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元件和轻质结构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653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元件,特别是用于轻质结构板(1)的连接元件,具有一个构造成整体式的或多件式的销体(10、30、50、60、80),在所述销体上构成至少一个用于输入粘接剂的通道(14、34、54、64、84),所述通道在销体(10、30、50、60、80)的第一端侧上具有输入口(13、33、53、63、83),在销体的相对置的第二端侧上具有第一通出口,其中,在所述销体(10、30、50、60、80)上构成至少一个沿径向突起的引导元件(19、39、59、69、89),通过所述引导元件,能够从通道(14、34、54、64、84)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出口(20、40、52、70、90)向与第一端侧相邻的区域导出粘接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元件,特别是用于轻质结构板的连接元件,具有一个构造成整体或多件式的销体,在所述销体上构成至少一个用于输送粘接剂的通道,所述通道在销体的第一端侧上具有输入口,在销体的相对置的第二端侧上具有第一通出口,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轻质结构板。
技术介绍
由WO 2006/106131公开了一种用于粘接在轻质结构板中的连接嵌件,该连接嵌件具有带有粘接剂输送通道的内部件和环绕包围的外部套筒。这里连接嵌件可以插入并粘接到轻质结构板上的孔中。这里在上部的覆盖层中构成粘接缝,所述粘接缝从后面作用在开口上,从而存在一定的抗撕裂强度。当然,粘接缝构成得较小,从而特别是在使用纸板作为盖板时撕裂力也非常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能粘接在轻质结构板中并具有高的撕裂力。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连接元件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元件包括销体,所述销体具有至少一个沿径向突起的引导元件, 通过所述引导元件,能够由通道的第二通出口朝与端侧相邻的区域导出粘接剂。由此可以通过引导元件这样来引导粘接剂分布,使得在较大的区域内由粘接剂接缝从后面作用在盖板上并由此提高撕裂力。此外,引导元件还构成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同样从后面作用在盖板上,以便在受载时能够进行力消减(Kraftabtragimg)。优选在圆周上分布地设置多个引导元件。这些引导元件可以按规则的间距设置并环形地包围盖板上的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形式中,引导元件构造成能弯曲的板条。这样引导元件可以在嵌入盖板上的孔中之后扩展并从后面作用在盖板上。这里有利的是,所述销体构造成多件式的并具有一个下部件和一个能插入的上部件。此时,在下部件上可以设置用于上部件的筒形的容纳部。这样,在将上部件插入下部件时,引导元件可以向外扩展。这确保了,引导元件从后面作用在盖板上,其中通过上部件的张开,可以扩大到销体的径向间距。为了实现粘接剂更好的分布,优选在两个端侧之间的通道上设有具有多个分支的区域,这些分支通向多个第二通出口。这里可以在圆周上分布地设有多个通出口,以便确保粘接剂均勻的环形的分配。这里,所述分支优选设有比通道小的横截面,从而粘接剂的体积流首先通过通道流到第一通出口,以便在这里将销体粘接在下部的盖板上,然后通过分支流到引导元件,因为由于较小的横截面流动阻力升高。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形式中,引导元件构造成突起的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在销体上一体成形。此时销体可以不是插入而是旋入盖板上的孔中,其中,在螺旋结构的区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出口,以便由此能够沿螺旋结构向上部的盖板流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家具的轻质结构板,其中在轻质结构板中粘接至少一个连接元件。这种连接元件多数用作用于将轻质结构板与其他构件连接的配件。这里,连接元件中的引导元件优选贴靠在上部的盖板上,从而既通过粘接剂也通过引导元件从后面作用在该盖板上。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多个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IA至ID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视图;图2A至2D示出图1的连接元件在安装位置的多个视图;图3A至3D示出连接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多个视图;图4A至4D示出图3的连接元件在安装位置的多个视图;图5A至5D示出连接元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多个视图;图6A至6D示出图5的连接元件在安装位置的多个视图;图7A至7C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元件的第四实施例的多个视图;图8A至8E示出图7的连接元件在安装时的多个视图;图9A和9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元件的第五实施例的两个视图;以及图IOA和IOB示出图9的连接元件在安装位置的两个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连接元件包括销体10,所述销体能插入轻质结构板1的孔中。所述销体10具有杯状的下部件11,在所述下部件中构成一个接纳部,用于插入基本上圆柱形的上部件12。在上部件12上构成用于注入粘接剂的输入口 13。此外还在上部件12外部的端侧上设置一工具口。在销体10中设置用于分配粘接剂的通道14。所述通道14沿纵向延伸穿过销体 10并具有第一通出口 15,所述第一通出口设置在销体10的与输入口 13相对置的端侧上。 通出口 15相对于通道14扩展并构造成盘状的,从而销体10的边缘环形地包围通出口 15。通道14在销体10的中间的区域中具有多个分支16,这些分支沿径向向外延伸,并在与上边缘17相邻的区域中在销体10上通出。边缘17具有多个肋部,这些肋部能够贴靠在轻质结构板1的一孔的外圆周上。在上部件12上还构成螺纹18,下部件11套装旋拧在所述螺纹上。所述下部件11 具有内螺纹21。此外,在下部件11上设有能弯曲的板条形成的径向突起的引导元件19,这些弓I导元件按规则的间距在圆周上分布地设置。销体10的安装在图2A至2D中示出。销体10插入轻质结构板1中的孔中。所述孔这里只是在外侧的盖板2中构成,从而销体可以以端侧压向下部的盖板3。接着,通过工具旋转上部件12。下部件11通过沿径向突起的引导元件19抗旋转地保持在轻质结构板1 的中间层4中并因此朝上部的盖板2移动。在下部件11移动时,引导元件19沿径向向外压向上部的盖板2。接着通过输入口 13注射粘接剂,所述粘接剂一方面在通出口 15上实现与下部的盖板3的粘接,另一方面通过通道14、分支16和引导元件19还在一个环形地围绕销体10的大面积区域内到达盖板2的内侧。由此可以实现环形地粘接在盖板2上,这种粘接具有高的抗撕裂强度。在图3A至3D中示出具有销体30的连接元件的第二实施例,所述销体具有下部件 31和上部件32。在上部件32上构成用于分配粘接剂的通道;34的输入口 33。通道;34穿过上部件32和下部件31并在下部件31的区域中在端侧的通出口 35处通出,所述通出口由销体30的环形的边缘包围。在上部件32中构成多个径向的分支36,这些分支与所述通道34相连。所述径向的分支36具有通出口 40,这些通出口与上边缘37相邻地设置在上部件32上。在上部件32上,在朝向下部件31的一侧设有锥形的表面38,该表面具有外部的尖端41。下部件31在一个圆柱形的部分上具有多个引导元件39,这些引导元件构造成能弯曲的板条并通过薄膜铰链43与所述圆柱形的部分相连。引导元件39在其内侧上具有倾斜的表面42,在将上部件32插入时,所述表面与所述外部的尖端41发生接触。由此在插入上部件32时,各引导元件39径向向外扩张。这里在引导元件39上构成卡接容纳部44,所述外部的尖端41能插入所述卡接容纳部中。由此,引导元件39在卡接位置中与销体30的上部件32隔开确定距离地设置。图4A至4D中示出了销体30的安装。首先将销体30以下部件31和隔开距离设置的上部件32插入轻质结构板1的孔中。接着,将上部件32压入下部件31中,从而引导元件39向外扩张。此时引导元件39将轻质结构板1的中间层4的材料压开。引导元件39 由此从后面作用在轻质结构板1的上部的盖板2上。接着,通过输入口 33注射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实现了在通出口处与下部的盖板3的粘接,并利用通过分支36和引导元件39实现的导通实现在上部的盖板2上的粘接。在图5A至5D中示出连接元件的第三实施例。该连接元件构造成整体的销体50, 该销体包括一基本上圆柱形的部分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元件,特别是用于轻质结构板(1)的连接元件,具有一个构造成整体式的或多件式的销体(10、30、50、60、80),在所述销体上构成至少一个用于输入粘接剂的通道(14、34、54、64、84),所述通道在销体(10、30、50、60、80)的第一端侧上具有输入口(13、33、53、63、83),在销体的相对置的第二端侧上具有第一通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销体(10、30、50、60、80)上构成至少一个沿径向突起的引导元件(19、39、59、69、89),通过所述引导元件,能够从通道(14、34、54、64、84)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出口(20、40、52、70、90)向与第一端侧相邻的区域导出粘接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索博勒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黑蒂赫海因泽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