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685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看台,尤其是具有多个台阶元件(2)的便携式看台(1),台阶元件(2)在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成运输或静止位置,台阶元件(2)可以在水平拉出方向(F)上沿着设置在台阶元件(2)的侧向端部区域内的支撑轮廓(3)从支撑框架上拉出到使用位置。至少一个支撑轮廓(3)设计成具有倒U形截面,支撑轮廓(3)的底部开口,支撑轮廓(3)具有朝着一个缝隙(13)向内缩回的腿部,腿部的内表面为承载面(11、12),并且底部的台阶元件(2)具有至少4个成对设置的支撑滚轮(14),支撑滚轮(14)在支撑轮廓(3)的承载面(11、12)上运动,至少4个成对设置的支撑滚轮(14)设置在基本上竖立的横梁(7)的两侧,横梁(7)从缝隙(13)中突出,而横梁(7)又在其底部依次与在拉出方向(F)上突出的一个支撑轮廓(3)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看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看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台阶部件的便携式看台,这些台阶部件可以像望远镜一样自基本上为管状的支撑框架的运输位置从水平拉出方向拉出到使用位置。技术背景德国专利7411654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看台,并且公开了拉出装置的多种改型。因此其重点在于C形轮廓。网状物及位于下方的座椅的辊子支撑于所述C形轮廓内,并且滚动到沟槽内。同时在其他改进方案中,承载面易于弄脏或受到湿气侵害。尽管如此,其至少部分地避免了扭转应力。从整体上看,所有改型结构坚固。这种看台同时揭露于德国专利DE19811766C中,并且这种看台基本上性能良好。 但是,很明确的是在频繁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之后,以及伴随着观众在体育赛事或露天音乐会等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施加上去的巨大应力尤其是动态应力,变形出现在发生伸缩拉出操作的区域内,从而使得昂贵的维修费用必不可少。这些问题也导致需要不断检查看台的状态,因此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补救措施,并且提供一种在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那种类型的看台,这种看台的机械稳定性显然更强,并且具有更大的应力容限,同时没有显著地增加看台重量或复杂度。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看台的承载面更不容易弄脏并且抗湿气侵蚀的能力更强。有人认为根据DE-C规范,已经证明设置在看台内的抬升装置在实际上是没有必要使用的;而且,抬升装置容易失灵。因此,实际上形成的便携式看台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DE-C规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看台中没有设置抬升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一种可伸缩轮廓或支撑轮廓,其具有基本上倒置的U形截面。因此,可伸缩轮廓或支撑轮廓的底部开口,并且具有向内朝着缝隙缩回的腿部。并且底部的台阶元件具有至少4个成对设置的支撑滚轮,支撑滚轮在支撑轮廓的承载面上运动,至少4个成对设置的支撑滚轮设置在基本上竖立的横梁的两侧,横梁从缝隙中突出,而横梁又在其底部依次与在拉出方向上突出的一个支撑轮廓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诸多优点。通过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可以将载荷分布在更多数量的滚轮上;另一方面,由于基本上封闭的支撑轮廓结构的原因,可以获得更强的轮廓刚度,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将更容易抵抗各种类似的变形;最后,在过载或没有按照指令操作的拉出过程中(已经记录了这些情况,其中单个台阶元件是通过固定在其他物体上的链条被拉出的),可以可靠地防止支撑滚轮侧向滑出支撑轮廓。附图说明图1展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组装起来的看台的立体图;图2展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装配起来的台阶元件的立体图;图3展示了部分推进去的台阶元件及部分拉出来的台阶元件;图4为图3所示部件的主视图;及图5展示了拉出元件的详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从整体上展示了便携式看台1。从该图中可以看到台阶元件2。这些台阶元件2由支撑框架5组成。支撑框架5大体上具有箱体的形状,并且优选地具有20英尺箱体或40英尺箱体的外部尺寸和固定装置,从而便于运输和装船。单个的抽屉状的元件2可以像望远镜那样从箱体5推出来。图1同时展示了看台阻挡装置和具有台阶的台阶元件,以便展示变型。图2从整体上展示了台阶元件2。在图中,F表示拉出方向。在每个台阶元件的边缘或边缘区域的实际台阶表面4的下方具有支撑轨道3。从拉出方向F看,后部及上部区域内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支撑轨道3并且与优选地与这些支撑轨道3牢固连接的支撑滚轮装置 6。从图2可以看出每个支撑滚轮装置6由4个滚轮14组成。这些滚轮14配对设置在横梁7的左边和右边,从而形成了前滚轮副8及后滚轮副9。从图3-4可以看出滚轮副8、9 及横梁7挤入了相邻的更高一个台阶元件2的支撑轨道3的内部。图3示意性地展示了具有仅仅可以从最顶部的台阶元件2处看到的单个支撑轮廓 3及横梁7并且互相连接起来的台阶元件2、前滚轮副8及后滚轮副9。图4展示了从图3中的方向IV观察的视图,并且同时展示了仅仅与前滚轮副8及横梁7对齐的支撑轮廓3。从图4中可以同时看到侧翼10,其用于将台阶元件2(该图未示)组装起来。从图4中尤其可以看到稳定地组装起来的支撑轮廓3。如果实际的支撑轮廓3与横梁7之间的连接牢靠并且两者大量地互相连接起来的话,则这些支撑轮廓3的截面内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图5同时示意性展示了支撑轮廓3、牢固地设置在支撑轮廓3上的横梁7及两个滚轮副8、9。其中,滚轮14仅仅为示意性展示,因此图中没有展示轴承等部件,同时图中省略了各种挡块、轨道限位元件、加固筋及台阶元件的组装元件。滚轮副8、9设置在支撑轮廓3内,并且在支撑轮廓3内部的两个承载面11、12上移动。横梁7朝下从位于两个承载面11、12之间的缝隙13处突出。因此,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对两个滚轮副8、9进行导向;而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防止滚轮出轨、台阶元件2的猛烈变形及支撑轨道3相对于其纵轴(平行于拉出方向F)的大幅倾斜。即使该区域内具有较大的残余(塑性)变形,可以预料到的最大破坏也就是滚轮副的卡死现象,而不会发生撞坏台阶元件的事情。因此,大大提供了装置的安全性,并且将不会因系统操作不当而损坏。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改。因此,轮廓可以具有其他形状,而不需要具有位于下部区域内的承载面11、12侧部的斜坡。可以提供两个以上的滚轮副,以便在误差较大的情况下或在初始变形较大的情况下,能够让载荷分布均勻。特别地,可以在跷跷板上提供双滚轮副,而不是一个或两个滚轮副,以便当随着跷跷板绕其转轴转动而产生载荷时,所产生的载荷尽可能地均勻。可以采取措施,以便能够在图1所示的看台的“后边”组建另一个看台,该另一个看台比图1所示的看台高一个箱体的高度,并且该另一个看台通过适当方式与图1所示的看台连接起来,并且支撑着图1所示的看台。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这些看台也可以与比如大厅结合起来,以便为特殊活动提供免费空间。其次,箱体本身并不是实体,而是(如果需要的话)在周围砖瓦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箱体的最顶部大量地固定台阶元件。箱体变成了遮挡灰尘的盖体,同时可以阻止不需要的人进入内部,同时为了视觉美观。所解释的具有位于横梁左右两边并且在几乎封闭的轮廓内的承载面上转动的滚轮的滚轮副装置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基本结构,以便防止滚轮出轨。当然,最上端的承载轮廓上没有形成横梁及位于横梁上的滚轮,同时,最下端的承载轮廓不具有支撑轮廓,因为不需要支撑轮廓。滚轮14绝对有必要成对设置,这样可以确保滚轮14位于对齐并且连续的转轴上。 这些滚轮14可以在方向F上互相错开,但仍然具有成对结构。但是,优选地这些滚轮14成对设置并且互相对齐。权利要求1.一种看台,尤其是具有多个台阶元件( 的便携式看台(1),所述台阶元件( 在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成运输或静止位置,所述台阶元件( 可以在水平拉出方向(F)上沿着设置在所述台阶元件( 的侧向端部区域内的支撑轮廓C3)从所述支撑框架上拉出到使用位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轮廓C3)设计成具有倒U形截面,所述支撑轮廓⑶的底部开口,所述支撑轮廓⑶具有朝着一个缝隙(13)向内缩回的腿部,所述腿部的内表面为承载面(11、12),并且底部的台阶元件( 具有至少4个成对设置的支撑滚轮(14),所述支撑滚轮(14)在所述支撑轮廓(3)的所述承载面(11、1幻上运动,所述至少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看台,尤其是具有多个台阶元件(2)的便携式看台(1),所述台阶元件(2)在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成运输或静止位置,所述台阶元件(2)可以在水平拉出方向(F)上沿着设置在所述台阶元件(2)的侧向端部区域内的支撑轮廓(3)从所述支撑框架上拉出到使用位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轮廓(3)设计成具有倒U形截面,所述支撑轮廓(3)的底部开口,所述支撑轮廓(3)具有朝着一个缝隙(13)向内缩回的腿部,所述腿部的内表面为承载面(11、12),并且底部的台阶元件(2)具有至少4个成对设置的支撑滚轮(14),所述支撑滚轮(14)在所述支撑轮廓(3)的所述承载面(11、12)上运动,所述至少4个成对设置的支撑滚轮(14)设置在基本上竖立的横梁(7)的两侧,所述横梁(7)从所述缝隙(13)中突出,而所述横梁(7)又在其底部依次与在所述拉出方向(F)上突出的一个支撑轮廓(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刚·奥特尼
申请(专利权)人:MT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