时可以有尽可能大的制造公差。直到第二支承体30b移入由第一支承体30a形成的接纳区域后,才通过旋紧螺纹连接件50将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30a,30b引入它们最终的位置,而不会损害工作安全性。然后重复上述所有步骤,直到所有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30a,30b都附连于转子10的基体20。或者,先将转子10需要的所有第一支承体30a附连于转子10的基体,然后将各第二支承体30b推入并固定在各第一支承体30a之间。还可以使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30a,30b较佳地具有设计成不同布置的(螺纹)孔的紧固装置,因此第一支承体30a和第二支承体30b会由于具有不同的“孔布设图案”而互不相同。然后,可以将紧固装置50插入这些孔中(未示出)。由于有改进结构的工艺过程,这种设计同样有助于提高工作安全性。除了关于工艺过程的上述方面,将支承体30a,30b牢固地紧固至转子10的基体20 以形成牢固互连的单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气隙损失最小化。尤其较佳的是,以如下方式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即,将至少一个位置保持装置 60 (也称为“模拟物”,见图幻固定到转子10的基体20上,该位置保持装置为第二支承体 30b留出空间,并在固定第一支承体30a之后、引入至少一个第二支承体30b之前移除该位置保持装置。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支承体30a以彼此间隔的距离固定,从而确保第二支承体 30b可以被推入第一支承体30a之间。为此,位置保持装置60具有与第二支承体30b大致相同的尺寸。然而,考虑到制造公差,还可以使位置保持装置有比第二支承体30b略大的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10),包括基体00)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并支承永磁体的多个支承体(30a,30b),其特征在于,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第一支承体(30a)形成第二支承体(30b)的接纳区域,以使所述第一支承体(30a)形状配合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承体 (30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10),包括基体(20)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并支承永磁体的多个支承体(30a,30b),其特征在于,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第一支承体(30a)形成第二支承体(30b)的接纳区域,以使所述第一支承体(30a)形状配合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承体(30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西格弗里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爱罗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