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可颂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443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型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仿真外壳、内壳、设于所述内壳内部的电路,设于所述内壳顶部的火苗体以及设于内壳底部的电源,所述火苗体下部连接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被动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连接被动装置,所述被动装置包括使火苗体摆动、呈水平垂直设置的X枢接轴和Y枢接轴,所述X枢接轴和Y枢接轴位于一水平面上,所述电源、摆动装置均设于内壳内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其火焰部分可在多个方向摇摆,增强了火焰的立体感,仿真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消费类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仿真蜡烛
技术介绍
传统蜡烛主要用作照明或者用于需要营造气氛的特殊场合。蜡烛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采用明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及限制,例如风较大的环境,容易将蜡烛熄灭,在封闭的室内明火燃烧消耗氧气,产生有害的废气,使人感觉不适等,而且存在蜡烛底端固定不牢,或者易燃物靠近火焰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所以电子仿真蜡烛逐渐取代了传统蜡烛。随着电力产业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使用蜡烛照明越来越少,现在主要用于营造气氛,所以对于蜡烛的仿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号为201020114356. 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祭祀用的电子仿真蜡烛灯,包括台座、蜡烛体、火焰装置,台座中心为凹状空腔,空腔内设有放置电池的电池槽,台座空腔口设有复盖于整个空腔面的遮档盖,遮档盖中心与蜡烛体固定连接,蜡烛体内腔装有风扇,蜡烛体上端设有火焰装置,火焰装置由固定板、火焰片、LED发光二极管组成,LED发光二极管和风扇经导线与台座内电源连接,联成一个供电回路。上述已公开的电子仿真蜡烛,虽然火焰部分也采用了仿真度较高的可在风扇驱动下摇摆的火焰片,但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只能实现火焰在一个方向上的摇摆,没有立体感, 所以仿真度有限。因此,亟待提供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其火焰部分可在多个方向摇摆,增强火焰的立体感,仿真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其火焰部分可在多个方向摇摆,仿真度极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仿真外壳、内壳、设于所述内壳内部的电路,设于所述内壳顶部的火苗体以及设于内壳底部的电源,所述火苗体下部连接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被动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连接被动装置,所述被动装置包括使火苗体摆动、呈水平垂直设置的X枢接轴和Y枢接轴,所述X枢接轴和Y枢接轴位于一水平面上,所述电源、 摆动装置均设于内壳内部。进一步,还包括光源和微型处理器电路板,所述光源套设有聚光罩,所述光源和聚光罩均固定于微型处理器电路板。进一步,所述光源为LED光源。进一步,所述火苗体为向一侧凹陷的火苗体。进一步,还包括环形顶盖、摆动杆、枢接件和枢接支撑件,所述环形顶盖设于所述内壳顶部,所述火苗体下部穿过该环形顶盖和所述摆动杆固接,所述摆动杆上部设有摆动杆枢接孔,所述X枢接轴穿过所述摆动杆枢接孔枢接于所述枢接件,所述枢接件外侧设有所述枢接支撑件,所述枢接件与枢接支撑件通过设于枢接支撑件内侧的Y枢接轴枢接,所述枢接件对应设有枢接孔,所述摆动杆下方设有所述动力装置。进一步,所述摆动杆顶部设有枢接球,所述摆动杆枢接孔穿过该枢接球。进一步,所述环形顶盖设有光源光线透出孔。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固接于所述摆动杆下部的风动碗,该风动碗设有泄风孔,所述风动碗下方设有风扇,风扇的出风口正对风动碗。进一步,所述电源为设于内壳底部的干电池,该电源线路上设有滑动式开关,所述外壳底部设有香薰盒,该香薰盒顶部开口,并内置海绵。进一步,所述电子仿真蜡烛还设有声音控制电子开关,所述内壳是由两半内壳拼接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仿真外壳、内壳、设于所述内壳内部的电路,设于所述内壳顶部的火苗体以及设于内壳底部的电源,所述火苗体下部连接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被动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连接被动装置,所述被动装置包括使火苗体摆动、呈水平垂直设置的X枢接轴和Y枢接轴,所述X枢接轴和Y枢接轴位于一水平面上,所述电源、 摆动装置均设于内壳内部。X枢接轴和Y枢接轴保证了仿真蜡烛火焰部分至少可在两个方向上摆动,增强仿真蜡烛火焰的立体感,动力装置驱动被动装置在360度上摆动,带动火苗体在多个维度上摆动,营造出逼真的蜡烛火焰跳动的形态。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其火焰部分可在多个方向摇摆,增强了火焰的立体感,仿真度较高。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仿真蜡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实施例3在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仿真蜡烛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仿真蜡烛的摆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仿真蜡烛的风动结构部分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仿真蜡烛的枢接支撑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仿真蜡烛的环形顶盖结构示意图。在图1 一 7中包括有1——火苗体,2——内壳,3——枢接球,4——摆动杆,41——X枢接轴,42——摆动杆枢接孔,5——枢接件,51——枢接支撑件,52——Y枢接轴,53——枢接孔,6——环形顶盖,7——LED光源,71——聚光罩,72——微型处理器电路板,8——风动碗,81——泄风孔,82——风扇,9——电源,10——滑动式开关,11——香薰盒, 12——电容式拾音器。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仿真外壳、内壳2、设于内壳2内部的电路, 设于内壳2顶部的火苗体1以及设于底部的电源9。仿真外壳可以采用多种材料制作,例如石蜡,或者其他看起来像石蜡的材料,火苗体1下部连接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被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被动装置包括使火苗体1摆动、呈水平垂直设置的X枢接轴41和Y枢接轴52,X枢接轴41和Y枢接轴52位于一水平面上,电源9,摆动装置均设于内壳2内部。X枢接轴41和Y枢接轴52保证了仿真蜡烛火焰部分至少可在两个方向上摆动,增强仿真蜡烛火焰的立体感,动力装置驱动被动装置在360度上摆动,带动火苗体1在360度上摆动,营造出逼真的蜡烛火焰跳动的形态。还包括光源,光源套设有聚光罩71,光源和聚光罩71均固定于微型处理器电路板 72。光源的出光方向指向火苗体1。聚光罩71可使光源发出的光线更为聚拢,便于光线准确投射于面积较小的火苗体1上。光源为LED光源7。LED光源7光线柔和,聚光性好,较易准确投射于面积较小的火苗体1上,耗电量小,不产生大量热能,不会对仿真蜡烛的石蜡外壳造成破坏,适合应用于电子仿真蜡烛。光源与电路电连接。火苗体1为向一侧凹陷的火苗体。使LED光源7发出的光线投射到火苗体1的凹陷部,使火苗体1的形状更为逼真。光源的出光方向指向火苗体1的凹陷部。电源9为设于内壳2底部的电池,电池为光源供电。采用LED光源7,耗电量小,采用干电池作为电源,完全够用,且方便携带,容易购买。在电池盒底部设有滑动式开关10,滑动式开关与电路相连,控制整个产品的通断电。内壳2是由两个半圆柱体外壳拼接而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其火焰部分可在多个方向摇摆,增强了火苗体1的立体感,仿真度较高。产品外部(外包装盒)设有按钮式开关,使用者不需将本产品拿出外包装盒即可试用本产品,其接口很简单,只需在电源线路上做一个断路点,将此二点设置成外接口端子, 接上按钮式开关即可。外壳底部设有香薰盒11,香薰盒11顶部开口,并内置海绵,可以自助添加香薰,利用风扇带动使香薰随气流散发。电子仿真蜡烛还设有声音控制电子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控制电子开关为电容式拾音器12。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如图1至7所示,主要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内壳2顶部设有环形顶盖6,火苗体1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仿真外壳、内壳、设于所述内壳内部的电路,设于所述内壳顶部的火苗体以及设于内壳底部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苗体下部连接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被动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连接被动装置,所述被动装置包括使火苗体摆动、呈水平垂直设置的X枢接轴和Y枢接轴,所述X枢接轴和Y枢接轴位于一水平面上,所述电源、摆动装置均设于内壳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可颂莫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郭可颂莫志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