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片及由多个布片形成的布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732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片,所述布片能够通过扁平小片构成由轻质且柔软的面料形成的衣服。所述布片由六边形的中央部、及交替位于所述中央部的边缘的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构成,上述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共有上述六边形的一边,同时在第1边缘部与上述中央部的边界线具有第1切口,所述第1切口短于所述边的长度、长于所述边的1/4长度,在第2边缘部与上述中央部的边界线从所述边的两端开始具有第2切口,所述第2切口等于或稍长于[边的长度-第1切口的长度]的1/2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片,所述布片能够通过连接多个扁平小片构成衣服、包、鞋、窗帘、遮阳蓬、隔断、展示墙、坐垫、膝盖包布、服装饰品、帽子及桌布等各种布制品。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连接多个扁平小片组合得到的衣服等产品。例如,作为人体防护衣服用材料,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25599号公报)中公开了六边形的防刃板小片。另外,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343091号公报)中公开了连接多个耐刃板形成的耐刃防御构件、及连接所述耐刃防御构件构成的耐刃防御衣服。进而,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0-117496号公报)中公开了优选用于防弹背心等的、以陶瓷板作为主体的复合防护板。另外,专利文献4 (美国专利第5592691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使用拉链连接多个正多边形布片构成布制品。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1-12559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34309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实开昭60-117496号公报专利文献4 美国专利第55926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即使称作连接多个扁平小片组合得到的衣服,现有已知的衣服只是人体防护用衣服,构成衣服的小片为金属或陶瓷等,是有重量且硬质的材料,通过拉链等紧固方式连接布片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片,所述布片能够仅通过扁平小片构成由轻质且柔软的面料形成的衣服、和其他上述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布片的特征在于,由六边形的中央部、及交替位于所述中央部的边缘的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构成,所述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共有上述六边形的一边,同时第1边缘部共有上述六边形的2个顶点,在第1边缘部与上述中央部的边界线具有第1切口,所述第1切口短于所述边的长度、长于所述边的1/4长度,在第2边缘部与上述中央部的边界线从所述边的两端开始具有第2切口,所述第2切口等于或稍长于的1/2的长度,使上述3个第1切口与其他同一形状的不同的3个布片的第 2切口的各个切口一致,能够进行嵌合和连接,使上述3个第2切口与除上述3个布片以外的同一形状的不同的3个布片的第1切口的各个切口一致,能够进行嵌合和连接。上述六边形优选为点对称,更优选为正六边形。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与上述六边形的一边的接头宽度,优选为与所述六边形的一边的长度相等。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的形状,优选为矩形、梯形、半圆形、半椭圆形、三角形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布制品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布片的第1切口与其他布片的第2切口嵌合, 连接多个上述布片而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布制品的特征在于,弯曲上述布片的第2边缘部,插入其他布片的第1边缘部的第1切口,将所述第1切口与上述第2边缘部的第2切口嵌合,连接多个上述布片而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布片由扁平的小片构成,因此,材料的成品率良好,能够从很小的布材料制作布片而没有浪费。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布片通过连接同一形状的布片,能够制作期望大小及形状的产品,因此,能够应对少量多品种,生产率高。本专利技术的布片之间的连接不需要此类扁平小片的连接中通常需要的构件、线及其他紧固方式,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制作衣服及其他上述产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布片时,用户能够享受自己制作产品的乐趣,同时也可以根据目的改变形状、或改变颜色。即,本专利技术的布片通过改变颜色或面料,能够赋予上述产品各种变化,能够提高商品价值。另外,在产品破坏或破损时,使用者自己也能够简单地修理。 附图说明为本专利技术的布片的正视图。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布片的变形例的正视图。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布片的其他变形例的正视图。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布片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正视图。为表示图4所示的布片的连接部状态的正视图。为表示连接3片图1所示布片的状态的正视图(图6(1))及背视图(图 6(2))0为由多个布片构成的T恤及包的正视图。符号说明2中央部10第1边缘部11 第 1 切口20第2边缘部22 第 2 切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布片的实施方式。图1为布片的正视图,布片由正六边形的中央部2及交替位于中央部2的边缘的第1边缘部10、10、10及第2边缘部20、20、20构成。通过交替配置第1边缘部10、10、10及第2边缘部20、20、20,可以平面地几乎无限地连接布片。第1边缘部10及第2边缘部20分别共有中央部2的正六边形的一边,与中央部42成为一体。在第1边缘部10与中央部2的边界线设置第1切口 11,所述第1切口 11短于共有边的长度A、长于所述边的1/4长度。图1中,用al表示第1切口 11的长度。另外,在第2边缘部20与中央部2的边界线从共有边的两端开始设置第2切口 22、22,所述第2切口 22、22等于或稍长于“边的长度A-第1切口的长度al,,的1/2长度。 此处,“稍长”是指排除不能保持下述连接强度的长度。图1中,用a2表示第2切口 22的长度。如下所述,第1切口 11与第2切口 22、22嵌合,布片之间相连接。因此,为了保持布片彼此的连接强度,作为第1切口 11及第2切口 22、22的长度,需要为上述范围的长度。 第1切口 11的优选长度al为共有边的1/4至3/4的长度,特别优选共有边的1/2左右的长度。另外,关于第1切口 11及第2切口 22、22的宽度,主要依赖于布片的厚度。第1(第 2)切口 11、22从布片的正面贯通到背面。关于第1切口 11的长度al及第2切口 22、22的长度a2,更具体而言,还取决于布片的材质、厚度、用途,但采用聚酯制、约0. Imm厚的布片制作上衣时,图1中,设定正六边形的一边的长度A例如为25mm时,al = 11mm、a2 = 7mm。作为中央部2的形状,正六边形最理想。正六边形能够连接布片构成没有间隙的平面,在布片连接时,方向性自由,在连接强度方面也很优异。即使为除正六边形之外的形状,只要为点对称的六边形,则从能不受连接方向性限制地、没有间隙地构成平面的方面考虑,也优选。作为点对称的六边形,可以举出例如正六边形向一个方向变形后的形状(6边的长度全部相等,内角不是120度、而有2种内角的六边形);如图2所示的全部内角为120 度,边长有2种的六边形;如图3所示的边长、内角均有2种的六边形。但是,根据产品的用途需要考虑与长连接边相比,上述六边形的短连接边连接强度下降。需要说明的是,中央部2的形状为除上述正六边形及点对称的六边形之外的六边形,且相对于连接一对对角的线段为轴对称的六边形时,虽然能够构成没有间隙的平面,但是受到连接方向性的限制变多,不优选。另外,中央部2的形状为正方形、矩形或菱形时,有时连接布片也不能构成环状, 或者产生第1边缘部10或第2边缘部20的重叠或褶皱等,不优选。关于布片的大小,虽然多取决于由布片构成的产品的性质、大小,但是没有特殊的限制。但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布片基本上是采用手工作业连接制作的,所以例如为正六边形时,优选一边的长度在10 900mm的范围内。第1边缘部10及第2边缘部2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但要考虑制造的难易等、布片的制造条件,还要考虑作为第1(第2)边缘部10、20的设计性。即,这是因为第1(第2) 边缘部10、20的形状决定了由布片构成的产品的背面(根据情况,表面)的设计。另外,由于布片的背面在作为衣服时也与其保温性·保湿性和肌肤触感等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根据布片的适用用途,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片,其特征在于,由六边形的中央部、及交替位于所述中央部的边缘的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构成,所述第1边缘部及第2边缘部共有所述六边形的一边,同时第1边缘部共有所述六边形的2个顶点,在第1边缘部与所述中央部的边界线具有第1切口,所述第1切口短于所述边的长度,长于所述边的1/4长度,在第2边缘部与所述中央部的边界线从所述边的两端开始具有第2切口,所述第2切口等于或稍长于[边的长度-第1切口的长度]的1/2长度,使所述3个第1切口与其他同一形状的不同的3个布片的第2切口的各个切口一致,能够进行嵌合和连接,使所述3个第2切口与除所述3个布片之外的其他同一形状的不同的3个布片的第1切口的各个切口一致,能够进行嵌合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恩
申请(专利权)人:必路玛台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