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部电子电路的改进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054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发光体(1),包括:内部管型结构(2),由热传导和电绝缘材料制成;LED(6),与内部管型结构(2)的第一端(3)相关联;LED(6)的电子控制电路(8),容纳在内部管型结构(2)中;基座(9),与内部管型结构(2)的在第一端(3)相对侧上的第二端(4)相关联并且电连接到控制电路(8);以及套筒环(11),布置在内部管型结构(2)的外部并且与内部管型结构(2)共轴,在内部结构(2)的第一端(3)处限定环形壳体(12),所述环形壳体(12)容纳覆盖LED(6)的灯泡(13)的下部(131)。发光体的套筒(11)由热传导材料制成,其内表面(111)与内部管型结构(2)的外表面(21)接触,以通过向外部的对流来获得在与内部管型结构(2)接触后接收到的热量的消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一个或更多高功率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发光体,特 定既适于在LED的操作期间使由LED产生的热量消散,又适于提供其构成组件的电绝缘。已知在最近几十年来,人造光的使用以及因此对适于产生所述类型的光的设备的 需求在私人、公共、商业和工业的所有部分中呈指数增长。因此,总的趋势是制造使得有可 能获得高功能性并且同时相当大的能耗减少的发光系统,这因此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已知的是,实际上,直到几年前,用于制造人造光的最普遍的技术包括制造白炽 灯,这在今天被看作是过时的并且从其专利技术起是无效率的。根据该技术,实际上,通过流过钨丝(其变为白炽的并且因此发射光(在所有方向 上))中的高电流生成光。该系统的缺陷在于,仅10%的电流在光能量中转换,而其余90%以热量形式消散。此外,该类型发光设备的平均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并且因此,即使单个白炽灯的成 本较低,频繁磨损和大量破坏增加了连接到在各个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中存在的全部发光 设备的成本。已知,为了克服由基于白炽技术的发光系统带来的这些缺陷,已经进行尝试来将 新技术集中于低消耗的构思,并且该观点已经导致开发致密荧光灯,技术术语上称为CFL。特别地,荧光灯包括填充有氩和汞蒸气的薄玻璃管。管的端部被涂覆有能够容易 释放电子的碱氧化物的金属电极密封。当电流在电极之间流动时,其通过气体并使之电离, 因此荧光管发射UV (紫外线)射线。此时,覆盖有磷光物质(例如硅酸锌或钨酸镁)的管的内表面吸收UV射线,并且 将能量重新辐射作为可见光辐射。不利的是,这种类型的灯工作,直到在电极上的碱氧化物层耗尽。因此,即使在此情况下,CFL灯的功能效率也随时间而受到限制。实际上,即使所述类型的灯的持续时间超过由白炽灯确保的持续时间,然而,其也 限于6000至15000小时的工作范围内。此外,所述设备带来不应被低估并且在此列出如下的其它缺点。首先,为了能够打开低耗荧光灯,必须提供大致800V的闪络电压,其必须由包括 在灯自身上布置的变压器和自动开关的电子电路正确地提供。所以,在此情况下,存在由于在打开时提供的高闪络电压而导致的第一问题、以及 与荧光灯必须具有以能够包含所述控制装置的大小有关的另一问题。最后,不应低估的另一问题被表示为这样的事实这些发光设备包含汞,并且因此 它们的最终布置是困难和危险的。因此,最近几年,研究了对效率和低消耗的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目前,普遍使用包含过去已知但直到现在尚未正确利用于此目的的电子元件的 灯。所述电子元件是所谓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确保与已知领域的替选技术相比的 多个优点。有助于扩展用于制造发光设备的LED的使用的主要优点之一是以下事实不同于 白炽灯或CFL,所述电子元件将几乎所有的所提供的电能转换为光能。此外,归功于LED的物理配置,LED使得有可能在单个方向上发射光,无需透镜或 扩散器,因此提高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另一优点在于,LED以其额定值工作的时间间隔显著高于由采用不同技术(例如 以上描述的技术)的设备确保的时间间隔。关于这些类型的LED灯,其不同的实施例是已知的,其中,在专利申请US 2006/0232974中描述的解决方案具有包括内部耗散结构的LED灯,在内部耗散结构的上端 存在LED。所述耗散结构包含在第二塑料结构的内部,所述第二塑料结构具有绝缘内部组件 并且创建设备自身的外部配置的单一目的。该灯还包括覆盖LED的上部的灯泡和位于内部耗散结构下的基座。这种类型的灯带来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们包括具有有限发光能力的LED,其不能够 获得可与传统白炽灯或CFL灯比较的值,即使通过串联或者并联多个LED以形成电池也不 能。已知的是,为了克服该缺点,近来使用了高功率LED,而非标准LED。实际上,已知的是,这些高功率发光元件中的两个或三个具有可与根据上述已知 技术而制造的灯的发光能力比较的发光能力。此时,现有技术的LED灯的结构,具体地说在以上提及的专利US 2006/023^74中 描述的结构,不确保以上提及的高功率LED的操作。具体地说,上述结构不能有效地使由高功率LED产生的热量消散,此外也不能令 人满意地将LED和用于从外部控制它们所需的电子组件绝缘。这样涉及的缺陷是在额定值的这些高功率LED的操作随时间而受限,并且LED比 制造商实际确保的持续更短。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以上列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包括高功率LED并且能够在获 得与现有技术的发光设备相同的发光能力的情况下使由所述LED产生的热量消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体,在该发光体中,与现有技术的LED设备 相比,高功率LED与用于从外部控制所述LED的电子组件的电绝缘更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但并非最不重要目的在于提供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设备相比更坚固 耐用的发光体。上述目的是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性的发光体实现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该发光体的其它特性。优选地,提供所述发光体装置,确保高功率LED根据它们的典型光发射而随时间 的操作。因此,另一优点在于,替代使用白炽灯和CFL灯,通过使用LED来获得相同光强度, 可以确保显著的能量节省。参照附图,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在提供为指示性非限定性示例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 例的描述中更详细地突显,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具有两个不同类型灯泡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发光体的投影图;图2示出根据垂直平面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3示出根据垂直平面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4示出根据垂直平面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的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发光体完整示出于图1和图2中,其中,用1表示该发光体。如图2所示,其包括由热传导和电绝缘材料制成的内部管型结构2。于在此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材料是百分比为98%的氧化铝。在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中,构成内部管型结构2的材料可以是与上述百分比不同 的氧化铝,或者可以是具有等效特性的别的材料,例如热传导或电绝缘塑料材料。与在此描述的并且在图2中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中,内部管型结构2配备 有第一端3和第二端4,第一端3通过第一固定横向壁31闭合,第二端4与第一端相对,完 全打开以允许管型结构2的内部腔体5与外部之间的通信。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内部管型结构2在第一端3处未配备有固定 横向壁,而是在第二端4处配备有第二固定横向壁41。最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在第一端3处没有固定横向壁,在第二端4处也没 有第二壁,这使得管型结构2的内部腔体5可从两侧存取,如图4所示。关于通常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体1,其还包括与内部管型结构2的第一端3相关联的一个 或更多LED 6。特别地,一个或更多LED 6应用于印制电路(PCB) 7,PCB 7转而与内部管型结构2 的第一端3相关联,如前所述。于在此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中,用于制成发光体1的一个或更多LED 6是高功率 LED,其发光能力比标准LED的发光能力高得多。然而,并不排除的是,在此处未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中,发光体1可以配备 有不同类型的LED。为了控制所述高功率的一个或更多LED 6,在内部管型结构2内部,存在以固定和 恒定方式调整电流的电子控制电路8。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体(1),包括:-内部管型结构(2),由热传导和电绝缘材料制成;-一个或更多发光二极管(6),与所述内部管型结构(2)的一个第一端(3)相联;-所述一个或更多发光二极管(6)的控制电路(8),容纳在所述内部管型结构(2)内部;-灯基座(9),与所述内部管型结构(2)的在所述第一端(3)相对侧上的第二端(4)相关联并且电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8);-套筒环(11),布置在所述内部管型结构(2)的外部并且与所述内部管型结构(2)共轴,在所述内部结构(2)的所述第一端(3)处限定环形座(12),所述环形座(12)容纳覆盖所述一个或更多发光二极管(6)的灯泡(13)的下端(13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环(11)由热传导材料制成,所述热传导材料具有与所述内部管型表面(2)的外表面(21)接触的内表面(111),以通过向外部的对流来获得在与所述内部管型结构(2)接触后接收到的热量的消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维德·尼古拉·贾科明
申请(专利权)人:VLED光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