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仁水专利>正文

新型高效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91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工程中的气液分离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主要由隔板、内骨架、外骨架、上下端板、除雾介质和导液口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TJCW系列除雾器,可用作塔器、气液分离罐、蒸发器、废气处理及压缩机出口除油等方面的除雾器。由于TJCW型除雾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除雾器的除雾机理,使得除雾器除雾效率可达99.8%以上,操作弹性为传统除雾器的2倍。(*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化学工程中的气液分离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气液分离过程中以前主要采用丝网除雾器。传统的除雾器,除液主要是靠惯性截留。传统的除雾器采用平铺式,气体流动方向与平铺丝网垂直,其除雾机理如图2所示。这种除雾器的缺点是操作弹性小,气速过低,夹带的雾沫惯性小,在气体中飘荡,未与丝网细丝碰撞就随着气体通过丝网而被气体带走;气速过高,凝集的液滴不易从丝网上落下,易产生二次夹带,使分离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易安装、除雾效果高、操作弹性大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TJCW系列除雾器,主要由隔板、外骨架、内骨架、上端板、除雾介质、下端板和导液口组成。它可用作塔器、气液分离罐、蒸发器、废气处理及压缩机出口除油等方面的除雾器。由于TJCW型除雾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除雾器的除雾机理(如附图说明图1),在使用过程中,除雾器隔板与塔壁紧密结合,将除雾器平分为上下两部分,气体穿过除雾器下半部分的侧面除雾介质进入除雾器内腔,再穿过除雾器上半部分的侧面除雾介质,使得气体通过除雾器时由轴向流动变为径向流动,并且从传统除雾器的单级除雾变成两级除雾,此外还在除雾器内设有导液机构(导液孔或导液管),减少高气速下液体在除雾介质中的持液量,防止了液体的二次夹带。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TJCW型除雾器具有很高的除雾效率,可达99.8%以上,操作弹性为传统除雾器的2倍。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TJCW型除雾器示意图。图2是传统除雾器示意图。图3是TJCW型除雾器在塔器或其它类似设备中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除雾器上端板俯视图。图5是除雾器俯视图。图6是除雾器下端板导液开孔示意图。图7是下装分体式除雾器。图8是上装整体式除雾器。如图所示,(1)是塔圈,(2)是外骨架,(3)是隔板,(4)内骨架,(5)是导液口,(6)是下端板,(7)是除雾介质,(8)是上端板,(9)是卡子,(10)~(12)分别为螺栓、螺母和垫片。TJCW型除雾器的基本结构是先制造一定形状的内骨架,再将除雾介质缠绕于内骨架上,然后用外骨架固定,再连接上、下端板,最后将隔板固定于除雾器外侧面,隔板与除雾器外骨架及除雾介质之间紧密结合,无空隙,安装时除雾器用卡子、螺栓、螺母、垫片与塔圈紧密结合。除雾器的截面积为塔截面或其它相应设备的截面积的40~400%。其中内骨架可由钢条、钢棒、型钢、钢板网或其它标准件制成,或者由骨架与上下端板铸成一体。外骨架可用与内骨架相同材料制造。根据设计要求,除雾介质可选用波纹丝网或无波纹丝网,或者可选用其它材料, 如纤维等。除雾介质可整体缠绕在内骨架上,或将其缠绕成独立部分,然后填充于内外骨架之间。上、下端板可由钢板或类似材料制造,上端板为一整体无孔板,下端板在四周或中间的适当位置开设导液孔或加导液管。隔板可根据具体情况位于除雾器侧面的适当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TJCW型除雾器,根据相应设备的大小,采用整体式,由设备的开口端放入;或采用分体式,分体从设备的人孔放入。除雾单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单元组合,各单元的截面可以是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梯形或其它形式。根据设备具体情况,TJCW型除雾器可制成上装式或下装式结构。各种结构形式的除雾器如图7、图8所示。TJCW型除雾器可与相应设备制成整体设备,如与塔器中的液体分布器或液体收集器、气液分离罐等,可节约投资,使设备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如图10所示。图9、图10、图11是TJCW型除雾器的样品。图9是分体式除雾器,双除雾单元,除雾单元的截面为半园形;图10是整体式除雾器,四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的截面为圆形;图11是分体式除雾器,五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的截面为梯形。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TJCW系列除雾器,可用作塔器、气液分离罐、蒸发器、废气处理及压缩机出口除油等方面的除雾器,用于减少贵重组分的损失,增加通量,提高组分的纯度,消除杂质,减小下游的腐蚀,减少大气和水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它包括设备主体(1)、外骨架(2)、隔板(3)、内骨架(4)、导液口(5)、除雾介质(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端板(6)、上端板(8),除雾介质(7)缠绕在一定形状的除雾器内骨架(4)上,同上端板(8)下端板(6)一起构成该除雾器的主体,隔板(3)与除雾介质(7)紧密结合,并通过外骨架(2)连接,将整个除雾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隔板(3)将除雾器分为上下两级,隔板(3)与设备主体(1)之间紧密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的侧面积为塔或其它相应设备的截面积的40~400%。3.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的上端板(8)为一整体无孔板;下端板(6)中间密闭周围开设导液孔(5),或者周围密闭在下端板中间开设导液孔,或者开设导液管。4.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的内外骨架(4)、(2)可由钢条、钢棒、型钢、钢板网或其它标准件制成,或者除雾器的内外骨架(4)、(2)连同上下端板(8)、(6)铸成一体。5.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的除雾介质(7)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丝网,也可以是纤维等材料。6.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的除雾介质(7)可整体缠绕在内骨架(4)上,或将除雾介质(7)分别缠绕成独立的部分,填充于内外骨架(4)、(2)之间。7.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的缠绕在内骨架(4)上的除雾介质(7)内设导液通道,通道可在除雾介质(7)上加压波纹通道或其它通道。8.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可制成整体式或分体式;除雾单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单元的组合,各单元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梯形、长方形等形式。9.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可制成上装式或下装式。10.按照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雾器可与相应设备,如与塔器中的液体分布器或液体收集器、气液分离罐相连,制成相应的整体设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工程中的气液分离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主要由隔板、内骨架、外骨架、上下端板、除雾介质和导液口组成。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TJCW系列除雾器,可用作塔器、气液分离罐、蒸发器、废气处理及压缩机出口除油等方面的除雾器。由于TJCW型除雾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除雾器的除雾机理,使得除雾器除雾效率可达99.8%以上,操作弹性为传统除雾器的2倍。文档编号B01D46/24GK1204545SQ97113349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蓝仁水 申请人:蓝仁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备主体(1)、外骨架(2)、隔板(3)、内骨架(4)、导液口(5)、下端板(6)、除雾介质(7)、上端板(8)等部分,除雾介质(7)缠绕在一定形状的除雾器内骨架(4)上,同上端板(8)下端板(6)一起构成该除雾器的主体,隔板(3)与除雾介质(7)紧密结合,并通过外骨架(2)连接,将整个除雾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隔板(3)将除雾器分为上下两级,隔板(3)与设备主体(1)之间紧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仁水
申请(专利权)人:蓝仁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